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史求真」草船借箭真相

【古史求真】草船借箭真相

熟悉《三國志》的朋友都會知道,草船借箭是子虛烏有的。不過這也並非空穴來風,還是有原型的,然而其事發生在建安18年而非建安13年,發生在濡須而非赤壁;主角是孫權而非孔明,起因是隨機應變而非事先策劃。

《三國志•吳主傳》注引《魏略》曰: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

「古史求真」草船借箭真相

樓船

我對翻查歷史興趣不大。我感興趣的是,假定客觀條件如《三國演義》所言,那麼草船借箭這一事件在技術上是否可行呢?

首先來看孔明先生的目標,"借"十萬支箭。十萬支箭是什麼概念?也就是十萬名弓弩手進行一次齊射。十萬名弓箭手又是什麼概念呢?一個弓弩手要正常開弓射箭至少要有1米的寬度,也就是說十萬名弓弩手排成一行將長達100公里。這實際上是不可能的,世界上根本不存在100公里長的無障礙平原,況且在"通訊基本靠吼"的冷兵器時代,延伸100公里長的部隊是無法指揮的,這意味著指揮官發出命令可能需要一個小時以上才能傳達到位。

當然,十萬弓弩手可以排成數列。一般來說遠射兵種以三至五列為宜(三段縱列),這樣十萬弓弩手的陣形至少仍有20公里,還是很難指揮。即使曹軍有十萬弓弩手,也有足夠的空間列陣,要把那麼多人組織起來依然十分困難,尤其是在夜間,把十萬人組織好列成陣勢,絕非一兩個小時所能完成的,到那時候霧早就散了。

那曹軍可能出動多少弓弩手呢?《三國演義》說是1萬餘人,姑取其中,即15000人,以"三段縱列"列陣,陣長約5公里。曹軍水寨應該處於荊江某個港灣,在臨江地段大概會有5公里寬的平整地面以供列陣。這些人需要7次齊射,才能投放十萬支箭。

作為訓練有素的弓弩手,進行連續進行7次開弓射箭應該不成問題,但是並非每個弓弩手都是李廣、養由基,這裡還有一個命中率問題。在白晝能見度良好的狀況下,射擊密集軍陣,弓弩齊射可能有50%左右的命中率。草船借箭發生在夜間,又是在大霧狀態,能見度極差,弓弩手只能靠敵人擂鼓吶喊聲定位;而且射擊的目標不是密集的軍陣,是水面船隻,儘管孔明將20艘快船用長索聯結,但其中空隙還是很大,命中率必定極低,20%都未必能達到。也就是說,15000弓弩手需要進行至少35次齊射,投放50餘萬支箭。

「古史求真」草船借箭真相

草船借箭

50萬支箭又是什麼概念呢?我估計一支箭不會少於200克,50萬支箭的重量超過100噸,真的是堆積如山,恐怕整個曹營水寨都沒有儲存這麼多箭。況且射箭是需要體力的,連續開20次弓就足以使普通弓箭手精疲力竭。

另外不能低估曹軍基層指揮官的智商,他們不可能機械到只管射箭不管消耗的地步;更大的可能是他們射幾箭後,就放慢節奏,只派少數人射擊,這樣的話,能射10萬支箭就不少了,決不可能射出50萬支箭。

所以,如果孔明真敢玩"草船借箭",他一定弄不到10萬支箭,一定會被砍頭。

"草船借箭"誠然是小說家言,但歷史上卻有一場真正精彩絕倫的"草人借箭",其事發生在唐天寶十五載,安史之亂中張巡守雍丘時。

潮以賊眾四萬薄城,人大恐……城中矢盡,巡縛藁為人千餘,被黑衣,夜縋城下,潮兵爭射之,久,乃藁人;還,得箭數十萬。其後復夜縋人,賊笑,不設備,乃以死士五百斫潮營,軍大亂,焚壘幕,追奔十餘里。《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一十七•張巡》

"草人借箭"當然不可能"得箭數十萬",叛軍不過4萬,弓弩手怎麼也不會超過一萬,夜間命中率又很低,能得到兩三萬支箭已是極限。不過此計真正出彩之處並不在"得箭"多少,妙就妙在這是一個連環計——敵人識破前一個圈套的同時就陷入了後一個圈套。叛軍識破了"拋磚引玉",卻不知已陷入了思維定勢,張巡隨即開始了"無中生有",千餘草人一變為500死士,假襲變成了真襲。

「古史求真」草船借箭真相

張巡守雍丘

這才是真正的傑作,張巡此舉充分顯示了一個戰術大師的絕豔驚才;相比之下,"草船借箭"顯得是那麼幼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