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幹部應常養“浩然正氣”

古代的民族英雄、清官良吏,之所以披譽古今,有口皆碑,其首要因素是政治氣節,政治氣節的產生,源自於一顆強烈的愛國愛民之情、明斷是非之義、剛正不阿之懷,這種政治氣節“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就是《孟子》所謂之“浩然正氣”。有了這“浩然正氣”,我們便能無私清廉從政,處處以國家國事為重;有了這“浩然正氣”,我們便能心胸坦蕩處事,時時以群眾利益為先。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更應長養“浩然正氣”。

常養“浩然正氣”,必須言行一致、內外一致。“言必信,行必果”,言而有信是君子之德。言行一致是對黨員幹部的基本要求,工作中要說話算話,說到必須做到。古人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訥於言而敏於行”,這既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也是共產黨員的基本準則。《黨章》明確規定“對黨忠誠老實,言行一致”,是黨員必須履行的義務。黨員的“先鋒性”,要求黨員時時、處處、事事都應以言行一致為準則。

常養“浩然正氣”,必須清白做人、乾淨做事。做官先做人,從政先立德。黨員幹部要時刻懷著“君子檢身、常若有過”的謙誠態度,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做到慎獨、慎欲、慎初、慎微;要牢記是非明於學習、境界升於自省、名節源於修養、腐敗止於正氣的道理,從小事小節上加強自身修養,從一點一滴中完善自我,明大德、講操守、重品行,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常養“浩然正氣”,必須為民用權、為民謀利。古人云,“焉行為不端,源心術不正。”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只有秉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勤政廉潔、克己奉公的優良作風,才能切切實實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才能“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古代士大夫尚有勤政愛民之樸素情懷,作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共產黨員,更應甘當人民公僕,“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