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黃河文化的根本要素與核心內涵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黃河文化的根本要素與核心內涵

□ 薄文軍

母親河,一部深沉厚重、穿越時空的皇皇鉅著。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一條大河帶給一個民族的堅忍不拔與無私奉獻精神。

——作者題記

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九省區,奔流5464千米由東營市入海,是中國第二長河,世界第六長河。

億萬斯年的黃河,一路繞高山、穿峽谷、走戈壁、越平原、匯溪澗、納百川,以雷霆萬鈞的氣勢、兼收幷蓄的胸懷、慈養萬物的摯愛,浩浩蕩蕩、勇往直前,哺育了中華民族,開啟了中華文明,見證了中華崛起,鑄就了中華精神,成為中華文化深邃的象徵、永恆的圖騰。

黃河流域及沿黃地區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最遲在6000多年前,流域內已開始出現農事活動。大約在4000多年前,流域內形成了一些血緣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黃帝兩大部族最為強大。後來,黃帝在部落戰爭中取得盟主地位,並融合其他部族,形成了漢民族的前身——華夏族,黃帝因此被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新石器時代晚期,黃河流域已經出現了文字刻畫符號和銅器。到商代,出現了比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青銅冶煉技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並開始出現鐵器冶制,標誌著生產力水平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從夏朝到北宋,歷代王朝在黃河流域建都時間延綿3000餘年,安陽、西安、洛陽、開封均名列中國“七大古都”,著名的諸侯國都星羅棋佈。四大發明、諸子百家、唐詩宋詞、中醫中藥……林林總總的文化科技成果,大都產生於或發展成熟於黃河流域。北宋以後,全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但在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進程中,整個沿黃地區仍處於重要地位。

不倦的黃河,悠久的歷史,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難以計數的名勝古蹟,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支撐起中華文化的巍峨大廈。但關於黃河文化、黃河精神的具體內涵,至今沒有成說,一直停留在“博大精深”“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認知層面。我個人參加的一些涉及黃河的文化工程,包括圖書、展覽等,也沒有開宗明義地詮釋黃河文化和黃河精神。

我們一向認為,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文化及黃河精神內涵的表述應該體現國家意志、全民共識,任何機構和個人都不好妄下定論。這一觀點也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現代學人對黃河文化的尊重及對相關研究的慎重。但這種尊重和慎重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對黃河文化、黃河精神的內涵進行深層次思索和挖掘。

我們認為,黃河是中華文明的主要塑造者之一。黃河文化亦即黃河文明、黃河精神,具有披荊斬棘、艱苦卓絕的開拓性,堅忍不拔、百折不撓的延展性,兼收幷蓄、匯納百川的包容性,鳳凰涅槃、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中華文明的優良基因,中華民族的力量源泉。同時,我們也深刻認識到,黃河入海並不意味著一個完整過程的結束。這其實只是一條大河、一種文化、一個民族在遼闊世界大格局中的一個新起點。黃河入海不是一種歸宿,不是一種終結,而是再一次的莊嚴誓師,再一次的隆重起航。奔流入海的黃河依舊是海洋當中最穩健、最青春,最活躍的力量。她正以最執著、最誠摯、最溫馨的情懷,化作一股暖流,化作千頃波濤,化作萬里春風,繼續伴隨中華文明的大船揚帆寰宇,走向世界。

同時,我們不應過分糾纏於文化、文明、精神這些概念之間的所謂“區別”,而人為地將簡單問題複雜化。在很大程度上,這三個詞語的概念指向是相同的,是可以相互替代的。綜合多方面的因素考慮,筆者認為黃河文化的核心內涵就是物質層面的奉獻、精神方面的支撐。而就這兩個方面,我們的先輩們其實已經做出過經典歸納。《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就是“精神”,厚德載物就是“奉獻”。“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就是最有概括力和承載力的黃河文化、黃河文明、黃河精神的核心內涵。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中華文明,奔湧向前。母親河帶給中華民族的,永遠都是昂揚向上的精神,大愛無疆的奉獻,義無反顧的擔當。

(作者為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黃河口地域文化研究學者、資深媒體人,著有地域文化書《穿越黃河口》《黃河口旅遊文化》《東營進士全傳》《黃河口抗日戰爭史》等,主筆地方文化書《墾區——山東戰略區的穩固後方》《滄海桑田黃河口》《印象墾利》《墾利文化通覽》《東營旅遊》等,參與編寫《東營市志(1996-2013)》《東營圖志》《山東區域文化通覽·東營卷》《黃河口特色旅遊文化》等,主持和參與多個大型展覽館展陳大綱及內容撰稿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