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電影《一個母親的復仇》後看到有些評論說那個女孩活該,如何看待這樣評價的人?

俞大柱


你好,我是文越剪影,很高興回答你的這個問題。

關於你提出的看《一個母親的復仇》後評論說女孩活該的人,我覺得那是因為他們並沒有認真的,仔細的,用心的,全面的去看這部電影,或者說他們沒有思考就得出了結論。下面我將闡述我的幾點個人觀點。

一、女孩的年齡

電影中女主的女兒是一名學生,換句話說她是一名未成年者。在她這個年齡段她還沒有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同時她還應該處於叛逆期,雖然在電影中無法體現,但是我們想一下我們在她的那個年齡是否對待父母,老師,長輩言聽計從。很多人認為女孩被害的原因就是因為她不聽她母親的話去參加了派對,可是從小編的觀點看女孩並沒有完全做錯,她告訴了父母她的朋友們都去參加這個派對,然而她的父母卻沒有馬上同意,這在她的心裡會潛意識的認為她的父母不近人情,別人都可以而自己不行,從影片中也看出來女孩馬上產生了對母親的反感,她並沒有想到她父母考慮的自身安全問題,所以這讓女孩更加渴望參加這個派對。

二、母親的身份

影片中女主不僅是女孩的母親,同時還是她的老師。在當天上課時,女孩收到同班的男同學的一個淫穢視頻,這對一名女同學來說本身就是很厭惡的事,當她的同座告訴了老師後,老師第一時間並沒有責罰那名男同學,而是告訴她的女兒上課不準玩手機,這對她來說心裡肯定有怨言,從劇中女孩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對這名老師的做法並沒有認同或者說並不滿意。回到家後,母親也沒有跟女兒談談今天所發生的事,這讓女兒在晚飯時跟母親翻臉有直接關係。一個是冰冷的老師,一個是偉大的母親,雙重身份女主沒有完美的合二為一,這也是晚飯時女兒只徵求父親的意見而不徵求母親的意見。對了,還有一點不知道觀眾有沒有注意,女孩只管女主叫夫人而不叫媽媽,說明女主是後媽。

三、法律不健全

在印度這個國家,印度的法律對強姦犯的判定非常不明確,這與印度相關法律的不完善有著直接的關係,印度對強姦罪的判罪率是有26%,其中根本的原因也是因為女性低下的社會地位而造成的。影片中在派對上莫西特的表哥說“看好了,我是怎麼做的”然後在酒裡下了藥,這也說明在印度男性對女性的態度。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看法,歡迎有不同意見的朋友給我留言,共同交流這部作品。


文越剪影


這部電影深刻地批判著印度性侵事件,一些尷尬的情節,巧妙地帶過,讓人明瞭而又不失禮,蠻高明。

每個人都曾經年輕過也叛逆過,讓人深思女性保護自身的安全。該被檢討的是這個不安全的環境,但無論犯人有無得到懲罰,受到傷害的被害者都已付出代價,並且永遠帶著這個傷口,在接下來的人生…。

看完電影談談其中感觸最深的三點

1.人民經濟優渥 也無法力抗政府法治的無能

受害者的女性,出生於一個家庭非常優渥的白領階層,可從住家環境等觀察到生活水平屬於印度階層比較高的,但是就算是這麼有經濟能力的家庭,在證據、以及受害人自白等等證據力算是非常充足下,仍然無法將加害者繩之以法,給予相對的懲罰。證據證人確鑿,法院仍是輕放無罪開釋,連一個家境優渥的白領階級都無法對抗印度法治的不公,加害者甚至最後無罪開釋,更別論連律師費都負擔不起、沒有時間精力對抗的其他窮苦家庭,“人民的無力感”是本片讓我感觸最深的地方之一。此處諷刺印度法院對於性侵犯的縱容,深刻地藉由人民的失望,譴責政府的無能,更呼籲大眾要自覺。

2.出門在外 女性自身安全的注意

片中女兒受害的過程,也是讓我感到相當地膽戰心驚,青少年叛逆以及追求玩樂是很正常的事,有同伴的陪同下仍然發生憾事,加害者只是因為被拒絕的面子問題,居然成為這件事的導火線,落單的女性根本無力反抗三個男人,暴露出聲色場所的危險也讓人深思,有時候一個錯誤造成後續的傷害之大。

3.女性主義崛起 女人柔性的復仇計劃

雖然是探討著法治社會案件如此沉重的議題,但仍然不時在片中帶入片刻幽默的點綴,讓觀者不至於陷入一種心情不佳的憂鬱,整部電影顯得一點也不單調, 完全沒有冷場。有趣的是,就是因為凸顯看輕女性的社會價值觀,辦案方向整個完全漏掉了母親的存在,而全力集中在父親身上,滑稽又帶著諷刺,這裡也同時呈現出走司法正常的途徑,已不能彌補受害者的痛苦,以及社會正義的實現,最終在面臨司冗長法判決的挫折之下,受害者已身心俱疲被迫接受結果。同時,母親果斷而乾脆的行動,採取以私刑來達成所謂的正義。把身為母親的心境詮釋地出神入化,本片也將母愛分為了:生育之恩vs養育之恩。原本女兒不能接受繼母取代母親的位子,更不願稱繼母為媽媽,在知道繼母為她做的一切之後,而深受感動!兩人放下心中的疙瘩。

這是一部催人淚下的影片,探討雖然是沉重的議題,但全片節奏明快,不時帶著幽默感,片雖長了點,但一點都不會感到沉悶或拖泥帶水…拍攝畫面取角跟音樂都很不錯。






影視最前方


首先很榮幸可以回答您的這個問題。


在電影《一個母親的復仇》中,阿麗婭(薩佳·阿里 飾)接連遭受暴力性侵以及司法不公,憤怒的母親戴維基(希裡黛玉·卡普爾 飾)不得不依靠自己尋求正義。戴維基的絕望和悲傷牽動著每一個觀眾的心:“正義的缺席讓人無奈”,母親卻在巨大的悲痛中選擇負重前行,將女兒從自我封閉的黑暗中解救出來。

戴維琪視艾莉亞為自己的親生女兒一般,但艾莉亞並不接受這份愛,還以女士來稱呼戴維琪。艾莉亞在一次派對活動中遭到強暴,事後兇手卻被法庭判為無罪。孤立無援的戴維琪只好依靠私家偵探,靠一已之力懲治了四位罪犯,戴維琪家人與最後一位罪犯博鬥,最終劫後餘生的故事。影片沒有繼母對女孩的虐待與刻薄。相反,從始至終講述了一個母親對孩子的刻骨銘心的愛。作為繼母,卻視女孩如己出,在女孩遭受侵害,而犯人卻被無罪釋放時,在她對警察和法律失望時,在不對和錯取捨時,她選擇了以暴制暴。

作為一名母親,戴維琪看透了荒唐的現實,悲哀地明白司法體系與警方勢力極其不可靠,而背後那些看不清底細的權錢勢力隨意興風作浪起來,即便是他們這些中產階級也難以招架片刻。更何況在印度,大多數人活得比他們更加不堪。悲痛不已的她決定私下復仇,以暴制暴。

不可否認,影片有一些粗糙之處,卻因為故事有力、情節有力、主角有力還是能夠產生振聾發聵的效果。比如,電影裡,痛不欲生的受害者阿麗婭不是躲在拉近窗簾的房間裡,就是在浴室裡發狠地擦拭自己的身體。直到看到不法之徒遭到懲罰,才一點點拉開房間以及精神世界的窗簾。她走出來了。而我們多麼希望,更多遭受到這些暴行的人都能夠驅散陰霾,而且不用行使極端的私刑。

影片似乎也在警醒世人深入思考,面對強權、霸權之時,作為手無寸鐵的老百姓不能坐以待斃,任人魚肉,要奮起反抗,堅決捍衛自身利益。影片也在警告違法犯罪分子,切勿以身試法,心存僥倖,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