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宋詞只是文人們風流的副產品

[大宋的繁華,不過是一場風花雪月的事]

系列

有些宋詞只是文人們風流的副產品

這幾天,我朝和美帝在關稅問題上你來我往好不熱鬧。當然,面對這種層次的高端遊戲,作為一名普通老百姓,沒有指手畫腳的資格,也只有在心裡為我們天朝默默地祝福了,希望我朝能夠大破敵酋,早奏凱歌。

不問國事,有些無聊,翻了一下《人間宋詞》,作者李亞偉對一部分宋詞的解析頗有趣味,意新句精與眾不同,但令我更感興趣的是書中對一些詞人的八卦。

比如那個吟出“紅杏枝頭春意鬧”的“紅杏尚書”宋祁,才華出眾風流倜儻,青年時期就已經聲名大振馳譽鄉里。後來,和親哥哥宋庠一同參加了大宋最高級別的考試——殿試,更是一舉奪魁摘得狀元,只是當朝的皇后認為長幼有序,你宋祁再有才也是弟弟,不能超越哥哥。於是乎,哥哥宋庠憑藉先從娘肚裡出來的優勢,成了狀元郎,而弟弟宋祁則在皇帝老婆的暗箱操作之下成了第十名,不過還不錯,最起碼狀元沒有旁落,肥水流入自家田。

至此,宋家兄弟名揚天下,而小鮮肉宋祁更是名噪一時紅的發紫,擱現在弄個直播號,話筒一支手機一架,既能靠才華又能靠顏值,搞個網絡直播,定然擄獲腦殘粉無數,為其死去活來,為其瘋狂打CALL,絕對的日進斗金,一個億,小意思。

話說當時的宋祁有多紅,幾乎成了不分年齡不分性別不分身份地位的粉絲收割機。廢話少說,有例為證。

傳說有一次宋祁閒來無事,在京城的大街上溜達,忽然身後傳來一陣馬車的喧譁聲,急忙轉身躲在路邊,只見數輛異常華麗的馬車緩緩駛來,來的不是別人,正是皇家的車隊。

“誒,這不是小宋嘛!”

等到宋祁聞聲抬頭望去,馬車的窗口裡露出一張妙齡女子美麗的臉孔,朝他嫣然一笑,窗簾隨之放下,馬車也滾滾遠去。

這一笑,要了宋祁的半條命,回去之後,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於是,一首幽怨無比的《鷓鴣天》一揮而就:

鷓鴣天·畫轂雕鞍狹路逢

[宋] 宋祁

畫轂雕鞍狹路逢,一聲腸斷繡簾中。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金作屋,玉為籠,車如流水馬如龍。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幾萬重。

嚴格來講,這首詞有抄襲之嫌,其中“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與“車如流水馬如龍”分別化用了老李家李商隱和李煜的句子,不過因為抄的好大家喜歡,這首詞就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迅速被傳唱。

有些宋詞只是文人們風流的副產品

由於當時的宋祁名氣太大,就好比周杰倫隨隨便便哼嘰了一首歌,就引起無數粉絲傳唱一樣,很快流行開來,不久就傳到仁宗皇帝的耳朵裡,於是下令在後宮查找呼喊“小宋”的那名女子。很快,這名宮女被找到,問其經過,回答說:“當時我們去侍宴,見宣翰林學士,左右大臣說:這就是小宋。我在車子裡,也是偶然看到他,就叫了一聲。”仁宗一聽,不由哈哈大笑。

於是召見宋祁說:“你小子膽挺肥啊,連朕身邊的女人都敢撩?”

宋祁一聽要壞菜,玩大了,弄不好小命不保,連忙叩頭請罪。

仁宗見狀挪揄道:“蓬山遠乎?”宋祁惶恐不已。

仁宗一見當紅偶像慫了,頓時感覺找回了男人的尊嚴,龍顏大悅,遂將這名宮女喚出,賜予宋祁,成就了一番姻緣,傳為佳話。

很顯然,能夠讓皇帝身邊的女人都傾心的人,有才且帥,那是必須的。自古才子皆風流,宋祁也不例外,處處留情拈花惹草,一生娶了十幾個老婆,就是不知道呼喊“小宋”的那名宮女後悔了沒有。

與宋祁相比,還有一位大宋的詞人張先,談情說愛的功夫更勝一籌,風流故事傳千年。

在張先還是一個毛頭小子的時候,就和尼姑庵裡一位小尼姑好上了,你儂我儂如膠似漆。後來被老尼姑發現,這還得了,於是棒打鴛鴦,趕快將小尼姑關在一座小島的閣樓上。不過仍然沒有難住張先,作為一名文弱書生,學會了一項技能——每天夜裡翻越圍牆,與小尼姑幽會。直到後來,為了前途與功名,為了以後有資本撩更多的尼姑,不得不與小尼姑灑淚而別,奔赴考場。分別之後,還寫了一首《一叢花》以示紀念。

一叢花 . 傷高懷遠幾時窮

(宋) 張先

傷高懷遠幾時窮?無物似情濃。

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濛濛。

嘶騎漸遙,征塵不斷,何處認郎蹤!

雙鴛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橈通。

梯橫畫閣黃昏後,又還是、斜月簾櫳。

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

張先雖然風流,卻不敢耽誤正事,深諳“書中自有顏如玉”的真理,從不放鬆學習,以便將來考取功名走上人生巔峰。從這一點上說,張先比現在有些小青年強多了,戀愛學習兩不誤,愛情事業雙豐收。

只是成名後的張先,並沒有去找自己的初戀小尼姑,功成名就之時,自有無數大宋的花姑娘投懷送抱。小尼姑,SORRY,一首李春波的《小芳》送給你,哦,只是可憐的小尼姑沒有迷人的辮子。人生多情空遺恨,人間又多了一個痴情女。

從歷史上看,似乎古人的壽命都不長,但張先是個例外,這個風流鬼活了88歲。更加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在他80歲那年,幹了一件讓無數男人羨慕嫉妒恨的事,老牛吃嫩草又娶了一個年僅18歲的美女,並以此為傲大擺宴席,得意地賦詩一首: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

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

他的忘年交鐵哥們蘇軾實在看不下去,不得瑟能死啊?你咋臉皮越老越厚呢?於是酸溜溜地和詩一首: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蘇軾不愧為大才子,一個老牛吃嫩草的故事,被他形容得維妙維肖,充滿詩情畫意。

以80歲的高齡娶個18歲的老婆還不算什麼,關鍵是在張先人生的最後8年裡,這個小老婆還給他生了二男二女,這就更加突出了老張的不同凡響,真是寶刀不老雄風猶在,人不風流枉......老年。

據說有人做了一個調查:假如穿越回古代,你願意去哪個朝代?有很多人嚮往宋代的生活,大概正是看到許多風流才子詩酒優遊的生活,亦或是沉醉於《清明上河圖》中繁華的景象。

的確,彼時的大宋富甲天下,可是別忘記了,在杯酒釋兵權之後,為了不讓黃袍加身的歷史故事重演,皇帝老兒重文抑武,武將地位明顯不如文官,鼓勵享樂,倡導文化建設,甚至皇帝都成了書畫家。

大宋的繁華,在文人們主導的娛樂圈裡體現得淋漓盡致:喝著小酒,唱著小曲兒,佳人在懷,醉眼迷離,淺斟低唱,一派繁榮和諧景象。

只是當異族的鐵蹄踏上這片土地,所有的繁華轉眼成了一場風花雪月的春夢,夢醒繁華已成空。

有些宋詞只是文人們風流的副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