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你為什麼難以逃出爛感情的泥沼?

心理醫生斯科特講過一個真事。

那是他印象深刻的一個病人。

她很健談,而且長得也討喜。芭比娃娃似的臉,可謂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

可她這十幾年近乎全在支離破碎的感情中度過。

她做過3次第三者。

她曾因男人的離去,兩度自殺未遂。

從懵懂的青春期開始,她就一股腦熱地栽進與各種男人感情的漩渦裡。

起初,她是歡樂的。她覺得這是飛蛾撲火的精神,並甘願成為“真愛”下的犧牲品。

當年少的荷爾蒙褪去,她不再能以沉溺情感痛苦為樂。


可奇怪的是,每當與上一個男人脫離情慾的黏連,不用多久,她又會跟另一男人有染。

而且可悲之處在於,這種男人不是大叔,就是有婦之夫。

她說:

我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即使這些感情讓我很痛苦。

這看似是極端案例,其實不然。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不乏聽到一些“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女人的事蹟。

明知這段關係是地獄深淵,她就是甘願往火坑裡跳。

比如為PUA學員自殺的女孩,比如寧願承受罵名的情婦、小三。

而且,一次接著一次,一回接著一回,像著了魔似的,將自己半生的光陰,犧牲於男人之間。

心理學家針對這種群體做過研究。

為什麼她們喜歡找虐?

為什麼她們就不能愛一個“正常人”?

為什麼她們要把“愛情”當生命的全部?

因為她們大抵都有一個相似的童年——

缺愛。

導致孩子缺愛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家暴,比如家庭的長年爭吵,比如父母的疏忽與冷落······

因為沒有得到父母足夠的愛,孩子終日與孤獨和空虛為伴,伴隨而來的,是安全感的缺乏,和極低的自我評價。

這些在孩童時期不會顯露,但在成年後,藏在潛意識裡的需求,就會不受控制地爆發而出。

因為自我價值感低,她會甘願淪為感情的劣勢方,在不匹配的親密關係中,乞憐愛和關注。

缺乏安全感是她們的通病。

所以一段爛感情結束,她們又會迅速跌入另一端情感關係中。

為獲得這種不穩定的安全感,她們不停地重蹈覆轍,並願意犧牲自己的獨立和自由。

這當然是很傻的行為。

記得李雪說過:

在缺愛環境下長大的男孩,會有一個女孩成為其犧牲品;

在缺愛環境下長大的女孩,會成為許多親密關係的犧牲品。

那是不是女人意識到這些,就能倖免於難?

還是很難。

問題在於她不覺得這是錯的,她會覺得這是“愛”,是她長久缺乏的東西。

有不少心理著作指出,她們所認為的“愛”,只是過強的“依賴”。

感覺離開對方就如末日來臨,莫名的恐慌佔據了內心的全部。

男人一消失在自己世界,孤獨、空虛、恐懼就席捲而來。

她會用酒精,甚至毒品來麻醉自己。

這種病態的依賴,心理學把它稱為“消極性依賴人格失調”。

她們會把全部人生價值,都寄託在同別人的情感關係上。


比如漫畫大師黃嘉偉的小三——杜雨薇。

婚外情被揭發後,黃嘉偉立刻同杜雨薇撇清關係,以獲得大家原諒。

這一分手,杜雨薇就承受不住了。

她一個月後便抑鬱成疾,最後自殺身亡。

在很多病態的親密關係中,女人即是其犧牲品,也是寄生於這段情感的“寄生蟲”。

因為她無法忍受空虛,也沒有自我認知,所以她的感受和需要,已完全被這段關係所控制。

關係崩裂後,一般她會面臨兩種情況——

一種是自我瓦解。

一種是尋找下一段可依賴的親密關係。

但不論選擇哪種,她都將陷入痛苦。

中國有不少對“小三”角色上癮的女人,也有不少甘願淪為渣男收割機的好女孩。

她們想掙扎而出,卻反被痛苦束縛的更緊。

如果你,或者你的身邊人,正遭遇著這樣的困境,那你可以嘗試這個建議:

一、強化自我認知,認清什麼是“愛”

首先你要承認自己是缺愛的。

但同時明白,愛並不容易獲得。

在那些支離破碎的情感中,絕大多數時候,都是因為你難以忍受強烈的空虛感,而在尋找某種寄託。

這種寄託,猶如毒品,對你心智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消耗。

在一段親密關係中,你要思考你能否脫離他而保持獨立和自由意識?

如果不能,告訴自己:我不愛他,我只是依賴他!

在斬斷情絲後,你必須要忍受一段時間的空虛和折磨。

因為它會提煉你的心智。

儘管這個過程很痛苦。


二、樹立男人之外的目標

坦誠說,大多數人之所以走不出來,皆因為忍受不了空虛。

更坦誠地說,都是“閒”得蛋疼。

在情感的空窗期,你必須要樹立關於男人以外的目標。

這可以是掙更多的錢,可以是看完十本書,可以是獲得某學位......

但切記,一定要選擇需要你保持高度注意力,才能達成的目標。

而不是簡單的、機械性的肢體重複。

《心流:完美體驗的心理學》寫道:注意力的容量理論只有每秒126比特,換算過來,人一生平均處理的信息總量僅為185G。

是的,一生僅185G,還不如一個硬盤的容量大。

也就是說,人的注意力非常有限。

如雷達似的,只要你把它投注在這一邊,另一邊就會自然消減。

這個過程,孤獨會消弭,抑鬱會褪去,充實感與成就感會滋潤著你心靈的另一面。

或許你會問,愛的匱乏怎麼辦?

放心,心智的提升就能彌補部分匱乏。

而當你認清自我,努力拓展自我邊界,不焦慮,不求乞,不控制之後,真正的愛,就會不期而遇。

因為,你已經解決了困境,剩下的,就是自由的福廕。

而那種愛,才會真正賜福於你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