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政策更加聚焦民生關切

“穩是大局,必須確保疫情不反彈,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要以更大的宏觀政策力度對沖疫情影響。”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強調要加大“六穩”工作力度,即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

為實現上述目標,會議明確了未來宏觀政策工具箱將如何使用: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提高赤字率,發行抗疫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真正發揮穩定經濟的關鍵作用;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運用降準、降息、再貸款等手段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把資金用到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上。

財政政策或傾向“救助+刺激”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陶金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說,當前疫情在中國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全球範圍仍未見到“拐點”,外需疲軟使得全球外貿萎縮。這不僅直接影響到全球經濟規模,也會對中國外貿企業及其就業等造成衝擊。接下來,中國經濟也將更多受制於羸弱外需的影響。

“在此背景下,宏觀經濟政策既不能完全依靠刺激需求,也不能放棄逆週期的對沖政策。在財政政策方面,中國政府債務佔國民經濟總值的比重仍然較低,特別國債等手段的使用空間也較大。短期內政策應注重針對性救助,避免企業大規模破產和百姓大規模失業,同時配以適當的消費和投資刺激政策。”陶金進一步分析,從“救助+刺激”的原則出發,政策可加大對企業,尤其是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包括降社保、減稅、增加各類補貼等,明顯降低企業的房租、人力等成本。在刺激需求方面,陶金認為新舊基建同樣重要,“傳統基建起到拉動實質性需求增長的作用,新基建則是為了高質量發展、補短板”。

陶金還表示,短期內中國更重要的是保障企業生存,堅定發展信心,可結合政策性金融措施,在維護企業現金流的基礎上推出實質性的增加需求措施,如一些地區近期發放消費券便是在特殊時期推出的較合理的刺激措施。

在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看來,伴隨疫情在全球範圍持續發酵,未來中國經濟政策搭配預計將逐步淡化增長目標,強化民生關切。“呵護中小微企業現金流以保障就業,紓困低收入人群以託底民生,將是政策發力的主方向。沿循這一方向,財政政策將居於主導地位,而貨幣政策將發揮輔助作用。”

程實預計,下一階段,財政政策有望打出上調赤字率、擴容專項債和發行特別國債的“組合拳”。

貨幣政策進一步釋放流動性

在財政政策積極有為的同時,穩健的貨幣政策也趨向於更加靈活適度。4月20日,新一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出爐,1年期LPR為3.85%,5年期以上LPR為4.65%,分別比上一期下調20個和10個基點。這是自去年8月LPR改革以來,降幅最大的一次。

“相較於全球主要經濟體而言,中國的存準率和利率水平均較低,政策空間較大。”陶金認為,在近期決策層進一步強調降準降息的背景下,LPR此次大幅下調後仍有下降空間。決策層預計將持續關注降息之後貨幣市場流動性波動和信貸市場的擴張情況,及時調整降息節奏。“另外,在LPR調降的同時,央行將進一步加強貨幣信貸傳導通道的疏導,讓降息能夠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助力實體經濟降低融資成本。”

在程實看來,LPR降幅越大,對居民利息償付壓力的紓解就越強,這將彌補貨幣政策難以直接刺激居民消費的結構性短板。此外,LPR的下調也能增強對中小企業的定向信貸支持。“金融機構可獲得的再貸款份額掛鉤於其發放的以‘LPR+固定基點’為利率上限的普惠型貸款,因此再貸款對中小微企業的紓困作用將隨LPR的下行而放大。與之匹配,預計下一階段惠及中小微企業的再貼現再貸款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