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欽二宗奇操作斷送大宋江山,致使蒙古侵佔中原

​宣和五年,這年對大宋的最高統治者宋徽宗來說可以說是順風順水,大宋收回了燕京城,祖宗沒有完成的事在自己的手裡完成了,這種面上有光的事當然要大力張揚。領導表示收復失土是同志們一起努力的結果,要重賞!老闆要加薪,手下人很興奮,也都很識趣,紛紛稱讚這是領導指揮得好,表示一定聽領導的話,繼續努力,再創佳績。大宋朝廷舉國歡騰,一片祥和。

既然結果是好的,過程就不重要了,贖回燕京城的代價——大宋每年須向金人繳納20萬兩銀、30萬絹加100萬貫,都被選擇性忽略了,大家正在升職加薪的興頭上,你非要提這茬,不是給人找不自在嘛。

徽、欽二宗奇操作斷送大宋江山,致使蒙古侵佔中原

宋徽宗

大宋走在復興之路上,可是金國偏要拿你當小弟。宋、金相約夾擊遼國,金國看你大宋塊頭大,想著怎麼都有二兩勁,沒想到打起架來盡是虛胖,一動就虛喘。

這小弟不經打,家裡還有錢,大金怎能不眼紅。不過還有一個麻煩,那就是遼國餘孽沒有剷除,影響帝國穩定。不過這個麻煩很快就解決了。宣和六年二月,遼天祚帝被俘,金國終於將全部矛頭指向大宋,大宋輪到了它命中的一劫。

宣和七年十月,金太宗下詔伐宋,完顏宗望率領東路軍由平州直搗燕京,完顏宗翰出雲州攻太原是為西路軍。

宋徽宗派出他的得力將領——一位太監,沒錯這位將軍就是一位太監,但他不是普通的太監,還是一位有鬍子的太監,做太監做到有鬍子也算千古奇人了。這位太監還做了王爺,徽宗以他收復燕京有功,封為廣陽郡王。這位太監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童貫。

童大王似乎對自己的身份有些誤解,他似乎認為自己是談判代表。一上臺就表示要和金人和談,金人直接用行動告訴他,槍桿子裡才能出銀子。既然談判不能解決問題,童大王迅速轉進,回京報信。屬下官員表示,您是這裡的一把手您走了這裡誰指揮,童大王說你懂什麼我這是回去搬救兵再來救你們,都呆在這裡等死又不能解決問題。

徽、欽二宗奇操作斷送大宋江山,致使蒙古侵佔中原

童貫

金人的騎兵機動力強,缺點是攻城能力弱,西路軍雖然圍住了太原城卻遲遲不能攻下,東路軍也陷入了艱難的攻堅戰。可是徽宗已經完全沒有防禦的信心了,他現在只想趕緊離開這個是非之地,當皇帝只是為了享受生活可沒打算承擔這麼大的責任。

徽宗想讓太子趙恆以監國身份留守開封,自己以南巡名義撤退。可是百官不同意,皇上您走就走了,可是你得禪位,不然太子不足以服人心。徽宗一咬牙,退就退,只要不背鍋都好商量。這時東路軍已經捨棄城池,輕騎來攻開封。黃河守軍是徽宗親信把守,見到金軍不戰而退,金軍順利渡過黃河天險。徽宗慌得連一天都等不了,趕緊打包連夜走,滿朝文武走了一半。

徽、欽二宗奇操作斷送大宋江山,致使蒙古侵佔中原

宋欽宗

此時,有一位官員李綱站了出來,他是擁護欽宗上位的元勳之一,他率兵與金軍血戰,經過一夜慘酷的攻防戰,粉碎了金軍一鼓而下開封城的願望,可以說此時勝利的天平已經向大宋傾斜了,金軍勞師遠征補給不足,攻城勁旅又遭挫敗,加上四方勤王之兵逐漸集結,此時大宋只要堅持住就能拖垮他們。可是欽宗君臣充分表現了他們是熱愛和平的政府,是播撒愛的使者。他們開始與金人議和,為了表現和平誠意,欽宗覺得拿出個三五百萬兩也不是什麼問題,能用錢解決的問題不是問題。

但是,金人已經看透了大宋外強中乾,外交談判和武力脅迫兩手都抓兩手都硬,看來他們充分理解外交談判的籌碼需要戰爭的結果。最終,欽宗同意了金國條件:金五百萬、銀五千萬、絹彩千萬,割讓河北三鎮,尊金國為上國,以親王趙構為人質與金國簽訂盟約。

靖康元年二月,第一次開封保衛戰結束。大宋朝廷終於可以喘口氣了,他們總結失敗原因是思想問題,不整軍備武而緊抓思想鬥爭,在新綱領的指導下展開批判王安石的一輪政治運動,認為王安石改革應該為今天的局面負責。他們都沒有意識到末日的喪鐘已經敲響,上天已經不打算再給大宋機會了。

靖康元年秋天,金軍又捲土重來,這次他們穩紮穩打,步步為營,金兵又重回開封城下,欽宗不愧是榮譽和平使者,他的辦法是開啟談判。金人也學聰明瞭,做足了談判的姿態以迷惑大宋朝廷,讓他們停留在和談的幻想中。金人已經決定要把金庫的鑰匙捏在自己手裡了。

上天已經拋棄了大宋,在這最後的關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末世必然存在的景象,南壁提軍官連金人在填護城河都不上報,登城之後,飲酒烹茶,不亦樂哉。欽宗甚至寄最後的希望於符咒來消滅敵人並深信不疑。終於靖康元年11月25日,上天要幫金兵最後一把,暴雪連續大作。金兵藉著雪勢進攻,攻破了開封城。

歷史開了個玩笑,而我們永遠在解讀它的深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