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際電影節 30年的10個里程碑

東盟頭條援引聯合早報消息,新加坡國際電影節今年步入30年,一直扮演著本地電影的搖籃,許多本地導演都是從電影節出身,憑所執導的短片先讓觀眾注意,進而拍攝長片。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 30年的10個里程碑

聯合早報訪問新加坡國際電影節執行總監雲妮海迪和節目總監郭敏容,分享電影節過去30年來,創下的10個里程碑。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Singapor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簡稱SGIFF)今年30歲了,過去一直扮演著本地電影的搖籃,梁志強導演在推出1999年的處女長片導作《那個不夠》的前一年,還得到電影節取經,導了短片《殺手一出擊》參賽,結果奪得新加坡短片項目的“最佳導演獎”。

此外,本地人熟悉的長片導演邱金海、陳子謙與巫俊鋒等人,都是從電影節出身,憑所導的短片先讓觀眾注意,進而拍攝長片。電影節1987年由Jeff Malone(傑弗裡·馬龍)與L. Leland Whitney(L·勒蘭·惠特尼)創辦,最初宗旨是給新加坡電影提供舞臺,他們都做到了。過去30年,電影節培育出不少本地導演。然而,電影節經歷過輝煌,也曾面臨資金短缺,而在2012年與2013年停辦。

對於電影節能慶祝30歲,新加坡國際電影節執行總監Yuni Hadi(雲妮海迪)說:“新加坡人都應感到驕傲。”

雲妮海迪與電影節節目總監郭敏容接受《聯合早報》專訪,與讀者分享電影節過去30年來的10個里程碑。

1. 1991年設立銀幕大獎肯定亞洲電影業

電影節為亞洲電影特別設立的競賽獎項,帶來的衝擊力是讓有抱負的電影人有曝光與獲肯定的機會。銀幕大獎的亞洲電影與東南亞短片項目競賽是本地與東南亞電影人進入國際舞臺之前的平臺。

2. 2014年復辦

電影節停辦兩年後,以全新隊伍,全新視角來看亞洲電影,並凸顯電影界的新人。當時在雲妮海迪與電影節前節目總監張文傑的帶領下,電影節旨在發掘東南亞新人才。

3. 2014年起允諾培育東南亞電影業

電影節自復辦後,透過教育、互聯網建立包容,以及推介發展性的節目來增強電影生態系統。這些節目被歸納入今年剛推介的新加坡國際電影節學院(SGIFF Film Academy),是區域首個培訓東南亞電影人才與提升觀眾欣賞水平的學院,培訓的內容包括青少年影評人計劃、東南亞電影編劇工作坊、東南亞製作人聯繫網、新加坡國際電影節基金、電影節影片導覽,以及電影前進校園計劃。

電影節也製造相互交流空間,今年7月在雅加達與吉隆坡推出“行浪潮”(Travelling Waves),放映本地導演陳威強的動畫短片《王國》(Kingdom)等。

4. 本地電影人重要推介平臺

電影節見證本地許多導演的崛起,包括陳子謙、邱金海等。邱金海1994年的短片《痛》奪最佳導演與特別成就獎;K Rajagopal(拉加歌帕)的短片從1995年至1997年連續三年奪特別評審獎;女導演黃理菱也多次在電影節奪獎;陳子謙作品在千禧年奪最佳電影與特別成就獎,2003年一鳴驚人的處女電影導作《十五》在電影節世界首映,陳子謙透露電影節放映《十五》也吸引到他後來的導師邱金海,並且讓他在海外國際影展上受到注意。巫俊鋒的“The Family Portrait”奪2005年電影節最佳新加坡短片與特別成就獎。

藉由電影節的曝光與受到認可,這些導演後來都拍攝了長片。電影節對栽培新導演不遺餘力,近幾年來冒起的本地導演曾威量有兩部短片在電影節奪最佳新加坡短片獎。

5. 見證不少本地電影的“第一次”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 30年的10個里程碑

《黴運大廈》是首部為電影節開幕的本地電影。(檔案照)

邱金海1995年的《面簿仔》是首部在電影節銀幕大獎奪奈派克(NETPAC)與費比西獎的本地電影。唐永健是首個在銀幕大獎亞洲電影項目奪最佳導演的本地導演。郭智軒所導的《黴運大廈》(Unlucky Plaza)是首部為電影節開幕的本地片。2018年楊修華的《幻土》成為首部在銀幕大獎奪最佳亞洲電影的新加坡電影。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 30年的10個里程碑

《幻土》是首部在銀幕大獎奪最佳亞洲電影的新加坡電影。(檔案照)

6. 電影內容為觀眾策展

自2014年復辦後,電影節成為能看不同片種的地方,“亞洲視野”單元更深入地觀看亞洲電影景觀的發展;“焦點”曾把焦點放在拉丁美洲、印度尼西亞電影等;2017年推出的“搗亂午夜”單元的放映片題材從恐怖到邪典都有。

2018年推出的“午夜驚魂”單元是免費的,在戶外舉行讓觀眾可以在星空下看電影。

7. 2015年設立觀眾票選獎

觀眾為所看的電影打分,分數最高的會在電影節最後一天重映,看過的人有機會重看,沒看過的人則有機會看到,這也讓獨立製作電影與非主流電影有了多一次“生命”。

過去四屆獲觀眾票選獎的包括泰國與緬甸聯制的紀錄片“Sailing a Sinking Sea”,馬來西亞與臺灣聯制的紀錄片《不即不離》,意大利同志片《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以及日本瘋狂喜劇《屍殺片場》。

8. 讓觀眾近距離與偶像見面

透過座談會等活動讓觀眾與偶像有近距離對話的機會,曾出席的名人包括杜可風、鄭秀文、柯震東、伍佰、吳可熙、任達華與惠英紅等。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 30年的10個里程碑

2015年楊紫瓊(中)從良師益友張家振和本地藝人鄭惠玉(右)手中接過“電影傳奇人物獎”。(檔案照)

2015年設立“電影傳奇人物獎”(現為電影傳奇獎)肯定對電影有貢獻的海內外電影人,前四屆得主是楊紫瓊、任達華、役所廣司與陳沖。

9. 在非傳統的地方放映電影

不斷為觀眾製造新鮮感,1989年在甘榜烏美與哥南亞逸民眾俱樂部放映P.Ramlee(比南利)的經典電影;1994年在高島屋購物中心放映新加坡與海外短片;濱海灣花園則是“月光影院”單元的放映場地。此外,1997年福南中心(Funan Centre)的“錄像牆”也曾放映本地與國際短片。總之,在正規戲院以外打造放映空間,一直是電影節努力的方向。

10. 打造全職團隊

早期的電影節全職員工只有區區兩人,但2014年復辦時,電影節就立志要有足夠的全職員工,以便建立一個更穩固的團隊。當世界影壇吹起女性風時,電影節2014年也由雲妮海迪來領軍,2017年接任節目總監的泰國電影人Pimpaka Towira(萍帕卡·托維拉),以及今年接任萍帕卡的郭敏容,都是女性。

因此,電影節的放映片也少不了女性視角,比如數月前為今年電影節暖身的“新浪潮”(New Waves)就有“透過她的視角”(Through Her Eyes)單元。

電影節的挑戰與未來 

新加坡每年有許多不同的電影節,加上現在可以看電影的管道太多,比如Netflix等等,新加坡國際電影節如何看待挑戰?

郭敏容認為視聽產品與管道多,注意力難免分散:“很重要的是,影展得建立群體性,不管是電影人或觀眾,來了戲院看電影節,可以找到同好。”她說影展重視把電影人帶進戲院與觀眾互動,她喜歡用“對話”來形容電影人與觀眾的互動,她也說透過“對話”,“知道觀眾要什麼,我們也希望與觀眾一起成長。”

包括日常運作與舉辦電影節等,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每年的運作要上百萬元,雲妮認為不斷找錢是本地做藝術不可避免的問題:“電影節也不例外,找錢還是未來的挑戰。”她帶樂觀,認為投資藝術在新加坡還是有空間的。

對於電影節的未來,雲妮認為要不斷開拓觀眾群,“吸引更多年輕觀眾參與,所以我們一直有一些學校的項目。”她也從不懷疑電影節扮演著提升觀眾口味的角色。

郭敏容認為接下來的計劃是如何讓電影群體間的默契與資源可以更緊密,也認為在與觀眾一起成長的方面,電影節可以繼續努力。

步入30年,新加坡國際電影節在區域又佔了怎樣的優勢?郭敏容對辦電影節很熟悉,曾是臺北電影節的策展人,也是過去兩年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所放映的中文片顧問,她說:“新加坡國際電影節在東南亞是個重要平臺,是東南亞電影人的家,這些電影人會互看彼此的電影,相互支持。電影節的重要不在於大小,而是凝聚電影人與觀眾,讓他們有歸屬感。”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將於11月21日至12月1日舉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