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晋毕家庄:明代著名渡口

毕家庄:明代著名渡口。毕家庄,位于我县东南,最迟成村于明初永乐年间。康熙十八年《宁晋县志》卷二:“水月寺:毕家庄,永乐建。”毕家庄津,位于滏阳河滨。是明代著名的渡口。 钦定四库全书《畿辅通志》卷四十二:“毕家渡,在寜晋县南五十里,即大陆泽,东通山东临清。”明隆庆《赵州志》:“毕家庄津,在县南五十里,即大陆之泽也。东达临清,西达山西,南北二京,胥经于此,不可以桥。今于埠头置官船水手,督以老人以济渡。”巡按御史周在有诗云:

使昭车过廮陶境,满地河流可濯缨。

沙渚帆樯争晓渡,水田台笠动春耕。

天晴小市鱼虾出,风暖平湖鹳鹤鸣。

却忆故园沧海上,烟波空负白鸥盟。

宁晋毕家庄:明代著名渡口

毕家庄津是明代的官渡。张艳芳在其论文《明代渡口述略》中写道:“所谓官渡,是指渡船的修造及渡夫的佥编都由官方负责的渡口.官渡大部分设在交通要道,是上下文移,驿使往来的必经之路,如宁晋县的毕家庄津,位于县东南五十里,东通临清,西达山西,是通往南北二京的必经之路 ,但水流湍急 ,无法建桥, " 埠头置官船,水手,督以老人以济渡。”

毕家庄村,明代也见于碑铭记载。勒石于明弘治四年(1491)、原立于小刘村兴龙寺内的《刘村重修兴龙寺落成记》(《宁晋金石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年12月第一次印刷,211页)中载有“毕家庄主持 道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