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廠會生存先要學會定位

這次疫情對本來就生存困難的修配廠無疑會雪上加霜,不僅要面對三大成本壓力,房租、工資、開門費還要面對吸引不來新車主,留不住老客戶的尷尬境界。做吧,賺不多少錢,不做吧,又轉不了行,究竟原因出在哪裡?


汽修廠會生存先要學會定位

最主要的原因這一就是定位不清。修配廠究竟是應該定位在一類呢,是第一產業、第二產業還是第三產業。顯然我們答案都是第三產業,服務業。很多中小汽修廠從來就沒有認真想過這個問題,在很多老闆的心裡是,我們是技術出身的人員,怎麼會是服務業,難道和酒店的服務員是一類的嗎?大不了,老子不伺候你,願修不修。這不是個體,目前有很多老闆或多或少都有這個想法。

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呢,這是由於歷史原因造成的,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在改革開放初期,對於中國來說,汽車絕對是奢飾品,一直持續到八十年代。汽車比較稀少,修理汽車的人更是鳳毛麟角, 一旦汽車有問題那絕對是要討好修理人員才可以的,那時可以說是修理汽車絕對是很牛的,我們是主角。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汽車的大面積普及,修理人員也是大量出現,每個會修車的人都可以獨立開設一個汽修廠。所以整體修車行業成為買家市場,車主會自由選擇更好的修理廠去修車


汽修廠會生存先要學會定位

那麼車主自由的選擇為什麼會選擇你這個修理廠,而沒有選擇其它家呢?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誰能清楚定位、清楚定性。

我們汽修廠必須明確一點我們屬於服務性行業、我們是提供服務的企業。服務實質和核心是什麼?表面上看是我們是維修汽車提供服務的,但是我們實質上是對人服務。對人服務的核心是承諾,是解除憂慮,提供讓人舒服的感覺,修車只是最基本最基礎的技能了,修好車是最基本上的事情,而不是最主要的事情。所以總結起來就是技術+服務=口碑=復購+擴容(轉介紹)=價值。


汽修廠會生存先要學會定位

定位定好了,後面才有好經營的開始,才會為自己企業貼上合適的標籤,最終形成良好的循環,修理廠才能更好生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