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膠片也能做出超越數碼相機的好照片?這篇文章告訴你。

最近,接到了一個大使館法國朋友的底片。這位朋友非常興奮地在美國拍攝了一整卷。

如果沒有膠片相關知識,上來就用膠片,那麼結果通常是壯烈的。這位朋友也不例外……

老膠片也能做出超越數碼相機的好照片?這篇文章告訴你。

上面是我沖洗出來的整版底片。可以看到,大量照片,被手指嚴重遮擋了鏡頭。並且,曝光非常參差不齊。一些畫面強烈過曝,一些則強烈欠曝。

一般來說,這樣的底片在數字掃描上,基本上是廢片了。

因為第一,動態最大值太高,就算用哈蘇x5、飛思iXG也無法單次掃描出全部動態了。

隨手一測,底片的動態已經達到了2.23,這已經是底片理論上所達到的最高值了。

老膠片也能做出超越數碼相機的好照片?這篇文章告訴你。

而最低值,也達到了1.5

老膠片也能做出超越數碼相機的好照片?這篇文章告訴你。

按照一般反差下0.21-0.24為一檔來算的話,這張底片至少過曝光了3-4檔…

老膠片也能做出超越數碼相機的好照片?這篇文章告訴你。

精掃出來的畫面是這樣的。也不是不能看,只是顯得非常薄、顆粒又很粗,看起來很粗糙。

一般來說,用戶就會歸咎在相機不好、衝掃不好,或者“膠片就是這個鬼樣子啦”。

或者“意外就是美”,等等。

不過在暗房中製作時,進行復合反差調性合成。

最後印製出來的結果是…

老膠片也能做出超越數碼相機的好照片?這篇文章告訴你。

這一張畫面,我們製作時將畫面分為了頭髮、衣服褶皺、地面材質、交通線紋理、建築石材、穹頂金屬、天空的輕雲、重雲等十幾處灰階。

然後通過合併調性、突出層次和對畫面理解,重新塑造了場景立體感和光線的情感。

說起來複雜,曝光圖也確實複雜,但其實對於法式印製老手來說,基本一遍過。四次曝光,四個反差,畫面分為十幾段灰階來合併考慮,算日常常規操作。

老膠片也能做出超越數碼相機的好照片?這篇文章告訴你。

很多朋友在爭議數碼和膠片哪個好的時候,往往舉出例證。比如,膠片寬容度更高等等。

對這幅畫面,在致作者的信中是這樣說的。

“這是一張非常難以印製的底片。這臺相機無法承受如此大量的光線,其他相機也一樣。我們因此使用了法式印畫的方法,繼承於巴黎La Chambre Noire。我們極大地壓縮了光線,並且找到了最為精確的,可以呈現場景維度、銀髮的閃光,以及穹頂的重量感的印製路徑。

法式印畫的好處就在於,你永遠可以找到一個法國畫家來做參考。在這一幅裡,我們參照了Camille Corot,一位能夠將情感與光線融為一體的畫家。”

而Camille Corot的繪畫是下面這樣的

老膠片也能做出超越數碼相機的好照片?這篇文章告訴你。

你可以看到,Camille Corot的繪畫中,全部都是對光線壓縮的使用和理解。

日落餘暉中,穹頂閃耀著光芒。人們穿行在日落斜射的光線中,整幅畫既強烈,又溫柔。

所以我們在暗房中處理畫面,經常參照的其實是繪畫。這些繪畫藝術家早就告訴了我們應該如何去看、去畫。

底片高級嗎?

不,底片不高級。底片經常出錯,這才是現實狀況。

是對底片的理解、闡釋在打動人心,是人在打動人。

高級的,永遠是藝術的深度。這才是博物館、美術館需要保存的東西。

膠片、相紙只是個介質,讓我們能夠製作、傳遞情感的交流。互相摸著心窩子,用一張作品,證明我們互相理解、認可。

而作為製作人,即便對方並不是攝影家,只是普通人,我也是把對方當作作者來對待的。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真實,我願意理解對方的真實。

而且他們的眼光,經過我的手,變成了存在的一張紙,一件實存的作品,可以感染更多人時,我就感到非常滿足。

比如說,下面是更多業餘作者的作品。

老膠片也能做出超越數碼相機的好照片?這篇文章告訴你。

老膠片也能做出超越數碼相機的好照片?這篇文章告訴你。


老膠片也能做出好照片,在今天數碼相機大行其道的時候,給大家做個參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