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稅政策小貼士,最新的財稅政策,一網全蓋,企業人都應細細品讀

財稅政策小貼士,最新的財稅政策,一網全蓋,企業人都應細細品讀

編者按:近年來,我國政府著眼於“放水養魚”,連續推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負助力企業發展的措施。2019年7月9日,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召開第8期中國財稅研究報告發佈會,報告圍繞減稅降費展開研究,落腳在企業稅收的總體情況是否承受較高的負擔?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財政系主任、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呂冰洋教授牽頭編制了《中國企業稅收負擔報告》。今日,小編與您分享報告的簡版內容。

內容提要

1.2008-2017年企業總稅負呈先上升後下降趨勢,各年企業總稅負均在20%以上,2012年總稅負最高,達到26.98 %,2017年降為24.80%。大型企業總稅負相對較高,小型企業偏低。

2.2011年以後,企業增值稅負擔在15%左右,2017年為14.92%。小型企業增值稅負擔最高,大型企業最低。

3.除2013年以外,各年份企業所得稅負擔均低於20%,2017年為18.48%。大型企業所得稅負擔最高,小型企業最低。國企所得稅負擔較高,高於私企2~3個百分點。

4. 企業總稅負、增值稅負擔、所得稅負擔在不同所有制企業和不同行業間差異較為明顯,但整體分佈較為均勻。

5. 我國納稅人主體主要是企業,為完善稅制,可逐步提高直接稅比重。

一、企業總體稅收負擔分析

企業總體稅收負擔是相對於企業在一定期間繳納總稅款而言的。不少研究者在測算企業稅負時,選擇企業利潤作為分母,但除了企業所得稅,增值稅、消費稅等稅種的稅基並不是利潤,在企業盈利水平下降時,以利潤為稅基會大大高估企業稅負。還有的研究者採用銷售收入作為分母,但是企業銷售收入與企業經營形式密切相關,例如,物流企業的銷售收入明顯高於研發企業,但卻不能得出前者稅負低的結論。具體的,我們定義為:

企業總稅收負擔率=企業實際繳納總稅款/企業增加值

根據總稅負計算公式 ,我們得出各年企業總稅負均在20%以上,自2012年後處於下降趨勢,2017年降為24.80%。

1.分規模企業總體稅收負擔

通過測算可得,大型企業總稅負相對較高,小型企業偏低。2012年前企業總稅負波動明顯,多呈上升趨勢;而2012後年大中型企業總稅負下降,小型企業總稅負先上升後下降。

2.分所有制企業總體稅收負擔

表1可看出,分所有制企業總稅負差別較大,外資企業平均總稅負最高,集體所有制企業最低。時間趨勢上看,集體所有制企業和外資企業總稅負波動較大,其餘企業處於24%-27%波動。

表1 2008-2017年不同所有制企業總稅負(單位:%)

財稅政策小貼士,最新的財稅政策,一網全蓋,企業人都應細細品讀


3.分行業企業總稅負

表2可得出,各行業、各年度之間的總稅負差異較大。房地產業與批發零售業總稅負較高,均值均在30%以上;採礦業和建築業次之;製造業基本處於25%水平上下波動;農林牧漁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以及信息傳遞、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總稅負相對較低,均值低於20%。

表2 2008-2017年不同行業企業總稅負(單位:%)

財稅政策小貼士,最新的財稅政策,一網全蓋,企業人都應細細品讀


注:A農林牧漁業;B採礦業;C製造業;D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E建築業;F批發與零售業;G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H住宿和餐飲業;I信息傳遞、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J金融業;K房地產業;L租賃和商務服務業;U其他綜合類行業。下同。

二、企業增值稅負擔分析

企業增值稅負擔用企業實際繳納增值稅與企業增加值的比值衡量,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企業增值稅負擔=企業實際繳納增值稅/企業增加值

根據增值稅負擔計算公式,可算得2011年以後,企業平均增值稅負擔均在15%左右,2017年平均增值稅負擔為14.92%,低於2016年0.7個百分點。

1.分規模企業增值稅負擔

測算可得,三類規模企業增值稅負擔均呈現先下降後上升、再波動下降的趨勢。橫向比較看,小型企業平均增值稅負擔最高,中型企業次之,大型企業最低。

2.分所有制企業增值稅負擔

表3可看出,不同所有制企業增值稅負擔差別較大,私營企業平均增值稅負擔最高。時間趨勢上看,集體所有制企業各年份波動較大,其餘類型企業基本處於12%-16%波動。

表3 2008-2017年不同所有制企業增值稅負擔 (單位:%)

財稅政策小貼士,最新的財稅政策,一網全蓋,企業人都應細細品讀


3.分行業企業增值稅負擔

表4可看到各行業、各年度之間的增值稅負擔差異較大。製造業和採礦業相比於其他行業增值稅負擔較高,均值在15%以上;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和批發與零售業次之;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和農林牧漁業增值稅負擔相對較低,均值低於8%。

表4 2008-2017年不同行業企業增值稅稅(單位:%)

財稅政策小貼士,最新的財稅政策,一網全蓋,企業人都應細細品讀


三、企業所得稅負擔分析

企業所得稅負擔,用企業所得稅費用和利潤總額的比值衡量,計算公式為:

企業所得稅負擔=所得稅費用/利潤總額

根據所得稅負擔計算公式,測算得除2013年以外,所有年份企業所得稅負擔均低於20%,2017年均值為18.48%,比2016年下降了0.88個百分點。

1.分規模企業所得稅負擔

根據公式測算得大型企業所得稅負擔最高,基本高於20%,其次是中型企業,最低的是小型企業。三類規模企業所得稅負擔近三年呈下降趨勢。

2.分所有制企業所得稅負擔

表5顯示不同類型企業所得稅負擔差別較大。國有企業所得稅負擔較高,高於私營企業2~3個百分點,且地方國有企業略高於中央國有企業。

表5 2008-2017年不同所有制企業所得稅負擔(單位:%)

財稅政策小貼士,最新的財稅政策,一網全蓋,企業人都應細細品讀


3.分行業企業所得稅負擔

表6反映各行業、各年份所得稅負擔差異明顯。其中,採礦業、批發與零售業、房地產業所得稅負擔偏高,農林牧漁業和信息傳遞、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所得稅負擔較低。

表6 2008-2017年不同行業企業所得稅稅負(單位:%)

財稅政策小貼士,最新的財稅政策,一網全蓋,企業人都應細細品讀


四、中國企業稅負問題的進一步思考

減稅降費是降低企業成本、激發經濟活力的重要舉措。本報告通過構建科學合理的稅收負擔衡量指標,詳細測算了我國上市公司的整體稅收負擔、增值稅稅收負擔和所得稅稅收負擔,並比較了各類稅收負擔在不同規模、所有制和行業間的分佈情況。

根據上述測算結果,我們可以看到,我國企業2008-2017年平均企業總稅負、增值稅負擔和所得稅負擔分別為25.89%、14.92%和19.21%,企業稅負相對較重。但是,我國宏觀稅收負擔並不算重,尤其是與其他國家稅負水平相比。其主要原因在於我國當前處於以間接稅和直接稅(主要是企業所得稅)為主的稅收結構,而間接稅和企業所得稅的主要納稅人都是企業,因此造成企業稅負較重。

因此,為了完善稅制,政府勢必逐步提高直接稅的比重,從對企業徵稅轉向對自然人徵稅,從對生產徵稅轉向對所得和財富徵稅,最終達到調整間接稅和直接稅比重的目的。可供選擇的政策有:在2019年4月增值稅降稅改革後,標準稅率穩定在13%,同時,改革個人所得稅,使其充分發揮籌措收入的功能;必要時,可在零售環節開徵零售稅,以部分代替生產環節增值稅

如果對您有所幫助,還希望您可以點贊評論轉發,您的隨手的一個舉動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小編會持續為您帶來最新的節稅知識

如果您還有什麼想要了解的可以直接私聊小編,也可以點擊瞭解更多

,關注公眾號,海量節稅小知識在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