家長積極參加幼兒園的親子活動,對幼兒的重要性

家長積極參加幼兒園的親子活動,對幼兒的重要性

幼兒園經常給孩子們組織活動,其中不乏一些需要家長共同參與的親子活動,比如親子運動會、親子遠足、親子採摘等。每次老師一到需要通知家長到園參加親子活動時,內心都很惶恐,因為不少家長都會反饋工作繁忙來不了。好好的親子活動,最後變成了部分家庭的盛會,真是一個大寫的“尷尬”。

今天,我們就結合這一現狀來看看,到底有沒有必要讓家長參加親子活動?以及如何讓家長更積極地參與到親子活動中來?

家長積極參加幼兒園的親子活動,對幼兒的重要性

家長需要參與親子活動嗎?

家長是幼兒園不可忽視的教育資源。在親子活動中,家長的重視、堅持及對孩子的理解、支持、鼓勵等,能夠促進良好親子關係的養成,也必將促進家長和孩子的共同成長。所以,對於幼兒園組織的親子活動,爸爸媽媽是非常有必要參加的。具體來說,親子活動有以下幾點價值。

建立主人翁意識

在幼兒教育中,老師與家長都是兒童教育的主體,可現在有很多家長因平時工作太忙,沒有多少時間去顧及孩子,認為孩子放在幼兒園讓老師教育就可以了,對孩子在幼兒園的方方面面都很少過問。

就有爸爸經常對老師這樣說:“老師,你說了算”“老師,你看可以就行吧”,完全沒有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缺乏參與幼兒園教育的意識。參加幼兒園親子活動可以讓忙碌的家長建立主人翁意識,增進與孩子的感情。

保證家園一致

每位老師都希望與家長保持密切溝通,這對增進雙方理解與信任至關重要。幼兒園活動作為一條紐帶,自然也備受老師重視。通過各種親子活動,家長可以瞭解教育教學成果,老師可藉此機會建立與家長的對話,聆聽廣大家長的聲音,徵求和吸納家長意見。同時,家長還可以通過活動深入理解幼兒園的教育理念、教育要求、教育重點,從思想上和行為上與幼兒園保持高度一致,從而保證家園共育效果。

促進親子關係

美國研究人員調查了1500名男女後發現,父母對子女的態度會影響他們日後的性格、感情,乃至整個人生。母子關係主要影響孩子的情緒和情感表達方式,對孩子未來處理感情產生影響;父子關係決定著孩子扮演的社會角色,得不到父愛的孩子,長大後可能產生反社會傾向。

家庭中的親子關係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態度行為、價值觀念及未來成就。由此可見,它的良好建立有多麼重要。參加幼兒園組織的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有益於父母加深對孩子的瞭解,不少父母在參加完親子活動後,會發出“原來我的孩子這麼能幹!”的感慨。同時,它更有利於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讓孩子通過親子互動,感受到來自爸爸媽媽的關愛,促使親子關係健康發展。

交流育兒經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會經常去學習、吸取好的教育知識和育兒經驗。幼兒園親子活動在家長與家長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樑,家長們可以藉此機會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共同探討育兒經。

家長積極參加幼兒園的親子活動,對幼兒的重要性

如何吸引家長參與親子活動?

幫助家長明確角色

在活動前要讓家長明白親子活動的意義,引導家長對孩子進行深度瞭解,並學會觀察孩子。擺脫“老師是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操作者,我們只是旁觀者”的觀念。要幫助家長明確自己的角色,整個親子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和操作者是他們自身,老師只是一個主持者、引導者。

優質的活動支持

如果家長意識到幼兒園開展的親子活動既有趣又對孩子有益,自然會從百忙之中抽空參與。這就要求,園所在組織、策劃親子活動時,應選擇優質的遊戲活動方案,做好籌備工作,讓參與的家長、孩子玩得開心,收穫滿滿,不虛此行。

為家長樹立榜樣

有些家長因為平時就經常與孩子共同遊戲,再加上老師的引導,能很快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但有些家長礙於面子,會表現出不好意思,參與的積極性不高,甚至不參加活動,讓孩子自己玩自己的,即使到園了,也是個旁觀者。

面對這種情況,老師可以嘗試以自身的示範來帶動家長參與。比如,在一次運動會的“快樂翻滾”環節,老師向家長及幼兒介紹玩法後,便和他們一同玩了起來,開始家長還有點拘束,後來看著老師和孩子們玩得特別高興,便放開了,積極地投入到活動當中來,還創新了幾種玩法。

及時給予家長肯定和鼓勵

家長同幼兒一樣,要培養其積極性,同樣需要老師不斷的肯定和鼓勵。每當家長積極地參加到活動中來,老師都應留意並給予肯定和鼓勵,這樣才能在活動過程中不斷促進家長參與的積極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