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將夜》夫子的無矩境,看儒家限定在規矩之內的自由學說

從《將夜》夫子的無矩境,看儒家限定在規矩之內的自由學說

《將夜》中夫子的境界為無矩之境,是人類修煉中能夠達到的最高境界,無矩就是沒有能夠約束自己的外界規矩,脫離了這個世界的束縛。然而夫子的無規真的是沒有規矩嗎?他信奉的是自身,相信人定勝天,他的規矩是建立在自由之上的規矩。

在儒家文化中最重要的核心理念是禮,禮其實就是規矩,所以說儒家文化其實是對人的行為進行層層限制的一種思想理念,這也是為什麼古代封建社會中帝王都喜歡用儒家文化作為社會中的主流文化。不過雖然儒家文化的規矩非常多,但是孔子所說的規矩實際上是要求人們把自己的慾念壓制在理法允許的範圍之內,在這些限定的規矩之內也有一些自由存在。相比於隨心所欲去做事的模式來說,這種在規矩之中的自由顯得更加符合人類聚居的社會理念,作為一種群體動物,人們在社會生活之中做到合群並且不去挑戰世俗禮法,用另一種自由的方式讓自己生活下去才是現實生活中個體能夠追求的最大限度的自由。不然夫子一個不高興,可不僅僅只是斬掉西陵的滿山桃花了。

從《將夜》夫子的無矩境,看儒家限定在規矩之內的自由學說

儒家學說自由之中的規矩

夫子的原型類似古代的孔子,都是書院大儒,以禮服人。儒家的學說一直是伴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不斷前進的一種思想理念,或許是它陪伴著這種封建社會的時間過長的原因,很多人都認為儒家思想屬於一種封建糟粕,它對於古代的人們來說只是一種難以解脫的枷鎖,它以各種形式出現在人們生活中,並對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極大的限制。尤其是那些儒家學說所規定的禮儀制度更是摧殘了古代許多文人以及百姓的思想,自從文化運動之後,大多數的人都開始宣揚自由民主,而在這些人宣傳自由民主的同時,抨擊儒家規矩對人們的限制也成為了他們行動的主流。當然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信奉儒家學說的學者開始最大限度地挖掘孔子的自由理論,這些儒者認為,孔子在崇尚自由的方面是非常先進的,比如孔子曾經說過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人們開始認為孔子的這種從心所欲不逾矩是給當時深受束縛的人們提供了一個自由的參考限度,孔子並不是給人戴上枷鎖的人,他對於無拘無束的自由更加嚮往。但是,孔子的這句話真的可以這樣理解嗎?事實又真是這樣的嗎?

從《將夜》夫子的無矩境,看儒家限定在規矩之內的自由學說

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其實並不是說人真的可以毫無束縛、為所欲為,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後世的學者經過不斷的討論和思考之後,發現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之中所欲的事情其實才是這句話的重點所在,根據《在規矩中自在——由“從心所欲,不逾矩”看儒家自由觀念》一文可知:“從心所欲,不逾矩”句中一對最為關鍵的詞就是“所欲”和“矩”,而在歷代學者對“從心所欲,不逾距”的理解和註疏中,最引人注意的也當數心之所欲和社會禮法的關係。東漢經學家馬融所說之“從心所欲,無非法者”,所欲者,皆是法度所允許範圍內的“欲”,並無超越法度的濫欲與僭越。”也就是說,孔子認為那些真正聽從他的話選擇從心所欲的人並不是為所欲為的人,他們想要乾的事情都在法治允許的範圍之內,這句話看似崇尚自由,實際上暗含規矩,孔子認為的從心所欲是指在現實社會環境的限定之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我們所理解的不在乎社會的法律制度,去隨心所欲的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在從心所欲不逾矩中的不逾矩其實就是對前一句的限制,矩就是規矩以及法律制度的意思,也就是說所謂的從心所欲是要在完全不違法的前提之下才能夠實現的。畢竟孔子的所有學說之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道德規範,孔子之所以說出能夠從心所欲的話,是因為孔子認為內心的慾望不會超出社會規矩以及法律制度的限制範圍是每個人應有的道德標準,在這句話之中,社會限制下的規矩是內心慾望得以實現的一個前提。如果自己的慾望真的會超出規矩限制的話,自然是不能從心所欲的去做事。

從《將夜》夫子的無矩境,看儒家限定在規矩之內的自由學說

根據《四書章句集註》記載“從,如字,隨也。矩,法度之器,所以為方者也。隨其心之所欲,而自不過於法度,安而行之,不勉而中也。”根據朱熹對於論語的註解,我們可以瞭解到,在朱熹的觀念裡,從心所欲是指沒有超出規矩範疇的一種行為,這種行為說是從心所欲,實際上就是按照規矩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它更像是一種在規矩之中的自由。在這句話中,每個人產生的那種慾望都是符合道德準則以及立法制度的存在,因為自己內心發出的慾望合乎規矩,所以不論是怎樣的從心所欲都是合法而適度的。孔子之所以說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是因為孔子認為經過一生的規矩限制以及自我道德修煉,人們在晚年的時候,一些普遍認同的道德標準以及規矩制度全部都印在了腦海的最深處,這些人在行為處事的時候,即使不刻意的去遵守規矩,也會使自己的行為完全符合法度,到達了這種程度的人們在選擇從心所欲的時候就不再受到規矩的限制,規矩反而成為了自由的一種載體。之所以選擇70歲這個年紀,是因為在孔子生活的那個年代裡,70歲幾乎等同於過完了一生,所以在70歲的時候,經過一生的努力和習慣,人們已經把這種規矩化作一種自由的載體,並且這種規矩已經成為了指導自己生活的風向標,這時的人們就能夠完全的做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了。

從《將夜》夫子的無矩境,看儒家限定在規矩之內的自由學說

儒家學說中被限制在規矩之中的自由精神

在儒家學說之中,自由一般都是通過剋制內心慾望而表達出來的一種心理感受,儒家思想認為只有真正遵從禮儀制度以及剋制自身的慾望,才能夠達到一種心靈上的自由。遵從禮儀制度的規範以及剋制自身的慾望是儒家思想對於人們的一種規矩限制,這種規矩的限制主要是為了使人們的行為符合道德規範從而達到穩定社會環境的作用。在中國古代文化體系之中,人們更注重的是心靈上的修煉和快樂,對於一些物質方面的愉悅反而不太在意,儒家文化體系也是如此,他們認為修煉內心才是達到真正快樂和自由的終極方法,內心世界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除了儒家思想所限制的一系列規矩制度之外,儒家學說講究的是自由隨心,現代學者認為儒家思想講究的是一種心靈哲學,它更注重在心理活動方面的變化,反而是對於一些認識過程以及實踐活動上的體驗並不十分關注。而儒家思想文化之所以如此重視自由精神方面的體會可能和古代傳統的宗教信仰有很大的關係,對於中國古代傳統思想文化來說,內心的狀態是孔子等先秦學者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他們認為一切行為的背後主導還是要歸咎於精神心理方面的問題,所以,儒家學說所規定的自由也是在規矩限制之內的一種心靈上的自由,它更多的不是通過行為來表達,而是通過內心的自由和愉悅來表達。

從《將夜》夫子的無矩境,看儒家限定在規矩之內的自由學說

儒家學說所規定的道德標準其實就是規矩的一種,他要求人們按照普羅大眾所認同的道德標準來行事,而儒家學說所講究的自由精神也是依託於這種道德行為標準的實現的,自由精神在超脫這種道德行為標準之時,大多數都是體現在心中而不是表現在行為上。孟子認為道德上的愉悅所觸發的自由並不等同於感官上的自由,而且他們認為只有真正遵從道德準則而獲得的自由才是儒家所推崇的真正自由精神所在。

根據《孟子告子上》記載:“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儒家思想認為人性本善,每個人都擁有一種道德上的善良本性,在這種善良本性的要求之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是真正的自由。儒家學者很清楚的知道,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成為真正的聖賢,所以在不能夠達到最高要求的時候,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自由是每個人的追求,這種在克己復禮的思想之下實現對自由的追求是儒家學說所倡導的行為。自由並不僅僅只是一種行為的表現,它更多的應該是一種自我修養達到一定程度之後的結果,這種結果處處都能夠體現出自由的存在,但是在達不到這種境界的時候,隨時隨地體會生活的樂趣以達到心靈上的開放和自由是儒家規矩之下的自由之樂,儒家思想文化中的自由精神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自由理念的一個體現。

左遷右侍郎言:

作為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主流文化,儒家思想文化確實對人們的行為有諸多的限制,但是在這種規矩的限制之下,卻體現出了一定程度的自由思想,相比於西方體現在行而上的自由思想,中國儒家思想文化中的自由精神多是體現在內心狀態上。這種存在於內心深處的自由才是人們所追求的最高層次的自由,這種心靈上的自由狀態是令人感到最舒服的一種生活狀態,也是儒家思想追求中的最高層次。夫子的無矩,是沒有外在的事物能夠影響到他的實力以及他的心境,才真正的大自由!


參考文獻:《將夜》《在規矩中自在——由“從心所欲,不逾矩”看儒家自由觀念》、《四書章句集註》、《孟子告子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