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牌:高科技破解治超顽瘴痼疾难题

永州新闻网讯(通讯员 蒋巧宏)

近年来,双牌县的治超工作一直面临路网发达、执法人员不足的困境,靠单一的双红超限检测站站点治超已经远不能满足治超的需求。为破解治超难题,双牌县加强科技治超力度,建设了双红治超站不停车预检系统、茶林和打鼓坪两套不停车检测系统、源头企业管控信息监控系统、县治超信息平台,全面开展非现场执法工作,公路治超由“人海战术”向科技化迈进。

双牌:高科技破解治超顽瘴痼疾难题

自2019年12月28日启动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以来,双牌县投入近400余万元,布局G207线、S230线2条非现场执法公路,建设茶林和打鼓坪2个点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同时,整合双红治超站点、移动执法车超限超载信息资源,建立了一套具备分析调度、监督管理功能的治超信息平台系统。同时,加大省、市、县、站四级治超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实现了互联互通,每年传输共享20余万条车辆检测数据,超限超载治理的监管、处置能力大幅度提升,构建全县治超“天网”。

双牌:高科技破解治超顽瘴痼疾难题

源头治超也实现了信息化,10家重点源头企业率先安装监控系统和称重设备,实时监控货运车辆超限超载。例如,源头企业邦信公司创新称重设备,在装载机上采用了科技称量设备,精准控制河沙装载重量,避免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这一措施在永州也是率先启用。

为了进一步推进非现场执法,完善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流程,双牌县治超办调整了执法模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非现场执法”流程。针对非现场执法的局限性,如货车通过遮挡号牌、压边线、走走停停、突然停车、逆向行驶等行为,加大了路警联合治超,实现违法车辆信息查询与交警部门无缝对接。由交警部门对未按规定车道行驶、遮挡号牌等干扰逃避检测行为依法处罚记分,有效避免了现场执法的交通拥堵和监管漏洞问题。

根据该县信息平台的大数据分析,今年来,截至目前,双牌县共检测车辆5万余辆,公路部门立案17起,结案9起,超限超载车辆数量下降30%,超限超载比例30%以上的严重超限超载车辆数量下降60%,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效果和优势逐渐突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