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衛生健康副校長 公衛專業人士駐校

設衛生健康副校長 公衛專業人士駐校

中山市復學驗收組一行在博文學校教室檢查。該校將實行小班教學,一人一桌,確保前後左右距離1米。南方日報記者 葉志文 攝

小欖中學建立疫情防控組,專門赴華帝股份有限公司學習復工復產防疫經驗,制定周密的校內活動流程規範、科學防控;為鼓勵西藏班學生飛返,中山市實驗中學已於4月18日派專車接機,迎回該校高三初三西藏班學生……根據省教育廳的統一安排,中山市高三和初三畢業班開學時間為4月27日。為指導復學工作,中山成立2020年春季學期學生返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工作專班。

近10天來,中山連續發佈《中山市2020年春季學期錯峰開學疫情防控實施方案(第一版)》《致全市返校學生家長的一封信》等相關復學指引,多所學校出臺返校具體指南。目前,工作小組已指導完成全市102所學校的驗收查驗工作,將於近日向社會公佈各學校驗收情況。其中初中93所、高中19所,第一批返校教職工10820人,高三初三學生52044人。

制一日生活指南設置健康觀察室

“細節決定成敗,責任決定勝負,一定不能放鬆警惕。”中山市教育工委副書記廖誠近日帶隊走訪了中山多所學校,開展復學驗收工作。通過走訪,他對學校的復學工作充滿信心。

此次紀中雅居樂凱茵學校(下稱“紀雅”)的復學準備工作,得到了市復學驗收組的高度認可。該校初三返校學生共630人,第一批教職工137人。紀雅有學生從湖北(武漢)等地返回中山,但目前已結束隔離觀察,無異常。

在紀雅校醫室門口,設置了體溫異常觀察室。據瞭解,該校校醫室定期滅蚊,一天消毒兩次。學校還專門設置了健康觀察室,室內有床位,供體溫異常就診人員休息,並配備體溫檢測儀器、消毒液、護目鏡、外科手套等物品。這些都是紀雅學校為迎接初三學生返校所做的準備。從疫情發生開始,學校一直在做師生健康狀況的精準摸排,師生每天的身體情況,都一一做好記錄,一直持續到現在。圍繞開學,紀雅開展了多次相關培訓及演練。

“為了讓師生回校後知道如何開展教學、如何學習與參與校園生活,最直接的,我們制定了《紀雅教師一日工作生活指南》《紀雅初三學生一日生活學習指南》,作為師生的防疫操作標準。”紀雅校長王健表示,學校專為學生分班級設計了3條路線。每4個班級從宿舍晨起,到食堂就餐,再到教學樓上課,每天都要走固定的上下樓梯路線。簡而言之,從學生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都有規定步驟,都有老師引導,班級之間、宿舍之間不能接觸,減小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學生課堂、課間隨時可以上廁所,但必須由任課老師批准,走廊上排隊,至少間隔1米以上,廁所內最多容納8人並保證間距1米以上。

“紀雅學校在精細化管理方面,以班級、寢室為單位做分組管理,落實網格化措施,是不錯的亮點,值得向其他學校推廣。”在走訪多所學校後,市疾控中心主任胡季明對紀雅的復學落實工作表示肯定。

包括紀雅在內,中山多所學校也制定了具體復學指引,為師生返校提供詳細操作指南。中山市第一中學編制了《復學工作手冊》,從宣傳教育、信息摸排、全面消毒、物資儲備到報到日當天細化安排等進行全覆蓋指導;桂山中學制定“三位一體”方案,學生以宿舍為單位編定位次,一處就寢、一處上課、一處就餐,受到市復學驗收組的高度認可。復學在即,中山各校復學準備工作平穩有序進行,部分學校在相關部門走訪時收到一些整改意見,正在抓緊改進。

宿舍和課室一分為二進行管理

“從疫情發生以來,我們初中部就對所有學生、教職工進行摸排。現在復學在即,我們也重新摸排了一遍,排查是否有人員從疫區回來,是否有接觸史。”廣東博文學校初中部校長湯勇介紹開學前的準備工作,初中部教師已在4月8日前全部返回中山,基於14天的隔離觀察期,學校對4月8日後返回的教職工全部進行核酸檢測。此外,摸排出一位學生來自疫區,同樣也對其進行了核酸檢測,結果顯示無異常。

“我們高三、初三共有644名學生。4月27日當天,學校會組織初三學子上午8點半到11點半分班級返校,下午組織高三學子2點半到5點半分批返校,以便實現錯峰入校。”該校教師李敏告訴記者,如今學校宿舍、班級全部一分為二進行管理。一個宿舍原有8人,現改為4個學生居住。一個班級40多個學生,則分為2個班級各20多個學生上課。由於班級一分為二,原本教導該班級的教師也要上兩個班級的課程。為減輕教師壓力,課程設置從原來的40分鐘改為20分鐘。

學校隨處可見防疫規定及應急響應流程圖,還配有學校防控領導組成員電話。在宿舍區門口,分男女體溫檢測入口,配有體溫檢測儀器。每間宿舍門口都貼著宿管員和校醫電話。為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該校取消校車接送安排,改為家長自己在校門口接送學生。無特殊情況,家長不允許進入學校,減少接觸。

記者瞭解到,市、鎮新冠肺炎防控指揮機構按照“屬地為主,就近服務”的原則,為全市中小學校配備了衛生健康副校長,抽調對學校公共衛生或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熟悉的專業人員進駐學校,確保在學生返校前一週至返校後兩週,每所學校至少要有1名專業人員駐校。

“學校對防控工作的瞭解沒有我們醫護人員專業。我被派駐到這邊,將對學校的復學防控準備工作進行指導,負責回校師生的健康管理,以及對突發情況進行應急處理。”開發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蔡華清被派到博文學校,在學生返校前一週至返校後兩週都要在學校值班,協助指導學校開展日常防控工作,確保學校防控措施到位。

中山第一批開學的102所學校,除配備衛生健康副校長,至少1名專業人員駐校外,不少學校還圍繞科學防控,精心演練,全面宣傳返校防疫知識。如沙溪中學邀請鎮疾控中心專家,指導製作“復學一日防疫小貼士”系列微視頻,向師生、家長普及防疫知識技能;中山市第二中學邀請市疾控專家和駐點醫生到校指導防疫工作,規範教學和生活場室佈置,制定學生宿舍防疫標準,創造返校復學安全環境。

“中山學校分3批覆學,這次根據高三、初三學校開學後兩週的具體管理情況及疫情發展情況,再確定其他年級學校能不能如期開學,所以第一批學校復學防控工作是否有成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廖誠表示,根據目前走訪情況他對學校復學落實情況充滿信心,但一定不能放鬆警惕,要避免交叉感染,有序開展工作。

焦點問答

孩子返校前後哪些事項需注意

家長關心的都在這裡

復學在即,不少家長關心疫情期間孩子復學是否安全?學校都有哪些保障措施?線上課程對新學期教學有影響嗎?結合中山市教育和體育局的回應,南方日報梳理五大焦點問題,供家長、學生做復學準備。

如何亮碼和打卡?至少要有7天的體溫記錄

近日,中山市教育和體育局發佈通知,第一批(初三、高三)返校教職工及學生需要亮碼和打卡,即註冊“粵康碼”並完成“健康卡”申報。“粵康碼”為綠碼的,方可返校。

返校教職工和學生在返校前在“智立方智慧校園平臺”進行健康申報,至少要有近7天的體溫記錄。家長要在開學前於健康申報系統如實填報孩子及共同生活家庭成員健康信息、外地旅居史、接觸史等信息,完成健康碼申報,如實填寫《健康卡》及《承諾書》。

中山將對所有教職員工和學生開學前14天以來的身體狀況、活動軌跡等信息充分摸排,精準掌握每個人的詳細情況,逐人建立健康檔案,準確確定正常返校的人員。凡驗收未通過的,一律不得組織學生返校上課。

口罩供應是否充足?兒童口罩相對緊俏但市面上仍能買到

據介紹,返校前,除必要的生活、學習用品外,應為孩子備足帶足至少兩週的口罩(每天兩個)和餐巾紙、溼紙巾、免洗消毒液等個人防護用品。相關部門和學校也儲備了相當數量的防疫物資。

記者通過走訪中山多家藥店及網店發現,目前中山口罩存量充足,市民無需排隊購買或網上預約。兒童口罩相對緊俏,但市面上仍能買到。目前,中山不少學校已組織家長訂購口罩,家長自費、學校採購,每人限購30個。

根據市教育和體育局通知,口罩單價不得超過市物資組限定最高價格,由家長自願購買。市物資保障組按照實際需求量,督促協調符合口罩生產資質的企業抓緊生產各類口罩,最後由各鎮區和學校對接口罩生產企業。如家長有需要,可將需求數量和費用報給學校,由學校聯繫口罩生產企業完成採購並派發給學生。

學校就餐家長接送如何安排?實行封閉管理 中午留校午餐

據悉,各鎮區各學校會制定完善教學、就餐、住宿等人員聚集性活動的行為規範、過程規範。制定錯時作息表,實行錯峰上課、錯時分餐、分散用餐。

疫情期間,學校將實行封閉管理,無特殊情況,家長不到校來訪和送餐。如果孩子是走讀,家長需早晚接送,孩子中午留校午餐;孩子就讀寄宿制學校的,家長需專車接送,“點對點”接送孩子,即接即走,即送即走。確無法接送或有特殊情況,需儘快與學校溝通對接,妥善處理。

有發燒咳嗽等疑似症狀怎麼辦?引導就診及時轉運並跟蹤處置

學生返校後,在入校體溫篩查、晨檢、日常健康觀察、校醫室(院)體溫篩查中發現發熱等異常症狀者時,必須按要求和指引引導其就診,或引導其到臨時隔離留觀室(區)並及時轉運、跟蹤處置。在校內發現新冠肺炎可疑情況或接到師生確診(或疑似無症狀感染)新冠肺炎情況報告時,應迅速啟動應急預案,配合做好轉運及其他疫情處置工作,做到疫情“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中山為全市中小學校配備衛生健康副校長。抽調對學校公共衛生或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熟悉的專業人員進駐學校,確保在學生返校前一週至返校後兩週,每所學校至少要有1名專業人員駐校,協助指導學校開展日常防控工作,的確保學校防控措施到位。

返校後學生如何更快適應課程學習?強化“限時練” 防止“夾生飯”

學校統籌安排好教育教學工作,安排學生返校後上好“疫情防控第一課”,開展心理健康輔導。

對已開展線上教學的各學科,利用足夠時間,採取串講複習、分層教學、集中補漏、個體輔導等形式,確保每名學生都較好掌握所學內容的基礎上,再進行新課程教學,強化“限時練”,防止“夾生飯”。

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銜接,關鍵是先對學生進行檢測,做好學情分析,才能實施分類分層教學,做好有效銜接。

各學科教師根據線上教學整體學習效果和學生個體差異,區分不同年級、不同班級、不同學科等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復學後的教學計劃,調整優化教學進度和教學組織方式,促進線上線下教學有效銜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