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唤头”与齐如山的忧思

1933年民俗学家齐如山(1877-1962)出版了一本《故都市乐图考》,此书将40种北京街头商贩的叫卖器具即“唤头”,用图文并举的形式记录下来,描摹了老北京人鲜活、生动又琐碎的日常生活,存储了老北京的种种风物与市声。

1933年民俗学家齐如山(1877-1962)出版了一本《故都市乐图考》,此书将40种北京街头商贩的叫卖器具即“唤头”,用图文并举的形式记录下来,描摹了老北京人鲜活、生动又琐碎的日常生活,存储了老北京的种种风物与市声。

齐如山在此书的序文中提到,他此前写过一本小书:“余曾将北平小贩,何时售何物,由元旦起,至除夕止,依时归纳,辑成一书,名曰《北京货声》。”但此书终未得见,不知下落。小贩的叫卖主要是靠人的嗓音,毕竟有限;若让招徕之声远达,必要借助一定的器具。这就是“唤头”的功用,也被称作响器。

书中所画的40种唤头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卖糖、油、小吃等食物的唤头,第二类是卖日用品、小儿玩具的唤头,第三类是从事街头服务、街头表演的唤头。第一类有“锣 卖吹糖人者”“糖锣 卖糖者”“饧萧 卖糖小贩”“铴 卖冰糖子”“糖锣卖豌豆糕者”“小梆 卖甑尔糕”“小梆 卖艾窝窝者”“小梆 卖烧饼油炸果者”“铜点 卖萝卜者”“冰盏 卖酸梅汤者”“贾铎卖油者”“钲 卖香油者”“梆 卖油小贩”“虎撑子 卖药者”等14种, 第二类有“云锣 卖针线栏杆者”“大鼗 卖布小贩”“小鼗 卖布者”“串铃 卖扇子者”“口琴 卖口琴”“匏 卖椰瓢等小贩”“盆 卖盆者”“鼓 卖卜者”“铜摇鼓 卖灯油小贩”“笛 卖卜者”“报君知 卖卜者”“三弦 卖卜者”“鼗 卖杂货小贩”“糖锣 卖耍货者”“琉璃喇叭 卖布登登儿者”等15种,第三类有“乍板 修脚者”“簧 理发匠”“钉尺 钉鞋小贩”“铁拍板 磨刀剪者”“铴 小炉匠”“小铜角 磨剪磨刀者”“小鼓 打鼓的”“鼓钹 跑旱船者”“聂兜姜 耍耗子的”“锣 耍猴者”“锣、小锣 耍傀儡者”等11种。

此书插图共有80幅,每一种唤头有两幅,一小一大,小者为唤头本身的手绘效果图,大者为商贩手持唤头、肩挑货物的手绘人物图。配图的文字言简意赅,惜墨如金。有释义,有文献,有辨析,有判断。

《故都市乐图考》内页(图片来源:孔夫子旧书网)

下面以贾铎、饧萧为例,略作说明。

齐如山引经据典,考察这些唤头的历史来源,介绍其材质、形态、功能和其所卖货品,有考据,有探究,文献功夫深厚,眼界广博。

对于老北京街头深巷的叫卖声,齐如山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理解,认为“欲传其声,非以五线谱之法谱之不为功也”:

在他看来,小贩的叫卖声富有极强的音乐性,犹如戏曲或歌唱一般。京剧作家、北京民俗学家翁偶虹(1908-1994)也著有《货声》一文,在清人蔡省吾《一岁货声》的基础上,他按照时令记录归纳出368种之多。他说这些串巷货声的“声调音腔是美的,是智慧的创造,大多数是诞生在苦难的生活中。”(肖复兴:《绕不过去的翁偶虹——〈春明梦忆〉读感》,《读书周报》2019年5月6日)“从早到晚,周而复始地傍随着每天的生活,此起彼伏,挥之不去”,带给人的感受是“一种有内容的美”;一种“有旋律、有节奏,内蕴感情,外昭时令的生活之籁”。(翁偶虹:《北京话旧》第118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他的这番体会与齐如山的市声遐想可谓遥相呼应。

至于唤头,齐如山直接就称其为乐器:

齐如山所说绝非虚言,据他考证,“贾铎”之铎,见于宋代陈旸《乐书》,是贾人之铎;“耍傀儡”之大锣,即为《大清会典》中“禾辞桑歌”所用之锣;卖糖之锣,乃《汉书》中之刁斗;“卖耍货”之糖锣,颇似安徽凤阳一带花鼓戏之锣;卖冰糖子之铴(俗名小铜锣),即清朝凯歌乐所用之铴;卖香油之钲,见于《乐书》和《元史》,为列阵军乐所用乐器;卖卜之铜点,即清朝凯歌奏乐之器;磨刀剪之铁拍板,见之《唐书·礼乐志》,系高倡伎乐器;卖药之“虎撑子”,是西藏僧人念经之引魂铃;卖布之小鼗,见于《乐书》,俗名“播棱鼓”(拨浪鼓);所谓“聂兜姜”者,即清朝回部乐中的“苏尔奈”,俗名唢呐。从小贩手持的唤头中,齐如山还辨识出中华古乐的种种遗响,他在此书的《跋》中写道:“中国几千年以来乐器之多,大致有几千种。如今尚存在应用者,实在是不多了。有清时代应用者尚有几十种,然不过祭天祭庙之古乐及婚丧吹鼓手之今乐两类而已。民国以来祭天祭庙之古乐全废,婚丧等事又输入西洋新乐,所谓音乐队者是也,则吹鼓手之乐,又将归淘汰,是数千年乐器到此完全废而不用矣!可为浩叹!幸而社会中尚有此种小贩能保存之,此为万分不幸中之小幸矣。可不重视欤?”他的推断是合理的,他的忧虑尤其深切!

吆喝与唤头、人声与乐声,肩担手提的叫卖,走街串巷的招徕,高低错落、轻重有致。悠扬入耳的货声让老北京人跟随节气时令,品尝乡土馈赠的滋味,体会生活的辛劳与平凡。声音是一座古老城市的记忆。

海外学者中有两位老北京民俗的记录者值得一书:一位是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1887-1964),于1926年游学北京,延请民国画师刘延年等绘制百余幅北京风俗图,内容涉及节日、礼俗、宫室、服饰、器皿、市井、娱乐等方面,制成一部《北京风俗图谱》,藏于日本东北大学。后被日本学者内田道夫(1916-2000)补充了详细的“图说”,于1964年付梓出版。另一位是美国军人出身的学者康士丹(1894-1989)用英文配图,写就《京都叫卖图》一书,该书按照春、夏、秋、冬四个部分,记录了清末民初北京城54种商贩的叫卖。此书配图生动,文字内容精细,于1936年出版。二者都从各自的观察视角和他们所记录的京城市井民俗事象,对齐如山所关注的老北京民间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佐证和互鉴作用,从而使北京民俗研究有了更为宽广的世界意义。

(引文除标注外,均采自齐如山著《齐如山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开明出版社2010年版)

齐如山在此书的序文中提到,他此前写过一本小书:“余曾将北平小贩,何时售何物,由元旦起,至除夕止,依时归纳,辑成一书,名曰《北京货声》。”但此书终未得见,不知下落。小贩的叫卖主要是靠人的嗓音,毕竟有限;若让招徕之声远达,必要借助一定的器具。这就是“唤头”的功用,也被称作响器。

书中所画的40种唤头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卖糖、油、小吃等食物的唤头,第二类是卖日用品、小儿玩具的唤头,第三类是从事街头服务、街头表演的唤头。第一类有“锣 卖吹糖人者”“糖锣 卖糖者”“饧萧 卖糖小贩”“铴 卖冰糖子”“糖锣卖豌豆糕者”“小梆 卖甑尔糕”“小梆 卖艾窝窝者”“小梆 卖烧饼油炸果者”“铜点 卖萝卜者”“冰盏 卖酸梅汤者”“贾铎卖油者”“钲 卖香油者”“梆 卖油小贩”“虎撑子 卖药者”等14种, 第二类有“云锣 卖针线栏杆者”“大鼗 卖布小贩”“小鼗 卖布者”“串铃 卖扇子者”“口琴 卖口琴”“匏 卖椰瓢等小贩”“盆 卖盆者”“鼓 卖卜者”“铜摇鼓 卖灯油小贩”“笛 卖卜者”“报君知 卖卜者”“三弦 卖卜者”“鼗 卖杂货小贩”“糖锣 卖耍货者”“琉璃喇叭 卖布登登儿者”等15种,第三类有“乍板 修脚者”“簧 理发匠”“钉尺 钉鞋小贩”“铁拍板 磨刀剪者”“铴 小炉匠”“小铜角 磨剪磨刀者”“小鼓 打鼓的”“鼓钹 跑旱船者”“聂兜姜 耍耗子的”“锣 耍猴者”“锣、小锣 耍傀儡者”等11种。

此书插图共有80幅,每一种唤头有两幅,一小一大,小者为唤头本身的手绘效果图,大者为商贩手持唤头、肩挑货物的手绘人物图。配图的文字言简意赅,惜墨如金。有释义,有文献,有辨析,有判断。


老北京的“唤头”与齐如山的忧思


《故都市乐图考》内页(图片来源:孔夫子旧书网)


下面以贾铎、饧萧为例,略作说明。

贾铎(卖油者):

此卖大麻籽、花生、棉花籽等灯油者所用之唤头也。俗名曰大铃铛,铁质,即古之铎。陈旸《乐书》:名曰贾铎,即贾人所用之铎也。《晋书·荀勖传》:初勖於路,逢赵贾人牛铎,识其声。及掌乐,音韵未调,乃曰得赵之牛铎则谐矣。遂下郡国,悉送牛铎,果得谐云云。当即此器。依现用之器,视《乐书》所绘之图,尚无若何变化。千余年之物,尚流传用之,亦仅见矣。

饧箫(卖糖小贩)

此春季卖糖小贩所吹之饧箫,卷芦叶如筒吹之,亦有时卷芦叶插入去底瓦瓶吹之。此来源亦颇远,如沈佺期诗:马上逢寒食,春来不见饧。饧,盖自古为春天所卖之物,如今亦只于三四月时用之,则当系一物矣。又《乐书》云:胡人卷芦叶为笳吹之,名曰芦笳。又云:汉有吹鞭之号,笳之类也,今牧童卷芦叶吹之云云。二物与此亦极似。又按《诗经》:箫管备举。郑笺:箫,编小竹为之,如今卖饧者所吹云云。与此亦颇相近。

齐如山引经据典,考察这些唤头的历史来源,介绍其材质、形态、功能和其所卖货品,有考据,有探究,文献功夫深厚,眼界广博。

对于老北京街头深巷的叫卖声,齐如山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理解,认为“欲传其声,非以五线谱之法谱之不为功也”:

沿街肩担贸易之小贩,尤足表现之。其叫卖声,俗名为吆喝,所发腔调等于歌唱,有板有眼,有快有慢,宛转悠扬,悦耳动听;且有时有白有唱,与戏曲无异,诚非他处所可比拟。如卖烧饼油炸果、江米凉糕、艾窝窝等等之声,较快之板也;卖江米灌馅甑儿糕、果子干、玫瑰枣等等之声,较慢之板也。切西瓜零售者等等,则吆喝时有唱白之分矣。如“好高的瓤儿,两个大,两个大钱儿来!”乃唱也;如“吃吧,俩大一块呀!”乃白也。再如粥铺之叫卖喝粥及油炸果,则往往有成套之词句。以上所举,尽系普通之叫卖声,尚有许多小贩,自己特别编成大套词句者,又属例外。至各庙会卖香面等物者,则皆有成章词句若干套,句句有韵,均与词曲异,必须背熟方能叫卖,则与歌唱毫无分别也。

在他看来,小贩的叫卖声富有极强的音乐性,犹如戏曲或歌唱一般。京剧作家、北京民俗学家翁偶虹(1908-1994)也著有《货声》一文,在清人蔡省吾《一岁货声》的基础上,他按照时令记录归纳出368种之多。他说这些串巷货声的“声调音腔是美的,是智慧的创造,大多数是诞生在苦难的生活中。”(肖复兴:《绕不过去的翁偶虹——〈春明梦忆〉读感》,《读书周报》2019年5月6日)“从早到晚,周而复始地傍随着每天的生活,此起彼伏,挥之不去”,带给人的感受是“一种有内容的美”;一种“有旋律、有节奏,内蕴感情,外昭时令的生活之籁”。(翁偶虹:《北京话旧》第118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他的这番体会与齐如山的市声遐想可谓遥相呼应。

至于唤头,齐如山直接就称其为乐器:

久居北京者,一听其声便知其所售之物,盖习惯也。其所用乐器在八音之中,以金、革为多,取其声宏,能达远听;竹、木次之;丝最少;匏、土、石三种几不见。因此等物器,出声不宏大也。吾故特将瓦盆、水瓢、琉璃喇叭三种绘入,以实八音之名……

齐如山所说绝非虚言,据他考证,“贾铎”之铎,见于宋代陈旸《乐书》,是贾人之铎;“耍傀儡”之大锣,即为《大清会典》中“禾辞桑歌”所用之锣;卖糖之锣,乃《汉书》中之刁斗;“卖耍货”之糖锣,颇似安徽凤阳一带花鼓戏之锣;卖冰糖子之铴(俗名小铜锣),即清朝凯歌乐所用之铴;卖香油之钲,见于《乐书》和《元史》,为列阵军乐所用乐器;卖卜之铜点,即清朝凯歌奏乐之器;磨刀剪之铁拍板,见之《唐书·礼乐志》,系高倡伎乐器;卖药之“虎撑子”,是西藏僧人念经之引魂铃;卖布之小鼗,见于《乐书》,俗名“播棱鼓”(拨浪鼓);所谓“聂兜姜”者,即清朝回部乐中的“苏尔奈”,俗名唢呐。从小贩手持的唤头中,齐如山还辨识出中华古乐的种种遗响,他在此书的《跋》中写道:“中国几千年以来乐器之多,大致有几千种。如今尚存在应用者,实在是不多了。有清时代应用者尚有几十种,然不过祭天祭庙之古乐及婚丧吹鼓手之今乐两类而已。民国以来祭天祭庙之古乐全废,婚丧等事又输入西洋新乐,所谓音乐队者是也,则吹鼓手之乐,又将归淘汰,是数千年乐器到此完全废而不用矣!可为浩叹!幸而社会中尚有此种小贩能保存之,此为万分不幸中之小幸矣。可不重视欤?”他的推断是合理的,他的忧虑尤其深切!

吆喝与唤头、人声与乐声,肩担手提的叫卖,走街串巷的招徕,高低错落、轻重有致。悠扬入耳的货声让老北京人跟随节气时令,品尝乡土馈赠的滋味,体会生活的辛劳与平凡。声音是一座古老城市的记忆。

海外学者中有两位老北京民俗的记录者值得一书:一位是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1887-1964),于1926年游学北京,延请民国画师刘延年等绘制百余幅北京风俗图,内容涉及节日、礼俗、宫室、服饰、器皿、市井、娱乐等方面,制成一部《北京风俗图谱》,藏于日本东北大学。后被日本学者内田道夫(1916-2000)补充了详细的“图说”,于1964年付梓出版。另一位是美国军人出身的学者康士丹(1894-1989)用英文配图,写就《京都叫卖图》一书,该书按照春、夏、秋、冬四个部分,记录了清末民初北京城54种商贩的叫卖。此书配图生动,文字内容精细,于1936年出版。二者都从各自的观察视角和他们所记录的京城市井民俗事象,对齐如山所关注的老北京民间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佐证和互鉴作用,从而使北京民俗研究有了更为宽广的世界意义。

(引文除标注外,均采自齐如山著《齐如山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开明出版社2010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