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伴人生 書香潤檢察

——子午嶺院舉辦讀書徵文活動迎接“世界讀書日”

編者按:為迎接第25個“世界讀書日”,響應院黨組號召,濃厚“書香檢院”文化氛圍,引導幹警通過讀書不斷提高“展篇能讀”“提筆能寫”的能力,4月1日至23日,我院舉辦了以“閱讀、分享、沉澱、成長”為主題的徵文活動。活動開展過程中,全體幹警積極響應、熱情參與,用文字講述自己在讀書過程中的所感所悟、所思所得。現將優秀徵文予以編髮,以激勵幹警多讀書、讀好書、愛讀書,營造讀書學習、創先爭優的濃厚氛圍,為檢察工作貢獻智慧和力量。今天編髮第六篇:成為更好的自己——薦讀《列奧納多·達·芬奇傳》。

成為更好的自己

——薦讀《列奧納多·達·芬奇傳》

周 銳

提到“達·芬奇”這個名字,每個人都不陌生,我們知道更多的是他的《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兩幅畫作。今天,我推薦的這本書是美國著名傳記作家沃爾特·艾薩克森的《列奧納多·達·芬奇傳》,他給我們還原了一個最為全面、客觀的達·芬奇。

達·芬奇出生於意大利的文藝復興時期,他涉及的領域包括素描、繪畫、雕塑、建築、科學、音樂、數學、工程、文學、解剖學、地質學、天文學、植物學、古生物學和製圖學。1487年前後,達·芬奇開始著力於解剖學,這是對他影響最重要的學科,他深入瞭解了人體的肌肉、骨骼、心臟、血管等,尤其在解剖一具無任何疾病的百歲老人的屍體時,發現了動脈硬化的致死機制。他從1490年左右開始,在往後的二十多年中,通過觀察鳥類飛行,研究並設計了載人飛行器。在光學的研究中,他通過解剖眼球,發現了為什麼在自然界中看不到明顯銳利的線條;他對光線、色彩、陰影等研究遠遠超過了繪畫所需,深入瞭解聞名遐邇的《蒙娜麗莎》中的光影處理,畫作中對陰影、透視、地質學等各類知識的運用,你就明白為什麼這幅畫會成為傑作了。1508年左右,他開始把自己的探索結果整理在了《萊斯特手稿》上,其內容涉及地質學、天文學和水流動力學,還配上了三百六十餘幅草圖。這就是讓喬布斯和比爾·蓋茨為之折服的“跨界創新奇才”。

我之所以把這本書推薦給每一個人看,原因是它讓我們知道,一個人的潛能究竟有多大,一個人的好奇心有多麼重要。有人說,達·芬奇一個人的一生,就是一場偉大的文藝復興。他為何能有如此之大的創造力?最明顯的應該是他那無與倫比的好奇心和對知識的無限渴望了。達·芬奇的確是一位天才,歷史上沒有幾個人能配得上這個詞。即使不能擁有與之比肩的才華,我們依然可以向達·芬奇學習:保持好奇,不斷探索,不斷學習,不要讓成長帶走我們的初心。

如果人生有捷徑,那麼一定是學習知識。並非所有的知識都需要有用,有時求知的過程就會讓我們的人生多姿多彩。好的人生是一種過程,而不是一種靜止的狀態,它是一個方向,而不是一個終點。我們每一個人,應該堅持自己想要的那個方向,不斷地努力。一點一滴中汲取的那些智慧,都會藏在我們的臉上、談吐上、氣質裡。不斷的學習,可以讓我們未來面對生活中的迷茫和痛苦時,內心會多一份從容與豁達,看待問題的方式也會隨之改變。即使以後沒有富庶的生活,仍有富庶的生命;和別人做著同樣的工作,卻有不一樣的心境;有著相似的家庭,卻有不一樣的情調。知識不一定可以改變命運,但它一定能夠開闊我們的眼界,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撰稿單位:子午嶺林區人民檢察院

撰稿人:周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