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日記|中國一強硬,歐盟就退讓了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宋魯鄭

旅法學者,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

2020年4月26日 星期天 晴

今天特大的好消息是武漢在院病人為零!英雄的武漢,偉大的武漢;英雄的人民,偉大的人民!如此艱難的武漢保衛戰以全勝告終。

早上出門連續第三天觀察出行情況,結果嚇得馬上就回來了:人太多了,基本恢復正常出行了。但實際距政府規定的5月11日還有兩週。

法國由於地理環境優越,冬天不冷,一般都在0℃上,夏天不熱,一般都在27℃以下,很少有30℃的時候。就是偶爾有,也不會超過一週。這樣的天氣還是很適合新冠病毒傳播的。中國下一週就開始進入30℃的節奏了。雖然沒有證據證明到夏天病毒就會消失,但目前來看,高溫地區如南亞、非洲,相對而言感染人數還算少的,所以高溫有助於減緩病毒傳播的可能仍然存在。

法國的好消息是從今天起民眾終於可以在藥房購買非醫用口罩了(織物口罩),此前必須有醫生的處方。法國媒體也開始充斥戴口罩效果的科普:兩個人相隔一米,一個感染,一個健康,健康人戴醫用口罩,感染者不戴,效果超過95%;如果感染者戴外科口罩,健康人不戴,效果超過80%;感染者不戴,健康人戴普通口罩,效果可達70%~90%。

這不都是常識嗎?現在死了兩萬多人了,才來科普?當然,歐洲畢竟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雖然科普行動遲緩,但不會散播美國的非科學信息,比如四月天一熱病毒就消失了,消毒液輸進身體可以殺死新冠病毒之類。

巴黎日記|中國一強硬,歐盟就退讓了

特朗普建議注射消毒劑來殺毒清肺(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截圖)

西方先拒後迎的不僅僅有口罩,還有手機追蹤系統。德國今天宣佈採用谷歌和蘋果開發出來的追蹤軟件去抗擊疫情。澳大利亞也同樣如此。

口罩和手機追蹤系統是兩個在中國極為常見、效果非常明顯的抗擊病毒手段,而西方都是經歷了漫長的時間和沉重的代價之後才接受。

一開始不接受口罩的官方理由是沒有用——這是反科學的,外界一般認為是因為西方口罩短缺——這就是政治欺騙。一開始不接受手機追蹤系統的官方理由是侵犯人權——這是政治理念高於生命的體現,也是把正常應對手段政治化的表現。

然而,即使死了十幾萬人,也不是歐洲和西方所有的國家都能覺悟。比如法國就需要4月28日議會辯論和投票,是否能過關仍是未定之數。就算28日通過了,法國數字管理的國務秘書認為5月11日解封之時要實際應用,也面臨很大的技術和安全挑戰。總之,遙遙無期。

從病毒的角度來看,民主、自由和人權的歐美是最理想的棲居之所。但如果看看民意,只有39%的法國民眾對政府應對疫情抱有信心。

今天本想休息一天,結果歐洲又惹出一件和中國有關的大事,引發全球圍觀。

路透社、紐約時報以及美國之音都披露:歐盟在中國官方的壓力下,修改了一份關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報告,並淡化了其中歐盟對中國就疫情散播不實資訊的批評內容。

巴黎日記|中國一強硬,歐盟就退讓了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報告原訂於4月21日發表,所謂批評內容是提及中國靠歸咎美國將病毒散播國際,以期限縮病毒源自中國的說法。也包括中方抨擊法國遲於因應疫情、不實指控法國政治人物用種族歧視字眼侮辱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報告原文的用詞是:“中國持續在全球散播不實消息,以洗脫疫情大流行究責並改善國際形象。公開與非公開手段都有被觀察到。”

對於這些所謂的批評,中國早就通過各種方式向全球作出解釋,比如“不實指控法國政治人物用種族歧視字眼侮辱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實際是指法國80名議員支持的臺灣竟然發生辱罵世衛總幹事譚德塞的醜聞,而西方炒作成中國指控80名法國議員辱罵譚德塞。

至於所謂的不實消息,比如質疑美國軍人去年8月到武漢參加比賽,成績奇差無比,而且多人出現可疑病症。對於這點,質疑的不僅有中國大陸,我看到的最早質疑聲音來自臺灣電視臺,而日本的一些媒體也曾對病毒來源表達過質疑。質疑的聲音怎麼能當成傳播不實消息呢?更何況質疑的還有其他地方?

但是正如我前天的日記所講,國際關係是講“力”的,不是講“理”的。面對中國迅速戰勝病毒、歐美由於應對嚴重疏忽和失誤成為全球的重災區所形成的鮮明對比,迫切需要轉移視線、轉移矛盾和壓力的不是中國,而是歐美。昨天我提到的美國共和黨發給各候選人要以攻擊中國疫情責任為競選手段的報告,就是最直接的證據。

所以不管中國怎麼婆口佛心、怎樣強調面對疫情應該團結一致共同應對,歐洲非要出臺這樣一份報告。到了這個時候,就不要怪中國不客氣了。

於是一名中國高級官員與在北京的歐盟駐華官員於報告原定發表日當天取得聯繫,告訴後者稱,“如果這一報告如其被描述的那樣,並會在今天發表,將對(我們的)合作非常不利 。”

什麼不利?言外之意誰都懂:說好聽是合作,說不好聽是疫情嚴重的歐盟依賴中國的醫療物資!法國解封之後,至少需要六億個口罩;而德國早就測算出,一年需要80億到120億個口罩。歐盟當然聽得懂這些外交辭令。

於是歐盟下令暫緩發佈,24日正式發佈的最終版本與原定要發佈的文本間也存在多個差異。後來報告裡關於中國“全球散播不實消息”,以及提到中法間爭執等字句被拿掉,一些用語也軟化。

巴黎日記|中國一強硬,歐盟就退讓了

口罩運輸(資料圖/法媒)

這場報告之爭本質上是一場全球疫情描述話語權的角力戰,是在爭奪書寫歷史的決定權。正如我昨天日記所總結的:目前中國不具備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也不具備講好西方壞故事的能力,更不具備講壞西方好故事的能力——也就是西方能把中國成功抗疫講到這種程度的能力,但中國有一個西方所不具備的能力,即解決問題的能力。

歐盟當然不認為自己錯了,可是當它主要靠嘴的時候,就只能妥協了。西方崛起的過程中深知真理都是在大炮射程之內的。

今天的西方有普世價值,但缺少口罩、防護服、呼吸機和藥品,彼此之間甚至要靠搶奪他國醫療物資這種直接奪財間接害命的方式才能救自己的命;中國的理念與西方標榜的普世價值及所謂的人權不都契合,但有西方急需的能救命的醫療物資。所以當西方用普世價值的“優勢”來攻擊中國時,中國自然會用自己的優勢來回應。

(亂猜一下:西方這麼積極地向中國推薦普世價值,是不是也想中國變成它們那種狀態呢?可是如果中國也和西方一樣有普世價值而沒有醫療資源,誰能幫西方度過現在的難關呢?為己為人,西方還是住手吧。)

我總覺得真正普世的好東西,都是大家搶著要、爭著要的,而且肯定是要了以後用了以後,效果好的;而不是那些強逼著其他國家要的東西。人都不傻,你的東西真要好,誰還會拒絕呢?

看到今天這一幕,我不由得想起近一百年前中國積弱積貧時期出版的《閻錫山日記》裡的一段話:

“中國苟欲自強,簡單一句話,就是無論男女老幼,統統向造產路上走,做的向造產路上做,學的向造產路上學。美國人的生產能力平均美金四百元,合我國幣一千六百元,而中國人的造產能力平均二十五元,僅得美國人六十分之一,這樣薄弱的造產能力,如何能強國呢?”。

今天中國早就超越當年遙不可及的美國成為全球第一製造業大國,所以也才能中國一硬,歐盟即軟。

當然,中歐關係是戰略性的,影響雙方關係的原因很多,絕非今天一個合作抗疫可以涵蓋。西方媒體也承認,歐盟正為在中國的歐洲企業爭取更佳待遇,而在疫情大流行前,中歐每日的雙邊貿易額超過16億美元;德國汽車製造商、法國農民及其他產業,都高度依賴對中國出口。

歐洲的這份報告也說明它還停留在十九、二十世紀,還以為是它在制訂遊戲規則,它來充當裁判。一個還沒有戰勝病毒、救命的醫療物資還依賴中國的歐洲,怎麼還有資格出來按自己的意願任意書寫歷史呢?

由於中歐關係也是我高度關注的領域,所以這裡就多說幾句吧。

首先要說明的是,我所指的歐洲不是地理概念,而是現實政治層面的,即以法德為中心的西歐和它們支配下的歐盟,中東歐、南歐、英國和俄羅斯都較少涉及。英國深陷脫歐危機和亂局之中,早已喪失了挑戰中國的意願或者說能力。中東歐和南歐在經濟上對中國寄予厚望,迫切要加強在這列東方經濟快車上的地位。俄羅斯面對西方的長期打壓,更是和中國建立起準盟友的關係。

理解中歐關係,有幾個關鍵數字必須瞭解:歐盟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中國是第三大;歐盟總面積439萬平方公里,不到中國的一半;歐盟人口5.1億,是中國的三分之一多點;歐盟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3.66萬美元,是中國的三倍多;歐盟已建成關稅同盟,實行共同的商業、農業和漁業政策,19個成員國使用統一貨幣歐元,並統一內部市場,實現了貨物、人員、資本和服務在歐盟內部的自由流動。

2004年中歐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係,也就是從這一年,歐盟躍居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也穩居歐盟第二大貿易伙伴地位。同時歐盟還是中國吸收外資最重要的來源地之一和技術引進第一大來源地,至今已持續十五年。顯然,政治關係也是跟著經濟關係走的。

2018年中歐雙邊貿易額達6039億歐元(6822億美元),同比增長5.3%,其中歐盟對中國出口2099億歐元,同比增長6.2%,自中國進口3940億歐元,同比增長5%。逆差是1841億歐元,2018年歐盟整體逆差為226億歐元,也就是說歐盟和全球其他貿易伙伴的順差為1615億歐元。每兩天的貿易額相當於雙方建交時一年的貿易額。這可以解釋中歐之間何以經濟摩擦如此嚴重。

截至2019年2月底,歐盟累計對華投資項目超過4.7萬個,實際投資1322億美元,是中國第三大外來投資區。中國則是累計952億美元,歐盟是中國第二大投資地。雙方差距在迅速縮小。投資是一個國家國力的具體體現,雙方已經平起平坐。如果不是歐洲對中國投資進行限制,恐怕中國早就趕超了。

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之上,中歐領導人會晤始於1998年,由中國國務院總理與歐洲理事會主席、歐盟委員會主席共同主持。

鋪墊完了,下面就談影響雙方關係的因素。

正面因素有:

首先從地緣政治角度,中歐雙方相隔遙遠,彼此都不是對方的威脅。同時歐洲也已經不再是這個世界的霸主,事實上經過兩次主要發生在歐洲本土的、代價極其慘烈的世界大戰,它自己也已喪失了角逐世界霸主的意願。

當然更重要的是,歐盟正經歷歷史上少有的內憂外患,包括民粹主義崛起、英國脫歐、種族危機、難民危機、競爭力下降、俄羅斯的安全挑戰、美國對傳統盟友體系的破壞。所以當面對中國的崛起時,它雖然不願接受,無法接受,但其反應卻更多的是一種無奈,最多也就是非暴力不合作而已。

其次,中歐經濟互補性高。歐盟基本上在高端,比如空客、核能、汙水處理;中國整體上還是在中低端。

最後,中歐雙方在全球治理、共同應對人類共同的挑戰方面有很多共識。比如氣候保護、捍衛自由貿易、推進全球化、反恐。尤其是在今天特朗普高舉“美國優先”的時代,中國成為歐盟在上述議題上可以依賴的主要力量。

巴黎日記|中國一強硬,歐盟就退讓了

李克強與歐洲理事會主席、歐盟委員會主席共同主持第二十一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資料圖/新華社)

中歐的衝突則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中國的經濟發展和升級對歐盟造成巨大沖擊。

比如中國的發展,導致歐盟製造業的衰敗——要麼由於競爭失敗而關門大吉,要麼轉向中國等新興國家。製造業是一個國家的實力基礎,這種局勢如果不能逆轉,對歐洲意味著什麼,不言自明。

更令歐洲寢食難安的是,中國正向高端製造業邁進,其進步之迅速,就是此一領域的領先者德國都感到巨大的危機。這也是為什麼歐洲開始限制中國對它們尖端技術產業的收購和投資。至於人工智能和5G技術,中國更是明顯地走到了歐洲的前面。

對於歐洲民眾而言,他們已經習慣的高福利、多假期的閒適生活方式受到嚴重衝擊,難以維繫。這是他們無法接受的。

二是雙方國家發展戰略上的衝突。

從歷史上看,任何一個國家崛起後必然要走向世界。歐洲崛起時採用的手段是以直接佔領土地為手段的殖民。美國的方式則主要是建立世界國銀行等國際組織和組建盟國體系。中國則是建立在共享共贏互利基礎之上的“一帶一路”。相對而言,中國的模式更和、更平等、更有效。這也是為什麼中東歐和南歐國家紛紛加入“一帶一路”的原因。

但是正處於四分五裂狀態的歐盟對此非常敏感,認為是對歐洲一體化的威脅,是對歐洲團結的破壞。儘管事實上誰都知道,歐盟是由主權國家建立的邦聯,分裂是正常的狀態,它也不存在強求統一的機制。就是美國這樣的聯邦制國家,各州都可以公開反對聯邦政府的決定。比如特朗普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加州就公開反對,還要繼續履行。所以,歐盟的分裂和外部因素沒有直接關係。

三是雙方在文明方面——比如制度、價值觀、種族、宗教信仰——存在差異,影響到雙方的互信,以及對中國崛起的接受程度。

這也是為什麼歐洲無法接受一箇中國主導的世界,儘管這還遠沒有成為現實。歐洲對“一帶一路”的猜疑和抵制,不僅僅是權力和利益的角逐,也有這方面的因素。

當然,英國脫歐將導致英國和歐盟都受到很大損害,從而降低了和中國討價還價的能力,同時對中國的需求上升。至於中美貿易戰,歐盟既害怕中美貿易戰長期化,拖累全球和它自己,又怕中美迅速妥協,到時美國又會把歐盟作為目標。至少在目前,中美貿易戰符合歐盟利益。中國對歐盟的投資和採購都在迅速增長,包括留學生數量都大幅增長。

至於中國如何應對,就在明天的日記和大家分享吧。否則,又有讀者說我跑題太遠了。

來源|觀察者網

巴黎日記|中國一強硬,歐盟就退讓了
巴黎日記|中國一強硬,歐盟就退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