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速度車



1 旗下主要子公司和合營聯營公司

公司旗下除了延鋒汽飾、華域視覺等是全資子公司,是公司主要收入和盈利來源之一,其中合併報表子公司上海匯眾、華域電動、華域三電、華域汽車制動系統等也是重要的子公司(其中華域電動的競爭力我們在前期《華域麥格納強強聯合致力於打造電驅動頭部公司》報告中已做詳細分析,本文中不做分析)。另外,主要合營聯營公司有博世華域轉向、納鐵福傳動、上海法雷奧、上海馬勒等貢獻主要投資收益。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2 華域視覺:車燈龍頭,受益產品升級及新客戶拓展

2.1 華域視覺整合

小糸車燈成立於 1989 年,總部位於上海市嘉定區,主營業務為汽車照明系統研發及製造。在被收購前,其註冊資本為 74 億日元,華域汽車、日本小糸、豐田通商分別持有其 50%、45%、5%的股權,為華域汽車下屬的合營企業。

2017 年 9 月 27 日,華域汽車董事會通過決議,擬出資人民幣 17.1625 億元,收購日本小糸、豐田通商合計持有的小糸車燈 50%的股權。

2017 年 9 月 28 日,華域汽車與日本小糸、豐田通商共同簽署了小糸車燈股權轉讓、合資合同及章程終止等相關協議。

2018 年3月 28 日,華域汽車完成對小糸車燈 50%股權的收購以及工商變更登記等工作,小糸車燈成為華域汽車的全資子公司,並更名為華域視覺。華域視覺自 2018 年 3 月 1 起,納入華域汽車的合併報表範圍。

收購小糸車燈是華域汽車通過內外部資源整合,使智能車燈業務成為公司全資掌控的核心業務,推進汽車照明產品向汽車照明信息系統和視覺感知系統升級發展的重要舉措,為華域汽車車燈業務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2.2 國內市場份額排名第一

國內車燈市場總體呈現“一超多強”的競爭格局,而其中的“一超”即是華域視覺(小糸車燈),市場地位領先。華域視覺在被收購前,由華域汽車、日本小糸和豐田通商共同合資經營,其中日本小糸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汽車照明系統供應商,而華域汽車是國內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之一,兩者利用自身在產業中的優勢將小糸車燈打造成了國內最大的車燈供應商。

2017 年,華域視覺的銷售收入約為 121 億元,國內車燈市場整體規模約 500 億元,華域視覺的市場佔有率約 24%左右,在國內所有車燈企業中排名第一。與排名在華域視覺之後的 SL 三立、常州星宇、法雷奧、斯坦雷和海拉等公司相比,華域視覺市場份額顯著領先。

由於車燈產品結構的複雜化、技術含量的提高以及產品結構升級,小型企業競爭力不足,頭部供應商的集中度繼續提升,預計未來華域視覺的市場佔有率有望進一步增加。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從全球車燈市場的情況來看,目前華域視覺也已經躋身全球車燈供應商前列。2017 年全球車燈市場規模約 1950 億人民幣,華域視覺市場佔有率約為 6%,僅次於日本小糸、法雷奧、馬瑞利等國際領先的車燈供應商。隨著華域視覺未來在國內車燈市場的市場佔有率和收入的進一步提升,同時積極拓展國際市場,預計未來其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將進一步提升。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2.3 收購整合後,客戶向上汽集團外拓展

華域視覺原有主要客戶是上汽集團旗下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車等, 在華域汽車“中性化”戰略的推動下,華域視覺積極拓展上汽集團之外的客戶,覆蓋長安集團、東風日產、東風乘用車等國內整車企業。拓展其他客戶可以有效降低華域視覺對上汽集團的依賴,同時提升在國內車燈市場的佔有率。

2018 年,上汽集團汽車銷量增速為 1.8%,而華域視覺收入增速達到 14.3%,遠高於上汽集團汽車銷量增速,說明華域視覺在上汽集團以外客戶拓展上取得一定效果。

華域汽車收購華域視覺全部股權之後,有望更主動地推進“中性化”戰略,對上汽集團以外客戶的配套收入將成為重要的盈利增長點。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2.4 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提升

近年來,華域視覺營業收入保持穩定增長,2018 年實現收入 138.3 億元,同比增長 14.3%;2015年至 2018 年之間,華域視覺營業收入年均增速達到 18.7%。隨著新客戶的穩步拓展提升華域視覺市場份額,LED 燈滲透率提升,預計未來華域視覺的營業收入仍有望快速增長。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從華域視覺收入佔華域汽車收入比重看,近年來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2018 年,華域視覺收入佔華域汽車的比重達到 8.8%,這一比例較 2017 年提升 0.2 個百分點,較 2015 年提升 1 個百分點。從盈利能力上來看,華域視覺近年來淨利率情況持續改善。公司披露了 2016 年、2017 年 1-7 月和 2018 年 3 月 23 日至 2018 年期末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情況,從時間先後來看,這三個時間段華域視覺的淨利率分別為 4.1%、4.2%和 4.7%,呈逐漸上升的趨勢。

華域視覺淨利率與國內競爭對手星宇股份相比仍較低,2016 年至 2018 年星宇股份的淨利率分別為 10.4%、11.0%和 12.0%,華域視覺未來淨利率仍有提升空間。華域汽車全資控股華域視覺之後,其內部管理將有效整合,同時隨著車燈配套產品的升級換代及上汽集團外部客戶的拓展,預計未來華域視覺的淨利率有望逐步提升。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3 匯眾:輕量化底盤是增長點,Ebooster 獲車企定點

3.1 拓展新能源車底盤業務

匯眾汽車為華域汽車旗下從事汽車底盤系統及零部件的研發製造的全資子公司。2016 年 1 月,上汽集團以匯眾汽車 100%股權認購華域汽車非公開發行的 2.86 億股股票後,匯眾汽車成為華域汽車全資子公司。

匯眾汽車底盤系統級零部件產品種類眾多,覆蓋傳動系統、制動系統、轉向系統和懸架系統等。公司可以為 A0 級車-C 級轎車、SUV、MPV 等各款乘用車和商用車提供底盤系統,同時具備汽車底盤電子研發製造能力。目前公司共設有 3 家研發中心,19 家國內生產基地,6 家合資公司和 3 家海外機構,研發生產能力領先。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匯眾汽車在新能源汽車輕量化底盤領域持續投入,形成較強的技術水平。在底盤開發中,匯眾運用多目標優化和拓撲優化等方法,尋找最輕量化的結構路徑;同時大量應用高強度鋼等新材料和液壓管的成型工藝等。匯眾汽車的汽車底盤鑄鋁配件技術在國內也處於領先地位,其差壓鑄造項目填補了國內鋁合金差壓技術的空白。

匯眾汽車參與多家整車客戶電動車平臺底盤的同步開發工作,與上汽乘用車車聯合開發的新能源車汽車底盤持續推進,同時和國內廣汽、吉利、比亞迪等整車企業緊密合作。預計未來隨著上汽乘用車等整車企業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快速增長,匯眾汽車的輕量化底盤業務將會快速發展。

3.2 Ebooster 新產品已獲得車企定點

為適應未來新能源車、智能網聯發展趨勢及技術要求,匯眾汽車開啟向汽車底盤電子方向發展的戰略。匯眾汽車於 2016 年起啟動電控助力器 Ebooster 和電子駐車系統 EPB 研發。

Ebooster(或 iBooster)最早是由博世推出的智能剎車系統,其和傳統真空助力或液壓助力剎車系統可實現同樣的功能,但是助力源不同。Ebooster 利用傳感器感知駕駛者踩下制動踏板的力度和速度,並由電控單元控制助力電機推動制動泵工作,從而實現電控制動。因此 Ebooster 不依賴真空源的機電伺服機構,可以適用於混動和電動車在內的所有動力總成。Ebooster 可以幾乎收回全部剎車能量,有效提升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同時,其制動響應快,制動距離短,可以用於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符合未來的發展趨勢。

Ebooster 可以應用在智能駕駛、主動安全以及新能源汽車等眾多新興領域。Ebooster 是包括緊急自動剎車系統、主動車道保持、自適應巡航控制和自動泊車技術等在內的智能駕駛技術都需要採用的制動執行機構,具有很高的重要性。因為高效、響應速度快、拓展性強、具有主動安全功能等優勢,Ebooster 是新能源汽車的最佳制動解決方案。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從行業上來看,以博世、博格華納為代表的國外零部件巨頭的 Ebooster(或 iBooster)產品已經實現量產裝車;國內包括匯眾汽車、拓普集團等在內公司都積極佈局 Ebooster 系統。根據華域汽車年報的披露,匯眾汽車已經成功研發 Ebooster 等產品,並在 2018 年獲得了北汽新能源、比亞迪汽車的定點。預計以 Ebooster 等為代表的汽車底盤電子業務的發展是公司未來的盈利增長點。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3.3 拓展上汽外客戶

從客戶情況來看,匯眾汽車是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車、上汽通用五菱、上汽大通及廣汽乘用車等國內知名整車企業的骨幹配套供應商,同時也為吉利汽車、比亞迪汽車、長安汽車、北京汽車、北汽新能源等整車企業提供同步研發和產品製造。在配套上汽集團內部整車廠的基礎上,匯眾汽車也在積極拓展其他客戶,為匯眾汽車帶來業務增長點。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3.4 匯眾是收入和盈利主要來源之一

從收入情況來看,匯眾汽車 2018 年實現收入 200.5 億元,同比增長 13.2%。從增速情況來看,2013年至 2015 年,匯眾汽車還未進入華域汽車體內時,營業收入基本保持穩定,2015 年收入 147 億元同 2013 年的 144 億元基本持平,沒有顯著增長。2016 年,匯眾汽車成為華域汽車全資子公司以後,營業收入增長明顯,2015 年至 2018 年年均增速達到 11%。

從匯眾汽車佔華域汽車營業收入比重的情況來看,2018 年該比重為 12.8%,較 2017 年提升 0.2個百分點。在華域汽車體內,匯眾汽車目前是僅次於延鋒汽飾的第二大子公司,也是公司盈利來源之一。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4 華域三電:新能源車熱泵空調具備競爭力

4.1 新能源車熱泵空調具備競爭力,是盈利新增長點

華域三電是華域汽車旗下從事汽車空調系統和發動機冷卻系統研製生產的公司。華域三電原名上海三電貝洱汽車空調有限公司,華域汽車於 2015 年收購了原由 MAHLE Behr GmbH & Co., KG 持有的 9.5%的股權,持股比例增至 48%,公司更名為華域三電汽車空調有限公司。目前,華域汽車、三電株式會社和上海龍華工業分別持有華域三電 48%、43%和 9%的股份,根據華域汽車和其他兩和投資方簽署的協議,華域汽車擁有華域三電的實際控制權。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汽車空調系統是華域三電的核心業務。汽車空調是實現對車廂內空氣進行加熱、製冷、換氣和淨化等功能的裝置,是提升乘車環境質量、降低駕駛員疲勞以及提升行車安全性的重要裝置,目前已經是汽車的標準配置。汽車空調系統由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膨脹閥、管道等眾多裝置系統構成,其能耗主要體現在壓縮機和冷凝器兩個核心部件上。未來汽車空調在往環保節能化方向發展,不同企業通過採用新的工藝、設計和材料等方式不斷推動汽車空調技術發展。

華域三電積極推動汽車空調技術發展。近年來,華域三電成功完成 SEE27-5C 電動壓縮機的自主開發、積極開展 BPGEN3 電動壓縮機的聯合開發和適用電動微車的 SEE18、適用電動大巴的SEE82 電動壓縮機系列化開發工作。

新能源汽車包括電池熱管理系統、汽車空調系統、電機電控冷卻系統、減速器冷卻系統等四部分,憑藉在空調系統領域的技術累積,華域三電在汽車熱泵空調領域不斷取得突破。

熱泵制熱結構複雜,技術含量高,國際上電裝、法雷奧、馬勒等熱管理巨頭均已推出相關產,華域三電是榮威 Ei5、MARVEL X 等車型熱泵空調的配套商。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4.2 拓展新能源車客戶配套

從客戶情況來看,華域三電的空調壓縮機等產品在乘用車領域配套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自主品牌、一汽大眾、東風本田、長城汽車、沃爾沃等客戶,商用車主要配套一汽集團、上汽商用車、北汽股份、南京依維柯、北汽福田等客戶。從客戶構成來看,華域三電不僅配套上汽集團內部品牌,也配套國內其他整車企業,拓展上汽集團以外的客戶是華域三電業務增長的動力之一。

華域三電同時致力於為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配套電動空調壓縮機。2017 年,華域三電該新增上汽乘用車 ERX5、e950、沃爾沃 S90 混合動力、廣汽集團 GS4 混合動力等車型的配套;2018 年,華域三電獲得上汽乘用車 ei5、上汽大眾朗逸純電動、沃爾沃 XC60 混合動力、長城汽車 P8 混合動力等車型的配套。新能源汽車電動壓縮機供貨量從 2017 年的 5.5 萬多臺(套)快速增長到 2018 年的 13.2 萬多臺(套)。預計未來新能源汽車電動壓縮機供貨量還將保持快速增長,是華域三電業務的重要增長點。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4.3 預計收入穩定增長

近年來華域三電的營業收入穩步增長。2018年,華域三電實現營業收入62.1億元,同比增長6.2%,佔華域汽車整體營業收入的比重為 4.0%。2015 年至 2018 年,華域三電營業收入年均增速達到8.3%。隨著汽車空調業務的穩步發展和新能源汽車熱管理業務領域的快速發展,預計未來華域三電的營業收入將穩步增長。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5 上汽制動系統:ABS、真空助力泵行業內領先

5.1 ABS、真空助力泵行業內領先

上海汽車制動系統有限公司是華域汽車旗下從事汽車制動器總成產品研製銷售的子公司,目前華域汽車和大陸集團分別持有其 51%和 49%的股份。上海汽車制動系統有限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防抱死系統(ABS)、制動卡鉗、真空助力泵等,是國內最大的供應商之一。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上海汽車制動自 1997 年即開始生產製造防抱死系統,是國內最早的公司之一,其生產的防抱死制動系統曾被列入“十五”期間國家重點項目。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年鑑 2016》,目前國內乘用車ABS 市場基本被外資企業所壟斷,上汽大眾、一汽大眾、華晨寶馬、神龍汽車等歐系整車企業基本以博世、大陸和法雷奧等企業的獨資或合資企業配套,包括上海汽車制動系統有限公司、蘇州博世和南京躍進等。上海汽車制動系統有限公司目前是國內的主要 ABS 供應商之一。

制動鉗用於控制車輪停止轉動,是汽車制動系統的基本部件,上海汽車制動系統有限公司是國內製動鉗的主要供應商之一。根據華域汽車披露的數據,2018 年華域汽車制動鉗的銷量為 883 萬件,考慮到上海汽車制動系統有限公司的主要客戶為乘用車企業,因此以 2018 年國內乘用車銷量為基礎,並考慮到單車裝配 4 個制動鉗,則計算得到制動鉗的市場份額約為 9%。2015 年至 2018 年,華域汽車制動鉗的市場份額維持在 9%至 11%之間。

從競爭對手的情況來看,國內主要的制動產品生產商包括亞太股份、萬安科技、萬向錢潮、伯特利等公司,其中亞太股份 2016 年制動器產品銷量約 1805 萬套,萬向錢潮和伯特利 2018 年的制動系統或制動器的銷量分別為 608 萬套和 163 萬套。整體而言,上海汽車制動系統公司的制動鉗產品銷量在國內主要競爭對手中處於領先地位。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真空助力器利用真空來增加駕駛員施加於踏板上的力,是汽車制動系統的基本部件,上海汽車制動系統有限公司是國內真空助力泵的主要供應商之一。2018 年華域汽車真空助力泵的銷量為 617 萬件,以 2018 年國內乘用車銷量為基礎計算市場份額,則華域汽車真空助力泵的市場份額約為 26%,其中 2015 年至 2017 年,華域汽車真空助力泵的市場份額從 23%逐漸增加到 28%。

從競爭對手情況來看,國內汽車真空助力泵供應商包括亞太股份、伯特利等,其中亞太股份 2016年真空助力器銷量約 21 萬套,伯特利 2018 年真空助力器銷量約 14 萬套,均低於華域汽車。華域汽車較高的市場佔有率說明上海汽車制動系統有限公司在真空助力泵領域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5.2 收入穩定增長

2018 年上海汽車制動系統有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42.6 億元,同比下滑 7.1%,佔華域汽車營業收入比重為 2.7%,預計主要受乘用車市場整體下滑影響。2015 年至 2018 年,上海汽車制動系統有限公司營業收入年均增長 7.8%,其中 2016 年和 2017 年的增速分別達到 15.4%和 16.7%,預計未來隨著國內汽車市場整體回暖,上海汽車制動系統有限公司憑藉在各單項產品上的行業領先地位,未來市場份額有望持續增加,營業收入將保持穩定增長。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6 賽科利模具:輕量化產品是主要增長點

6.1 輕量化產品是增長點

上海賽科利汽車模具技術應用有限公司是華域旗下汽車模具及其應用產品研製銷售的子公司,目前華域汽車直接持有其 75%的股權。賽科利模具在南京、煙臺、武漢、寧德等地設有全資子公司。

上海賽科利致力於大型汽車覆蓋件衝壓模具的研發製造,已具備汽車車身外覆蓋件模具設計製造以及完整的車身配套製造工藝能力。近年來,華域汽車外覆蓋件模具銷量穩步增長,2018 年銷量達到 10113 噸,同比增長 11.3%,2015 年至 2018 年年均增長 7.9%。

從汽車覆蓋件模具的競爭情況來看,國內主要的競爭對手包括江蘇振世達、滄州黃河、天汽模、上海屹豐、成飛集成、東風汽模等,其中上市公司包括天汽模和成飛集成等。從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情況來看,賽科利模具、天汽模和成飛集成 2018 年的汽車覆蓋件模具的收入分別為 40 億、21 億元和 9 億元,賽科利模具的營收規模領先。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輕量化是未來汽車的發展趨勢,尤其對於新能源汽車輕量化的需求較為迫切。

在汽車輕量化方面,賽科利模具致力於培育鋁合金材料的高效應用能力,在傳統熱成形工藝的基礎上賽科利模具自主開發出中溫鋁成形技術。目前賽科利模具已經具備鋁合金車身結構件弧焊、鋁合金電阻點焊、鋁合金摩擦攪拌焊、UV 固化膠、同步開發集成、擠壓零件二次成型加工開發等技術能力,輕量化鋁構件領域的主要產品包括:鋁合金 CCB、鋁合金前後保險槓、鋁合金電池托盤、底盤結構件、車身結構件等。賽科利模具鋁構件等輕量化產品有序發展,業務增長趨勢良好。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6.2 預計收入穩定增長

賽科利模具 2018 年實現營業收入 40 億元,同比增長 15.6%,佔華域汽車整體營業收入的比重為2.5%。2017 年和 2018 年賽科利模具營收分別同比增長 8.9%、15.6%。預計未來隨著汽車輕量化業務的發展,賽科利模具的營收有望穩定增長。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7 主要聯營和合營公司分析

7.1 上海納鐵福:傳動軸具有領先的行業地位

上海納鐵福傳動系統有限公司(簡稱“上海納鐵福”)是華域汽車旗下從事汽車傳動系統總成產品及零件的研製生產的合營企業。上海納鐵福最早成立於 1988 年,目前華域汽車持有其 45%的股份,吉凱恩傳動系統通過兩家公司合計持有其 50%的股份,其中吉凱恩傳動系統是全球領先的汽車傳動系統技術和系統供應商。

上海納鐵福 2018 實現營業收入 117 億元,同比增長 10.9%;2013 年上海納鐵福營收為 64 億元,2013 年至 2018 年間營收增長了近一倍,年均增速達到 12.8%,增速較高,體現了上海納鐵福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上海納鐵福的主要產品包括等速傳動軸、固定萬向節、移動萬向節等。其中傳動軸是汽車傳動系統中的重要部件,其通過變速箱、驅動橋等部件一起作用,將發送機的動力傳輸到車輪,使汽車產生驅動力。萬向節通過與傳動軸配合,可以實現變角度的動力傳遞。

上海納鐵福是國內重要的傳動軸供應商,具有領先的行業地位。根據華域汽車披露的數據,2018年其傳動軸銷量達到 2,469 萬件,以每輛車使用 2 根傳動軸為前提,並以 2018 年國內汽車銷量為基礎,則可以計算得到其市場份額約 44%。

從競爭對手情況來看,國內上市公司中從事傳動軸製造銷售的公司有遠東傳動、萬向錢潮、富奧股份等,2018 年上述公司傳動軸銷量約為 426 萬件、312 萬件和 58 萬件,均遠低於上海納鐵福。上海納鐵福的傳動軸產品在國內市場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在傳動軸等產品領域保持行業領先的地位之外,上海納鐵福積極拓展以 SX8 側軸等速萬向節技術、全輪驅動系統為代表的新產品領域。

SX8 側軸等速萬向節技術可以有效提升汽車的燃油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並提供出色的 NVH性能,可以廣泛應用於未來對排放要求較高的前驅車輛上。與同類產品相比,SX8 萬向節效率提高 50%~60%,重量輕 15%,體積小 8%,最大彎曲角度達 52 度。憑藉優異性能,該技術已經被沃爾沃、大眾、奧迪、保時捷、捷豹路虎、雷諾日產、通用汽車和菲亞特克萊斯勒等在內的眾多汽車廠商所採用。

全輪驅動(AWD)技術集成了快速響應的軟硬件控制系統,可以通過全地形驗證與精確匹配;其主減速器的先進齒輪系統可以有效提升車輛燃油經濟性和 NVH 性能;通過多種可選結構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方便整車佈置。該系統可以在全輪驅動和兩輪驅動模式間的無縫切換,因此車輛在不同情況下都保持最佳的效率和性能等。吉凱恩傳動系統已經為路虎、寶馬、通用汽車、福特和保時捷等汽車廠商提供 AWD 系統;在國內,由上海納鐵福生產的 AWD 系統已經應用於上汽乘用車 MG GS 名爵銳騰項目中,未來有望拓展更多客戶項目。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7.2 上海馬勒:新能源車電池熱管理是增長點

7.2.1 從車用空調到新能源車電池熱管理

上海馬勒熱系統有限公司(原名為上海貝洱熱系統有限公司)是華域汽車旗下從事整車空調、冷卻和電池熱管理系統及零部件研製銷售的合營企業,其為華域三電和德國馬勒貝洱公司於 2004 年合資成立,目前雙方分別持有其 50%的股權。公司總部位於上海,在成都、瀋陽和寧德設有子公司,在長沙、南京、寧波等地設有分公司,可以滿足中國各地區客戶的需求。

在汽車空調系統領域,上海馬勒的產品主要包括空調、蒸發器、暖風器、PTC 電加熱器等。根據客戶的需求,上海馬勒的空調系統產品可以進行定製模塊化開發以優化成本,產品成熟的設計和技術廣泛應用於歐洲各種車型。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電池熱管理系統是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的核心部分,其主要功能包括:在電池溫度較高時有效降溫,防止電池過熱發生事故;在電池溫度過低時進行預熱,保證電池穩定工作;減小電池組內部的溫度差異,有效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等。電池熱管理系統直接關係到動力電池使用的安全性、性能以及壽命等,因此在新能源汽車中佔據重要地位。

上海馬勒在電池熱管理系統領域擁有豐富的產品,主要包括冷卻模塊、冷凝器、散熱器、中冷器、電池冷卻板、電池冷卻器、水冷板等,可以滿足新能源整車廠商的不同需求。上海馬勒的冷卻系統產品效果良好,性能穩定可靠,可以有效簡化整車廠的總裝程序,降低成本。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7.2.2 新能源車電池熱管理是增長點

上海馬勒的客戶主要包括上汽集團內部的上汽通用、上汽大眾、上汽乘用車、上汽大通等,上汽集團外部的客戶包括一汽大眾、華晨寶馬、沃爾沃、北京奔馳、長城汽車、長安福特、江鈴汽車、比亞迪等。積極拓展上汽集團內外部的客戶為上海馬勒提供增長動力。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上海馬勒的客戶主要包括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車、上汽大眾、沃爾沃、長城汽車等整車企業。2017 年,上海馬勒為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車、沃爾沃等新能源汽車配套空調總成、冷卻模塊、電池冷卻器約 4 萬臺(套);2018 年上海馬勒為上汽乘用車、長城汽車、上汽大眾以及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車等配套空調總成、冷卻模塊、電池冷卻器、低溫散熱器、中冷器和水冷板等產品 5 萬餘臺(套)。新能源汽車銷量快速增長將成為上海馬勒的盈利增長點。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7.3 華域皮爾博格:新能源車電池托盤和電機殼是亮點

華域皮爾博格有色零部件有限公司(簡稱“華域皮爾博格”)是華域汽車旗下從事鑄造、機械加工和模組製作的合營企業,成立於 2001 年,由華域汽車和德國萊茵金屬汽車公司共同投資成立,目前華域汽車持有其 50%的股份。2018 年,華域皮爾博格實現營業收入約 50 億元。

華域皮爾博格的產品主要包括氣缸體、氣缸蓋、結構件、變速箱殼體、底盤零件和新能源汽車零件等。其中,氣缸體是汽車發動機的主體,其將各氣缸和曲軸箱連成一體,是安裝活塞、曲軸等零部件的支承骨架;氣缸蓋主要用於密封氣缸,並於活塞共同形成燃燒空間,是發動機的核心部件。

華域皮爾博格在氣缸體和氣缸蓋等發動機核心部件市場中處於領先地位。從市場份額的情況來看,目前華域皮爾博格氣缸體和氣缸蓋的年產量約 400 萬件和 550 萬件,以 2018 年國內車用發動機總產量 2409 萬臺為基礎,則氣缸體和氣缸蓋的市場份額將分別達到 17%和 23%,市場份額較高。

從競爭對手的情況來看,目前國內氣缸體和氣缸蓋的生廠商主要包括諾瑪科(NEMAK)、銀峰集團(INFUN)、秦安股份、上海萬泰、溫州瑞明等公司,其中秦安股份是上市公司。從上市公司秦安股份的產量來看,2018 年其氣缸體和氣缸蓋產量為 36 萬件和 31 萬件,均低於華域皮爾博格。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近年來,華域皮爾博格開始積極拓展新能源和汽車輕量化市場,致力於發展鋁金屬材料的應用。華域皮爾博格新能源汽車產品目前主要包括電池托盤和電機殼等,電池托盤的生產需要採用超大型壓鑄設備和特殊的熱處理工藝,電機殼的生產需要採用低壓砂型鑄造與合箱加工等複雜工藝。新能源汽車部件的生產體現了華域皮爾博格在鋁合金部件方面的研製實力。

2017 年,華域皮爾博格形成了鋁合金鑄造新能源汽車電池托盤和電動機殼體的應用開發及批量供貨能力。2018 年,華域皮爾博格累計向各類新能源汽車批量供貨 1.63 萬多臺(套)。預計未來新能源汽車產品供貨量將快速增長。

7.4 博世華域轉向:轉向器市場領先,電子轉向是增長點

博世華域轉向系統有限公司(簡稱“博世華域”)是華域汽車旗下從事轉向系統研製銷售的合營企業。2016 年,外方股權發生變更,公司由上海採埃孚轉向系統有限公司更名為博世華域轉向系統有限公司。目前,博世集團和華域汽車分別持有博世華域轉向 51%和 49%的股份。2017 年,博世華域轉向收購博世汽車轉向系統(南京)公司,進一步整合博世在國內的公司平臺,提升競爭實力。

博世華域從事汽車轉向系統及關鍵零部件研製。轉向系統的作用是將來自轉向盤的轉向力矩和轉向角進行適當的變換,輸出給轉向拉桿機構,從而使汽車轉向,是汽車的重要部件。目前,博世華域的主要產品包括平行軸式電動助力轉向系統(EPSapa)、雙齒輪式電動助力轉向系統(EPSdp)、管柱式電動助力轉向系統(EPSc)、液壓助力轉向系統(HPS)等。

博世華域在國內轉向器市場處於領先地位。2018 年,華域汽車轉向器和轉向管柱的銷量分別達到648 萬件和 302 萬件,以 2018 年國內汽車銷量為基礎,市場份額分別達到 23%和 11%。2015 年至 2018 年,華域汽車轉向器市場份額從 15%提升到 23%,轉向管柱市場份額從 8%提升到 11%。

國內其他汽車轉向系統供應商主要包括豫北轉向系統、浙江世寶、富奧股份、株洲易力達等。從2018 年的轉向器銷量來看,豫北轉向系統、浙江世寶、富奧股份等公司分別約 645 萬件、208 萬件和 112 萬件,除豫北轉向系統與博世華域較為接近,其餘公司均相對較低。整體而言,博世華域在轉向器市場具領先的競爭力。

新能源汽車和智能駕駛的發展對轉向系統提出新的要求。傳統液壓轉向機只要發動機運轉時就保持工作狀態,因此耗能較大,對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影響較大;電子轉向機在轉向時才會耗能,因此較為節能,是新能源汽車的標配。電子轉向機通過電子控制單元 ECU 來控制,因此可以實現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較多功能。

博世華域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積極拓展,目前部分電子轉向機已實現向各類新能源汽車配套,其新能源汽車客戶包括上汽乘用車等。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快速提升,博世華域的電子轉向系統銷量將進一步提升。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7.5 上海法雷奧:起動機、發電機,48V 輕混系統領先

上海法雷奧汽車電器系統有限公司(簡稱“上海法雷奧”)是華域汽車旗下從事汽車起動機、發電機以及混合動力系統的合營企業。上海法雷奧最早成立於 1995 年,目前華域汽車和法雷奧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分別持有其 50%的股份。上海法雷奧是法雷奧在中國最早建立的公司之一,也是法雷奧動力總成事業部在中國的重要基地。

上海法雷奧的主要產品為汽車起動機和發電機。汽車起動機是汽車發動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藉助蓄電池的電能驅使發動機啟動運轉。汽車發電機是汽車的主要電源,其作用為在發動機運轉時向用電設備供電,並向蓄電池充電。

上海法雷奧在汽車起動機和發電機領域具有領先的市場地位。根據華域汽車披露的數據,2018 年起動機的銷量達到 911 萬件,發電機銷量達到 364 萬件,以 2018 年國內汽車銷量為基礎計算市場份額,則起動機和發電機的市場份額分別達到 32%和 13%,市場份額較高。2015 年至 2018 年,上海法雷奧起動機市場份額在 30%至 33%之間,發電機市場份額在 13%至 15%之間。

從競爭對手的情況來看,國內的主要競爭對手包括電裝、三菱電機、SEG(原博世旗下公司,被鄭煤機收購)、大洋電機等。與上市公司大洋電機相比,2018 年大洋電機的起動機與發電機合計銷量為 390 萬件,低於上海法雷奧的 1275 萬件。整體而言,上海法雷奧在起動機與發電機市場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上海法雷奧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近年來也不斷取得進展,其具備加強型起動機、高效率智能發電機的應用開發及批量供貨能力。2017 年和 2018 年,上海法雷奧分別向新能源汽車供貨 4.64 萬套和 1.53萬套,未來向新能源汽車供貨量有望快速增長。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上海法雷奧的產品還包括 12V 和 48V 皮帶傳動起動發電機以及其它高壓驅動電機等混合動力系統。

48V 輕混系統是一種低成本節油技術方案,該系統配置了 48V 鋰離子電池代、BSG(皮帶傳動啟動/發電一體化)電機、電池管理系統等部件,可以對發動機啟停、起步、剎車等工況進行優化。

在新能源汽車全面取代燃油車之前,隨著環保和汽車排放法規的要求提升,48V 輕混系統是降低燃油汽車能耗水平的有效解決方案。據 HIS 預測,到 2025 年,全球裝配 48V 輕混系統的汽車將佔輕度混動市場的 95%。

國內外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供應商均積極佈局 48V 輕混系統產品。整車企業中,奧迪、奔馳、大眾、長安、寶駿、吉利等車企的 48V 輕混系統量產車型已經投放上市。從競爭對手的 48V 輕混系統產品情況來看,海外品牌中大陸集團和博世分別在 2017 年和 2018 年開始在國內量產,合資品牌中聯合電子 2018 年開始量產,國內品牌中均勝電子 2017 年開始量產雙電壓電器系統架構。

2017 年,上海法雷奧成功批產 48V IBSG 輕混電機系統,從量產時間上來看,在國內處於領先位置。48V 輕混系統未來有望成為上海法雷奧的盈利增長點。

汽車零部件專題報告:華域汽車深度研究

8 盈利預測及投資評級: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