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讓你的生活更有秩序,一定要學學理財

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這句看似調侃的話,卻揭示了生活的真相——金錢,是每個人生活裡必須直面的話題。

但反觀周圍,人們對金錢的態度卻大不相同:有人視金錢如糞土,生活奢靡盡情享樂;有人終身不敢花錢,攢錢一輩子;有的人,手頭無錢卻不惜債臺高築也要過上所謂的“高配”生活……

無論對金錢持何種態度,有一點毫無疑問:金錢很重要,賺錢的能力很重要,學會理財非常重要。正如《理財就是理生活》的作者艾瑪·沈說,“錢不是最重要的,但當你缺錢的時候,它就如同一條粗粗的麻繩,捆綁住了你自由的靈魂。只有當你成為這條繩索的掌控者時,你才能隨心所欲,做你想做的事。”言下之意,我們要掌控金錢,讓金錢成為我們生活的奴僕,而不要讓我們的生活被金錢牽著鼻子走。也就是說,經由財務自由,來實現生活自由,理財就是理生活。

如果想讓你的生活更有秩序,一定要學學理財

圖書封面

作者艾瑪·沈是擁有經濟學和哲學學位,具備13年上市公司及金融機構從業經驗。她本人通過在香港、深圳不斷買入房產,早早實現了財務自由。她把自己在日常投資中的新的體會,也融入了所寫的書中。在《理財就是理生活》中,艾瑪·沈梳理了人生不同的階段,介紹了理財的十大模塊,通過通俗淺顯的語言,搭建了一副完整的理財體系。

概括而言,這個體系分為三大部分:

(一)理財認知

1.理財的本質:變“草帽曲線”為“鴨舌帽”曲線

隨著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的日益豐富和醫療衛生條件的進步,人的壽命越來越長,而用以支撐一生消費的職業生涯卻只固定在25-60歲這一段俗稱為“財富蓄水池“的短短35年左右的時間,這個“財富蓄水池”與支出和人生時間跨度一起,構成了一個典型的“草帽曲線”。

如果想讓你的生活更有秩序,一定要學學理財

草帽曲線(來源:《理財就是理生活》第006頁)

“草帽曲線”中,在財富蓄水池時間跨度的35年裡所賺的錢,除了應對日常生活消費、應急準備金、買房買車等,還要負擔結婚生子、撫養兒女、贍養父母、退休養老等各個階段。這種典型的“掙錢一陣子,花錢一輩子”模式,且不說能否在退休後過上體面、優裕的生活都是疑問,單就能否應對生活中的突發事件如失業、疾病等都成問題。

那麼,如何改善這種收支結構呢?答案就是,儘量延長“財富蓄水池”的時間跨度,使之能覆蓋職業生涯結束直到生命結束的整個階段,如此,“財富蓄水池”時間跨度與支出、生命時間三者,就構成一個較之於“草帽曲線”更為扁平化的“鴨舌帽曲線”。

如果想讓你的生活更有秩序,一定要學學理財

鴨舌帽曲線(來源:《理財就是理生活》第014頁)

“鴨舌帽曲線”中的關鍵,是找到並建立那些能持續帶來被動收入的項目,這些項目在人們無法工作的時候,依然能夠持續向“財富蓄水池”源源不斷地注入資金,從而減輕人們的財務壓力。

2.理財的時間:貫穿人生的各個階段並隨生活狀態而調整

什麼人適合理財?什麼時候適合開始理財?《理財就是理生活》的答案是:現在!所有人!

即便一文不名,即便曾經是“月光族”,都可以從當下開啟“財富自由”之路,因為理財不僅僅是對現有金錢和資產的配置,而是一種理念,一種生活方式,是“集認識自身、設定目標、控制消費、管理債務、職業發展、購入和盤活資產、配置與風險、架構設計和傳承規劃於一體的系統工程”。例如,對於剛畢業的年輕人來說,雖沒有資金積累,但可以從規劃職業道路開始,一步一步設定財富目標;對於月光族來說,可以從控制消費入手,釐清“需要”和“想要”兩個概念,設立專門的理財賬戶,降低消費的頻次,開源節流,有計劃有步驟的實現“原始資本積累”;對於那些被債務纏身的人來說,可以學習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逐漸擺脫債務的泥沼,重新開啟財富之旅;對於那些退休的人來說,可以利用保險和一些穩健的投資方式,給自己預留下充足的醫療和養老費用,在不給兒女增添負累的前提下,還能保障自己優裕的晚年生活。

3. 理財的第一步:對自身財務狀況做到心中有數

理財沒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準方法,因為每個人、每個家庭的情況各自不同,理財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因此,對自己和家庭過去、現在財務狀況和未來的財務目標的明確認知,是理財的第一步。

對個人而言,自身財務狀況包括:收入、支出、現有資產、負債額度、變現技能等。

對家庭而言,就是要對整個家庭的現在有資產(包括流動資產、金融資產和固定資產)、負債、收入支出情況等做到心中有數。

如果對上述三張表格中任何一項存疑,那麼說明該從現在開始記賬了。相對長的記賬週期,不僅能幫助人們清楚地掌握自己的財務狀況,也能幫助人們瞭解消費狀況,從而有意識的控制支出,加強儲蓄,更加有針對性地制定未來財務目標,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二)積累理財資金

1. 投資自己,積累本金

財富積累的早期,應該盡最大能力去增加本金,例如,提升能力,爭取升職加薪,深耕自己熟悉的行業和領域爭取早日邁入優秀行列。簡言之,這個階段,最好的投資,是投資自己。

2. 分析自身優勢,找到適合自己的“搖錢樹”或“斜槓”領域

立足自身長處,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做深做實,提高變現技能,獲取財富。這種“搖錢樹”的生錢方式,其特點是利用現有的技術優勢,是以目前主業為基礎發展而成的副業,是以主副業協同互補為基調而搭建出一個能自我運轉的盈利模式。

而如果目前的主業已能輕鬆應對且獲得了充分的認可,或者在主業遭遇發展瓶頸的時候,開啟第二職業也成為一部分人的選擇。這就是常說的“斜槓”。斜槓與主業相關程度較低,甚至需要重新學習新的技能並長時間的 積累經驗和資源才能盈利。

“搖錢樹”模式和“斜槓”模式所適應的人群沒有明確標準,需各人視自身具體情況來選擇。

3. 挖掘沉睡資產

積累本金的方法除了賺錢,還有另一種常常被忽略的手段——挖掘沉睡資產,這類資產通常不以現金的方式存在,而是需要花費一番功夫去籌謀、利用,他們包括閒置的房產(可以出租或抵押貸款)、閒置的物品(可以拍賣)、用來買房的還未支付出去的首付款(可買短期理財)、閒置時間(開啟斜槓職業)等等,這些沉睡資產,只要有心,每個人都能找得到。

4. 優化現金流模式,持續提升被動收入

當本金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適度進行一些理財投資了。通常來講,用於理財的有效資產越多,實現財務自由的可能性越大。有效資產是指那些能在一段時期內持續帶來經濟收益的資產,如股息、債息等。更高階的是“值得積累的資產”,即那些能在持有期間產生現金流且整體收益率大於通貨膨脹率的資產,比如房產等。值得一提的是,自住和自用的房產和車子,因為不能帶來現金流,不屬於有效資產。

理想狀況下的現金流模式,應該是資產越來越多,債務越來越少,收入越來越豐厚。這也是財務自由人士的現金流模式。

如果想讓你的生活更有秩序,一定要學學理財

(來源:《理財就是理生活》第075頁)

(三)理財實踐

1.購買保險

投資有風險,因此投資前要為未來的生活建立足夠的安全屏障。這個屏障就是“保險”。保險的投資功能相對較弱,它的本質是用現在的錢來轉移未來財務風險的一種手段。未來的財務風險,主要包括兩種,一種是失業帶來的收入中斷,二是意外或疾病帶來的支出大幅增加。而保險,就是用現在的錢支付保費,在發生財務風險時獲得財務補助。根據家庭財務情況,可以依次考慮定期壽險、意外險、重疾險、醫療險、養老險、理財險等險種。

2. 合理負債

債務並不都是可怕的。有些負債是能帶來正向收入的,稱之為良性負債。良性負債可以通過槓桿來提高投資收益率,加快資本的積累,抵消通脹。合理負債就是要在控制好負債收入比的情況下,通過良性負債,獲得更高的投資收益率,從而形成“越有錢,借越多錢”的良性循環。

如果想讓你的生活更有秩序,一定要學學理財

負債的良性循環(來源:《理財就是理生活》第100頁)

3. 合理配置資產

理財不僅僅是入手哪支股票、買哪支基金,而是要從整個家庭的財務狀況和實際需求出發,宏觀統籌,做出合理的資產配置方案,降低投資風險,保障財務安全,實現財務的穩定持續增長。

常用的資產配置方式有:

(1)4321定律:即把家庭收入的40%用於投資、30%用於生活開銷、20%用於儲蓄備用、10%用來配置保險。通常適用於資產量達到一定程度,需要均衡投資、降低風險的家庭。

(2)“100-年齡”配置法:即“三個錢袋子”配置法。這三個錢袋子,分別對應短期流動性(零錢賬戶)、中長期投資(增值賬戶)、高風險高收益的風險投資(投機賬戶)。其中,中長期投資的增值賬戶是理財的重點,主要用以購買可積累資產以創造被動收入。

4.熟練運用各種投資工具

投資工具種類複雜,常用的有股票、基金、期貨、房產、貴金屬等。根據各人興趣、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專業水平的差異,每個人所選擇的投資工具會有很大差別,“投資工具金字塔”根據風險和收益的高低提供了一個大致的投資品類框架:

如果想讓你的生活更有秩序,一定要學學理財

投資工具金字塔(來源:《理財就是理生活》第143頁)

伴隨著這些常見的投資品種,投資的跨地域、跨資產類別現象也越來越多,甚至有部分人群對增配另類資產的需求也有上升趨勢。但無論哪種投資,做好“風險迴避”是每一次投資決策不可或缺的步驟,有時候,甚至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在投資中,有些風險無法避免,而是否能把這種風險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提前做好資金準備和應對方案,是區別投資者是否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

人的一生很長。是你選擇生活,還是生活選擇你,是否理財,絕對是關鍵之一。《理財就是理生活》告訴我們,理財的“複利效應”,”在熬過了最初的那段時期之後,複利曲線會以令人驚訝的速度和斜率飛速上漲“”。所以,理財不僅僅是解決燃眉之急的金錢問題,而是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必須學習的功課。其實,何止財富,人生中可以積累的任何事,都有著強大的複利效應。我們要做的,就是相信堅持的力量,厚積而薄發,從量變到質量,最終過上我們所期待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