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医宣教:主动脉瓣病变,我是否可以选择介入瓣膜?

科技日新月异,现在新的治疗手段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患者向我咨询关于介入换瓣的问题,现在就我所了解的知识与各位做一分享。

经导管介入置换主动脉瓣(TAVI),是近些年来新兴起的一项新的手术技术,最早是作为不能耐受传统手术的患者的替代治疗所出现的。随着器械与认识的日益更新,近年来发展迅速,颇有喧宾夺主,取代传统手术的趋势。也成为各大心脏中心的新宠,关于介入瓣膜的介绍也十分诱人,给人的直观感觉是:不开胸、换瓣膜,创伤小,恢复快。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

完美!

但就目前的认识,好像事实并非如此。我将我所知道的几点认识与大家分享一下。

心医宣教:主动脉瓣病变,我是否可以选择介入瓣膜?

图片源自网络


首先,作为患者,当你问医师病情的时候,你需要明白以下几个问题:1.我要不要做这个手术,我不做会如何?什么时候做合适?2.一旦明确了手术的必要性,你需要了解几种手术方式、治疗方式的优缺点,并分析您的情况下哪种治疗方式最佳?3.要明确这类治疗有哪些风险,近期、远期会有哪些问题,遇到了这些问题我该如何去处理。

那么,我们就按照这个思路,来说说介入瓣膜的问题。

首先,作为瓣膜病患者,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手术时机,关于此类内容,请参照:我被诊断心脏瓣膜病,究竟该何时手术呢?

心医宣教:主动脉瓣病变,我是否可以选择介入瓣膜?

其次,现在是核心内容,既然我要选择换瓣,那么,该选择传统手术呢?还是选择介入瓣膜呢?就目前的治疗原则而言,换瓣手术,传统手术仍然是首选的治疗手段!所有的介入瓣膜,仍然是针对无法进行传统手术的患者而言的。我就以下几点进行深入说明:

  • 传统手术效果明确,有超过30年的临床数据,且对治疗的后期各种并发症都有相应的预案;而这些是目前介入瓣膜所不具备的;
  • 经过长期发展,传统手术技术成熟,规范的心脏中心都能达到术后7天出院的标准,正中切口、微创小切口等的恢复时间、疼痛度等等一系列想当然的问题也没有部分厂商宣传的那样可怕,
  • 介入瓣膜的定位仍然是无法耐受传统的手术患者所选择的替代方案,比如高龄、心功能极差等等。可能有人会说,目前国外指南已经把适应症扩展到中危甚至低危的患者;事实是,国外此类适应症扩展的前提是:高龄!高龄!高龄!也就是说,如果年轻的低危、中危患者,依然不会考虑去实施介入手术的;
  • 因为介入瓣膜的存在,目前指南也推荐50-70岁的患者实施生物瓣膜置换,因为瓣膜毁损后可考虑介入瓣膜瓣中瓣植入,以解决其高龄时再次手术的问题,即便如此,指南也没有推荐此类患者第一次手术直接行介入瓣膜置换。
心医宣教:主动脉瓣病变,我是否可以选择介入瓣膜?

最后,如果选择了介入瓣膜,那么我会遇见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补救呢?

  • 介入瓣膜最大的问题,就是瓣周漏的发生率高,这曾是外科医生开胸手术颇为担心的问题,但好像随着介入瓣膜的发展,大家对此类颇为忽视,随着程度的不同,相应的处理手段也不一样,早期出现严重的瓣周漏,尚可通过开胸手术来补救,而对于后期所出现的严重的瓣周漏,尚无明确的意见指导临床医师该如何处理,而介入瓣膜的复杂结构增加了二次开胸手术的手术风险;
  • 介入瓣膜时间尚短,尚不能明确其远期效果,对于远期毁损的瓣膜而言,国内外很多医生提出了瓣中植入新的瓣膜的指导意见,且有些心脏中心也在这样实施,但这样的长期治疗效果,目前尚无数据支持。
心医宣教:主动脉瓣病变,我是否可以选择介入瓣膜?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并不排斥新的技术,恰恰相反,我中心秉承“为重症心脏外科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方案”的宗旨,热衷于新技术的学习,并真心希望这些新的技术会为大家带来治疗上的便利,全心为患者服务。

但我们依然认为,每种治疗手段都有明确的适应症,也就是说,作为患者,作为你的主治医师,我们应该在了解各种方案之后为你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手段,在这个治疗前景乐观但不无足够证据的世界里,可能是一个成功的手段,也可能是一个失败的实验。

心医宣教:主动脉瓣病变,我是否可以选择介入瓣膜?


综上,就目前的研究认为,介入瓣膜使用的适应症大概包含以下内容:

  1. 主动脉瓣;(二尖瓣的介入瓣膜证据更为缺乏,国际上无统一标准或推荐,切记!)
  2. 高龄!最适合的年龄是70岁以上;
  3. 无法耐受传统手术、风险极大或者传统手术无法解决。


最后,我举一个门诊的例子,来告诉大家一个一般瓣膜选择的思考:

xx,男性,50岁,因“劳力性胸闷4月”就诊,活动耐力好;心脏彩超结果提示: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 左室70mm,EF值 45%,其余检查无明确异常;曾就诊某大的心脏中心,医师建议:可考虑行介入瓣膜置换;携资料入我院门诊就诊。

考虑如下:1.患者瓣膜问题,心功能受损,手术指征明确;2.患者年轻,身体耐力好,无明确不能耐受手术的征象;3.患者本人无明显偏向意愿,咨询过介入瓣膜与传统手术情况后,偏向于常规手术;

综上,患者考虑行经胸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

心医宣教:主动脉瓣病变,我是否可以选择介入瓣膜?

图片源自网络


#北大国际医生说#

#清风计划#

今天就介入瓣膜这个概念就和大家说到这里。

还有更多的话题我们继续分享。

我是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心外科主治医师刘若凡,师从于国内心脏外科领航者许建屏教授。跟随老师在瓣膜病的领域做了小小的研究!同样跟随阜外医院董超主任、姜睿主任学习,在重症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外科领域有自己小小的心得。很高兴通过这个平台将我的所学与大家分享并帮助更多的人。希望大家有问题和我联系,期待您的关注。

心医宣教:主动脉瓣病变,我是否可以选择介入瓣膜?


心医宣教:主动脉瓣病变,我是否可以选择介入瓣膜?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心外科.为重症心脏外科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