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這三類HR最應該受重視

2020年的武漢疫情,猶如放出囚籠的猛獸,讓很多人驚慌失措,慌了心神,也亂了陣腳。

這是很多人出生至今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出生於繁華盛世,過的是太平日子。

然而,從歷史長河的角度而言,這不是偶爾,而是必然。

從古至今,任何朝代,任何國家,雪災、蝗災、地龍翻身(地震),瘟疫等等,一直伴隨著人類的歷史,滾滾向前。

災難必然會發生,只是我們無法預測會發生在哪裡,會發生在哪一年,就像我們知道人必然會有壽終的一天,卻不知道具體是哪一天一樣。

然而,所有的危機裡,卻又蘊含著無數生機,這便是天地間最大的因果,一定會有一批人倒下去,也一定會有另一批人,站得比以前更高。

疫情必定是一個加速淘汰和加速升級的過程,免疫力強的個體/企業,會被加速升級,反之就會被加速淘汰。

強者愈強,弱者恆弱,是歷史不變的規律,也是人類系統的自我升級。

這次疫情將以摧枯拉朽之勢,讓本該3~5年才能完成的變化,在短時間內席捲而來,這是每一個人/每一個企業的一次全面大體檢,催促我們全面調整自己。

《孫子兵法》裡說:“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而取勝者,謂之神”。意思是:變化才是常態,那些能夠根據外界變化而適時調整的人,可以稱之為神人!

在大自然的漫長的進化過程中,能夠存活下來的生命,既不是那些最強壯的,也不是智力最高的,而是那些最能適應環境變化的。

現在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對很多企業來說,現階段是尋求存活、突破、轉型的轉折點,而在這個節骨眼上,這三類HR變得尤其稀缺:


1

資深招聘專家


疫情期間,這三類HR最應該受重視


雖然疫情對企業的招聘需求產生影響,但未來依舊可期待,復甦可能會遲到,但不會缺失,只要企業做好應對,必然能夠“柳暗花明又一村”。


因為疫情導致了企業延遲開工,進一步壓縮了HR應對招聘時間和空間,對企業HR的招聘工作來說是一個挑戰。


1、招聘時間縮短

2020春招覆蓋時間1-5月,其中2、3、4月是高峰期,是2020校招最後一次集中、大規模招聘。一些大規模企業已經在1月發佈春招提前批招聘信息。各類企業及大中小院校均延遲復工開學。除非國家發佈政策調節,否則2020春招時間較往年會大幅縮短。因此招聘的流程會縮短和加快,時間會更集中。

2、招聘渠道和方式改變

為防治疫情,近日,人社部甚至發佈了事業單位暫停線下公開招聘的通知。多重因素影響下,為保證春招順利進行,企業HR紛紛開始尋求線上招聘面試解決方案。所以線上面試的頻率會大幅增加,有些企業甚至會在線面試完,直接在線發offer。

包括京東、滴滴和快手科技等互聯網公司在內的多家企業表示,接下來主要的招聘渠道會集中在線上,包括線上平臺招聘、開展宣講會和線上雙選會、語音/視頻面試等。

3、招聘效率需要提高

春招本來就是秋招的補充,覆蓋時間短,招聘企業少,開放的崗位不多,競爭激烈(很多考研失利的學生都加入了春招大潮)。現在受疫情影響,2020春招時間可能會縮短,相當於在更短的時間內,有更多的求職人群湧入,這“一降一增”無疑讓2020春招競爭更加激烈。

所以,簡歷篩選環節更加嚴格,企業會盡可能的壓縮面試環節、面試次數,爭取用最短的時間找到最匹配的候選人。

而這次的疫情給予我個人有2點關於招聘方面的啟發:

1.人工智能面試

挑戰即是危險也是機會,在疫情面前,人工智能也突顯了它的另外一個優勢:避免了病毒的傳染。

人工智能招聘系統一般是指通過視覺、身體特徵、語音、語言等條件數據進行分析,來對求職者進行評價。例如,事前判斷求職者適應性的"人工智能資料審核"系統;企業在招聘時,及時分析"AI面試官"能夠通過求職者的回答,實時分析求職者的人際關係理解、適應能力、組織能力等;AI資料審核的特點是應聘者可以自選面試場所和時間,面試過程皆通過網絡進行,從求職者的立場來看,報名和確認結果都具有便利性。

人工智能系統的優點在於能夠公正的迴避不正當招聘行為,大量縮減申請時間和費用,這種招聘方式會更加活躍的預測也頗具說服力。招聘企業的一位相關人士表示:“雖然國內人工智能的招聘工作處在初步階段,但是對企業來說人工智能招聘具有提高招聘公正性和工作效率的優點,對於求職者來說,將增進求職者的便利性。"

法國化妝品企業歐萊雅作為引入人工智能面試系統的先驅者表示:“通過引入人工智能面試系統,在實習崗位的聘用程序上可以節省200多個小時。"


2、建立僱主品牌

鑑於候選人不介意花更長的時間考察,尋找更適合自己的公司和崗位。企業招聘單純依靠發佈招聘信息或者嘗試徵集員工內部推薦人員,無法填補招聘缺口。而依靠人工一對一介紹公司賣點,精力投入多,產出效益低,並不經濟。對於有較大規模的公司而言,通過僱主品牌運營,先宣傳公司,再拉近有興趣的勞動力觀眾,最後才會轉化為候選人。如果不做僱主品牌,對於企業的招聘會更加難做。


2


員工關係專家

疫情期間,這三類HR最應該受重視


疫情爆發後,在企業內部,最該彰顯的就是員工關係的同事了。疫情發生後,關於延遲休假、復工返工、裁員、工資發放、疫情區域員工管理等一系列勞動用工問題都堆了在一起,光看這些問題都覺得一個頭兩個大:

1、公司一定要違規提前復工,怎麼辦?

2、員工害怕,想一直自行隔離,怎麼辦?


3、員工因為疫情,出現心理問題,怎麼辦?


4、老闆想不發或者少發工資,怎麼和員工溝通,有哪些好的處理辦法?


5、公司裁減人員,造成員工失業,後續處理怎麼解決?


好的員工關係,就會給企業帶來穩定感和安全感。即能夠幫助公司規避風險,發生法律風險也能夠有效處理。能給企業持續解決勞動用工關係的員工關係專家,萬里挑一。


3

組織文化專家


疫情期間,這三類HR最應該受重視


不管您是否身處疫情,企業所倡導的文化信仰在員工身上正在展現。

組織文化專家要用積極的心態去引導員工對疫情的認知和企業的自救思考。

員工如果只是無休止的刷微博,而缺乏對自媒體信息的有效過濾,就很有可能失去理性,加入到烏合之眾的狂躁之中,而這恰是對企業文化信仰的挫傷。

春節假期延長,復工延遲,大部分企業家的家底都不夠殷實到可以長時間停工抗擊疫情,財務風險是一方面,組織文化專家還應該關注到疫情對企業內部精神世界的影響,因此,應從以下幾方面關注企業文化的凝聚力:

1.企業家:自身要加強對疫情及行業趨勢的密切關注,永遠向員工傳遞積極正面信息。


2.企業群:建議不傳遞未經官方證實的疫情信息,謊言是最大的毒藥。


3.企業文化專家:對照文化信仰,疫情就是最好的踐行場景,組織員工在線分享,所想所思,疫情過後就是檢驗成果。


4.員工:管好自己,不沉淪、不消極,保持專業學習。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