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滅遼,大舉攻宋,論金的興起及衰亡經過

金人滅遼,大舉攻宋,論金的興起及衰亡經過

女真之先出靺鞨氏;靺鞨之稱始於隋,唐初有黑水靺鞨,蓋元魏時,其族共分七部,至是,僅存黑水,粟末二部之名,其他五族無聞。粟末靺鞨附高麗,後為渤海稱王,漸強,黑水役屬之。五代時,契丹盡取渤海地,黑水靺鞨遂屬契丹,號熟女真,其在北者,不在契丹籍的,號生女真。生女真混居同江東北,熟女真則居西南。後因遼興宗名宋真,乃避諱稱女真。

金人滅遼,大舉攻宋,論金的興起及衰亡經過

女真完顏希伊

金勢力的發展

金人向外發展最大一端,厥為滅遼。此事又可分別論說之。第一便是遼之就衰。遼的帝統,傳至天祚帝時,便已就衰。這是遊牧貴族,握著統治權之後,因生活優裕必然趨於腐爛的結果。第二便是金太祖大敗遼兵。遼的情形如此,而金正當方興未艾之時,且金主太祖復“英謨睿略,豁達大度,知人善任,人樂為用。”收國元年(1115年)即位之後,即自將兵攻取遼之黃龍府。

金人滅遼,大舉攻宋,論金的興起及衰亡經過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與金國皇帝

遼主聞黃龍府被侵而大懼,自將兵七十萬往救,已行至馳門,這時,金主乃命駙馬蕭特末,林牙蕭查刺等將騎兵五萬,步兵四十萬,親自統領預備禦敵。而此時,遼之西部有事,遼兵不得不撤退,於是金兵乘勢追擊,至讓步答岡,與遼兵大戰,獲全勝,於是四方聞風來降。其三便是宋金相約夾擊遼人。金太祖雖然將遼人打敗了,但並未完成消滅遼國,同時宋帝國也歷次對遼用兵不利,想聯合金人共同滅遼,於是有宋金相約夾擊遼人之舉。宋宣和四年,金天輔六年(1122年)約定以長城為兵界線,金兵由平地松林攻遼中京,宋兵由白溝攻遼南京,其次,遼滅之後,宋得五代時後晉所失之地,同時並將繳納給遼的歲幣轉贈給金。相約進攻的結果,金兵頗得勢,取中京及西京,並擄天祚帝,宋兵卻不得逞,其進攻的目標南京,仍是由金攻下。

金人滅遼,大舉攻宋,論金的興起及衰亡經過

金太祖

金人於滅遼後,便大舉攻宋,宋徽宗宣和七年,金主吳乞買藉口宋納其叛將張覺,命完顏翰進攻太原,完顏宗望進取燕京,宋徽宗聞報大驚,下詔悔過,禪位太子桓,是為欽宗,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王宗望圍攻汴京,朝臣李邦彥等勸欽宗出幸襄陽,暫避敵鋒,獨李綱再三諫阻。時金兵已抵城下,群臣和戰未決,欽宗卒從李邦彥計,遣使議和,金人乃解圍而去。

金人滅遼,大舉攻宋,論金的興起及衰亡經過

宋與金戰爭

金本兩路侵宋,東路宗望之兵既與宋訂約北還,但西路宗翰之兵久攻太原不下,聞東路大有所獲,於是亦遣使求賂,宋人不與,金作第二次南侵。欽宗遣弟康王議和,至磁州,知州宗澤慰留不去。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索金銀益急,擄徽宗、欽宗及后妃、太子、宗室等三千餘人北去,史稱“靖康之難”,北宋亡。

金人滅遼,大舉攻宋,論金的興起及衰亡經過

宋錢

自徽、欽二帝被擄北去,金人立宋舊臣張邦昌為楚帝,但金兵退出開封后,張邦昌由於輿論及內疚,自動退位。其時宋徽宗九子康王即位於南京,改元建武,是為宋高宗,宋室南遷,未幾金人北返,立劉豫為齊帝,介於宋、金之間,為金之傀儡,史稱為“偽齊”。其後,劉豫南侵失敗,金人以其無用,乃廢之。此後宋金尚有交戰,亦時有和戰。

金人滅遼,大舉攻宋,論金的興起及衰亡經過

西夏李元昊

金衰亡的原因

南宋末年,金主執政者唯知竊弄威權,國事益壞,金國日漸衰微,而此時北方蒙古族則日益強大,其酋長鐵木真,即位於斡難河,號成吉思汗。蒙古人於南宋理宗寶慶三年(1227年)滅西夏,乘勝屢敗金人,進圍燕京。金人被逼遷都於汴,於是黃河以北土地盡為蒙古所有。金據河而守,蒙古不能克。窩闊臺(元太宗)乃於宋理宗紹定五年(1232年)遣使來宋,商議聯合攻金,約事成,以河南地歸宋。明年,汴京降於蒙古,金哀宗出守蔡州(今河南汝南縣)。1234年,蒙古圍蔡,哀宗自縊,金亡。

金人滅遼,大舉攻宋,論金的興起及衰亡經過

蒙古騎兵

總結

金之衰亡原因以致亡於蒙古亦自有其內在與外在的因素,金末名士劉祁撰有《歸潛志》對金代治道盛衰頗中要害。《歸潛志》“辯亡”對於金朝一代盛衰大勢,有很深刻的看法,劉祁認為金朝之亡,是因為女真人的立國精神未能樹立。金朝開國的典章制度,都出於漢族書生。及取宋,責其背約,名為伐罪弔民,故徵索圖書車服,褒崇元祐諸正人,取蔡京、童貫、王黼諸奸黨,皆以順百姓之望,又能用遼宋人才,如韓企先、劉彥宗、韓昉輩也。海陵帝並非昏庸暴君,繼之以世宗、章宗的統治,造成金朝的極盛時代。但金朝的衰頹亦自章宗始,因他不知道長治久安之道。故佞幸外戚用事,金朝因以很快地轉入衰微。衛紹王以後,諸帝皆無大志。因循苟且,終至亡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