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日勞務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

首先我們要知道日本海外用工市場背景特徵:

1、日本人口下降,老齡化持續,在一些產業出現嚴重用工短缺,外籍用工需求增加。日本政府逐步改革技能實習制度,出臺新的海外人力資源引進法案。2、中國政府及行業組織的管理協調日趨規範;合作各方更加理性、務實,經營管理日趨高標準、嚴要求、重細節。3、第六次中國人口普查顯示,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已降至5‰,(2018年降至3.8‰—作者發文時所加)。中國將逐步失去勞動力比較優勢;隨著國內工資水平的逐步增長,出國工作的熱度正在逐步消退。日本海外用工市場經過20多年發展,開始逐步走向規範和成熟。4、越南、印尼等國家異軍突起,迅速擴大份額。市場正在洗牌,競爭日趨激烈。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探索經營管理創新,尋求公司核心競爭力,成為業內經營公司普遍關注的焦點。

對於公司核心競爭力,有人說,是公司的品牌,是公司產品的品牌形象對消費者的持續影響力;有人說,是公司的質量,質量是企業贏得市場的決定因素;有人說,是公司的“軟件”,或叫內在機制,由公司內部機制所產生的動力是核心競爭力所在;還有人說,是人,人是最終的決定因素……

1990年,美國密西根大學商學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倫敦商學院教授哈默爾(G.Hamel),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的論文《企業核心競爭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中,提出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概念。他們認為:“核心能力是組織中的積累性學識,特別是如何協調不同的生產技能和有機結合多種技術流派的學識。”他們二人提出了一個很有價值的概念,卻是一個不夠嚴密的定義。

在中國,流傳最廣的定義要算張氏定義,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張維迎教授認為企業核心競爭力具有“偷不去,買不來,拆不開,帶不走,溜不掉”的特點。張教授的定義咋聽起來很通俗易懂,但仔細琢磨,又弄不明白這個核心競爭力到底為何物,似乎有些看不見摸不著。按一般說法,企業核心競爭力就是企業長期形成的,蘊涵於企業內質中的,企業獨具的,支撐企業過去、現在和未來競爭優勢,並使企業在競爭環境中能夠長時間取得主動的核心能力。

以筆者粗淺認識,公司核心競爭力,是形成競爭優勢之源的核心能力,是一系列技能、知識和多種能力的聚合,是公司形成的綜合競爭優勢。

從其具體表現形式分析,主要包括五項內容:(1)文化競爭力。文化競爭力是由共同的價值觀念、共同的思維方式和共同的行事方式構成的一種整合力,它直接起著協調公司組織的運行,整合其內、外部資源的作用。(2)員工競爭力。公司組織的各項工作,必須有員工來承擔。只有當員工的能力達到一流,做好工作的意願充分發揮,才能保證處處得方,事事到位,保障公司決策力和執行力的效率和效益。(3)創新競爭力。商道上有一句話叫“一招鮮,吃遍天”,誰能不斷地創新,誰就能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4)流程競爭力。流程就是公司組織內部機構定崗定人做事方式的總和,它直接制約著公司內部組織運行的效率和效益。(5)品牌競爭力。品牌需要以質量為基礎,但僅有質量卻不能構成品牌。品牌一旦形成,又直接是一種資源,因而它是構成公司支持力的重要內容。


中國對日勞務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

對策:

綜上,我們發現,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就在公司經營的諸多要素中,就在對外人力資源合作經營公司業務運行的各個環節中。在公司經營要素中,員工素質、企業文化、制度體系和品牌建設是形成公司核心競爭力的主項;在技能實習生經營業務的諸多環節中,市場營銷、生源招收、素質培訓和境外服務管理是提升質量,形成競爭優勢的關鍵環節。

為此,我們要從實務創新入手,抓住經營業務的四個關鍵環節,圍繞公司經營要素的四大主項,從以下六個方面探討中國中日技能實習生經營公司形成核心競爭力的可能性。


一、把實施差異化競爭戰略,作為形成經營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驅動點。

目前,中國對日技能實習生合作經營企業中,廣泛地存在著一種傳統思想影響下形成的趨同性。當前市場上,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市場區域、行業工種還是營銷模式、管理辦法、培訓方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其後果是導致公司紛紛陷入價格戰和促銷戰的泥潭之中。追求產品和營銷模式的差異化已經成為經營公司走出泥潭,持續獲得動態市場競爭優勢的必然戰略手段。

差異化競爭戰略的重點是創造獨特的優於市場上現有產品和服務的創新產品。通過實施產品差異化、服務差異化和形象差異化,以及營銷手段差異化、廣告方式差異化等戰略措施,積極推進經營創新,驅動經營公司形成自身特有的核心競爭力。


二、把選對人、選好人,作為打造經營公司核心競爭力的基點。

要打造在市場上形成競爭優勢的名牌產品,必須要有好的原材料,因此,選人環節是培養合格技能實習生的前提。為保證選對人,選準人,選好人,首先要詳細瞭解用人會社對從業人員的工作要求,搞清楚選什麼樣的人;其次要把握選人標準,保證選好人;第三要建立一套科學嚴謹的選人工作流程,做到規範化制度化選人。

選擇技能實習生涉及技能實習生候選人、選人基地或服務平臺、經營公司等幾個方面,只有將其整合成一個有規則、有秩序,有共同利益導向,能滿足選人需求的運行體系,才能最終實現選對人選好人的要求。當前,在國內對外人力資源合作大環境發生改變的情況下,經營公司如何依託外派勞務服務平臺,利用基地公司的資源優勢,積極參與服務平臺和基地公司的外派勞務宣傳推介;如何培育新的生源基地,創新經營公司的選人模式,利用先進的數碼網絡技術,搭建連接經營公司與人力資源資源的電子網絡對接平臺,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利用率,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

中國對日勞務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

三、把創新培訓理念,作為創造名牌產品,提升經營公司核心競爭力的著力點。

國際人力資源市場的競爭實際上是出國工作人員素質的競爭。因此,對技能實習生的素質培訓是整個外派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環節,也是企業經營的大戰略,打造品牌的大工程。一是通過培訓學校的“精加工”,按照高標準、重效果和人性化原則,對技能實習生強化適應性培訓。二是提升培訓教育的目標,把培訓教育提高到成才教育和人才培養的高度來施教,把“觀念更新”“成才教育”和“習慣培養”作為重點教育和訓練內容。通過創新培訓理念,不斷提升經營公司的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提高日方和技能實習生的滿意度,擴大經營公司知名度和產品覆蓋面。


四、把創建境外服務管理新理念、新格局,作為保持經營公司核心競爭力的支撐。

境外服務管理是整個管理鏈條中的重要一環,也是經營公司對其經營勞動力產品的一種售後服務行為。經營公司要在深刻認識境外服務管理本質特性的基礎上,更新理念,確定原則,創建服務管理新格局。採取駐國外機構人員長期駐在服務管理、業務擔當短期出國現場管理與國內業務部門實施遠程遙控服務管理相結合的辦法,以形成對在日技能實習生進行全方位跟蹤服務管理的系統。做到日常管理細緻、到位,處理問題及時、高效,以滿足日方監理團體、技能實習實施機關和技能實習生的要求。


五、把建設企業文化,作為培育經營公司核心競爭力的土壤。

企業文化作為公司全體員工所共有的價值體系,成為直接或間接地提升經營公司核心競爭力的基礎。

社會責任意識是企業文化的基石。把愛國主義學習教育作為對公司員工的一項經常性活動,在公司建設以社會責任為基礎的文化氛圍。同時,把愛國主義貫穿於公司經營活動之中,把履行公司社會責任有機地融入經營工作中。

公司理念是公司文化的靈魂。對日技能實習生合作二十多年來,不少經營公司始終信守“誠信”“守約”“質量”和“以人為本”等經營理念,成為經營公司文化的核心價值觀。


六、著眼長遠發展,創新營銷模式,拓展經營領域,不斷為經營公司核心競爭力注入新的活力。

我們看到,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分眾傳媒、攜程,走出趣…… 每一個顛覆傳統行業,迅速崛起的企業,隱藏在它背後的就是創新。同樣,對外人力資源合作經營公司的發展壯大也離不開創新。有資料顯示,中國將在2030年後失去勞動力比較優勢。經營公司務必以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審視當前及今後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創新業務操作平臺,及時轉型升級,調整外派工作人員結構,掌握經營公司生存發展的主動權。

創新營銷模式,在營銷體系上,搭建新平臺,創建新體系。把信息採集與專業服務的觸角逐步向有關政府部門、社會機構和行業協會、商品批發市場等外圍延伸。在營銷產品上,創造新市場,拓展新空間。一是在國外人力資源市場上要在鞏固老客戶的基礎上,勇於涉足新行業;二是在國內生源市場上要積極開發新的生源渠道,解決中高層次生源難招的問題。

拓展國際人力資源中介領域,研發新的服務產品,謀求新的戰略發展目標。我國十三五規劃對經濟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轉方式調結構必將帶來新的人才需求,為我們實施引進急需的外國工程技術人員,開展國際人才中介服務提供了機會。

利用國外客戶的先進技術和我國經營公司的本地優勢,合作創辦生產實體,開闢經營公司戰略發展的新戰場。經營公司發展實業,既可以為外派技能實習生提供實習基地和人力資源,也可以為回國技能實習生提供發展、創業的機會,可以在一個新的操作平臺上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注: 由衷感謝本文的作者金剛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