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不在的故事

在三五鋤每天的中午時間——十二點到十二點四十五分左右,是我們新設立的故事會時間。這個故事會叫做“好吃的”故事會,聽起來就像是騙小孩的。

不過——說是騙小孩的也不錯——我們的這個故事會就像誘餌,用糖罐裝上五花八門的好吃的東西,將他們引誘而來,來聽這裡會出現的,許多許多非常好的故事。

因為對我們來說,好聽的故事,就像是心靈的“好吃的”,小朋友們要聽著這些心靈的好吃的,才可以好好地,向著真正的未來,長大。

無處不在的故事

對三五鋤的小朋友們,我是很陌生的——分不出那些肥肥的小臉。

也沒有給這麼多肥肥的小臉,以及這麼小的肥肥,講過故事啊——我的第一場故事會,反正就慌里慌張開始了。

我的故事會之書,真是非常有寓意——《會講故事的圖形》。

在這樣兩本書裡,沒有文字,沒有解說,沒有旁白,所有的進行,都來自於閱讀這本書的人,對圖形與顏色的想象。

“這不是很簡單嗎?哈!”我暗暗想。“向他們傳達我想傳達的東西就好啦!”

無處不在的故事

“誰知道我們每天中午都來這裡幹什麼呢?”我假裝一點也不緊張地開始了。

“說故事——”那些肥肥的小臉喊道。

“很好,很好,”我想,“就是要這樣進展下去。”

“那麼誰是說故事的人?”

“你——”他們又喊道。

“真棒,真棒,”我想,“就是要這樣進展下去。”

“是啦,我就是說故事的人,那麼——是不是隻有我才能說故事呢?”

鴉雀無聲。

“咦?”我在寂靜裡恐懼地想,“這裡該要引入到‘每個人都可以說故事噢’這個階段了吖!”

“其實每個人都可以說故事——”我用大人的堅強自己講下去,“因為故事是屬於每個人的呀!”

“我也可以說故事的!”“我也可以!”“我會講一個象形文字的故事!”“我來講我來講!”

眼看場面就要失控。

這時一個小女孩說:“別說話了別說話了,故事都不能開始了。”

心下感激的我,馬上說:“對呀!故事要開始咯。”

故事就怕被人搶走似的趕快展開。

無處不在的故事

“大家快看,這是什麼顏色?”

“粉色——”

“三個粉色的小圓,看起來像什麼呢?”

“胖胖的,像小豬。”

我後來才漸漸覺得不對,不過故事還是講下去了——

無處不在的故事

“三個粉色的小圓,跟著一個粉色的大圓,就像是——”

“像是小豬跟著豬媽媽一樣。”

“是啦,那麼這一頁,把它說出一個故事裡的小小故事,要怎麼說呢?”

“三隻小豬跟豬媽媽生活在一起。它們每天都排隊跟著豬媽媽。”

後來我漸漸覺得這裡不對,但當時故事還是講下去——

無處不在的故事

“後來,三座房子都建好了,這時候——看右下角,來了誰?”

“譁!”他們都很害怕,“來了大灰狼吧?”

“是呀,大灰狼來了!”我很得意這種戲劇效果,“大灰狼要做什麼了!”

“要把房子吹跑了!”“要吃掉小豬了!”“三個小豬,啊嗚啊嗚一個接一個!”“我聽過這個故事!”

我是真的覺得哪裡不對了。

無處不在的故事

一個被熟知的故事,還值得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講著嗎?

一個已經可以知道結局的故事,還有沒有必要,在層層的遞進中,就算變幻成其他的形式——顏色啦,圖形啦,剪紙啦——就算不犧變幻成任何別的形式,也有被再次提及的必要嗎?

在故事的推進中,如果,如果我們要帶給的認知是——故事可以是千變萬化的——那麼我們在講述故事中的誘導,引出,講述者自己預設的傳達,又是不是與我們帶去故事的初衷相背?與這午睡前四十五分鐘的時間相背?

這是我經歷第一次故事會時,在心裡纏繞的——屬於一個成長起來的人,重重的疑惑與沮喪。

“譁!”他們又開心地喊,“大灰狼屁股後面的火跟著他一起跑掉啦!”

他們歡呼起來。

無處不在的故事

究竟什麼是故事呀?——這個本來按部就班在最高階段要傳達的問題,沒有問出口,但在心裡問著自己。

後來,拿著我提前準備好的那些彩色剪紙——他們當了大灰狼,當了第三隻,第二隻,第一隻小豬,他們住在自己分到的稻草屋子,木頭屋子和磚頭屋子裡。

他們是粉色,黃色,紫色,綠色。是圓,是正方形,是長格子。

沒有人要管——“究竟什麼是故事”,這件事。

無處不在的故事

無處不在的故事

故事可以是剪紙,剪紙的時候,你把那些輪廓慢慢描摹下來,又送給一個小孩子,他拿著它,滿心喜悅,急切要做一個故事裡的角色;

故事可以是書本,展開的時候,熟悉結局再三展露,但沒有人會想到是否“值得”,它來回被翻閱,被到達著;

故事可以是飯後睡前要來小書館坐著聽的四十五分鐘,甚至是講不完的更長,又或者是沒用完的更短;

故事可以是想象中的循規蹈矩,也可以是想象中的無法進行——順利或生疏中,你知道了,自己在這個故事中,究竟可以扮演什麼角色,而究竟,你是那個說故事的人,還是那個聽故事的人。

“其實,誰都可以說故事,任何地方都可以說故事,故事在每個人心裡呢。”我把這句之前想好的話,慢慢地,真心地講出來,“故事是慢慢慢慢長大的,就像你們一樣。”

在講這句話的時候,我真的看到一個小孩子的眼睛,亮亮的。

無處不在的故事

《會講故事的圖形》就是這樣兩本,雖然關於故事隻字未提,但卻無窮無盡的故事書——而這個故事,我相信,擁有比我對孩子更多愛與體會的你來講,會講得更好。

文漫/文

————————————————————————

《會講故事的圖形》精裝兩冊 首發

適讀年齡:3歲開始聽讀,4歲~8歲自己講述/男女通讀

無處不在的故事

無處不在的故事

《三隻小豬》圖示

無處不在的故事

《小紅帽》圖示

法國藝術家精心創作的無字繪本。讓人腦洞大開的《三隻小豬》《小紅帽》,讓孩子化簡單為神奇,激發孩子想象力、創造力、語言表達能力,幫助孩子從圖形中創造一個獨一無二的屬於自己的故事版本!

編輯推薦:

《三隻小豬》和《小紅帽》可謂家喻戶曉,當故事以無字書的形式呈現出來,如果讓孩子來講這個故事,他們會講些什麼呢?把《會講故事的圖形》放在孩子手裡,答案就揭曉了!等著孩子們帶來的驚喜吧!

好神奇的圖形書——別出心裁的藝術家,用三角、圓、線、方塊、梯形……這些幾何課上的常客,做為故事的主角;

會說話的無字書——一張書籤,一段閱讀提示,打開書看到裡面的圖形,孩子就可以開始講故事;

好獨特的故事書——為孩子插上想象與創意的翅膀,幫助孩子創造一個獨一無二的屬於自己的故事版本;

好精彩的藝術書——抽象的圖形、細節的呈現為孩子打開藝術之門,啟發他們做出自己的圖形世界,在任何時候玩一場又一場自己的圖形遊戲。

內容簡介:

每個人都聽過《三隻小豬》和《小紅帽》的故事,這一次,讓我們來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版本吧!

在故事開始,為了辨識出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地點和物品,作者列出了圖示,即不同圖形代表的角色。書裡還有一張書籤,上面也有這些圖示。

如果你想講一個簡短的故事,可以按照序號順序閱讀書籤背面的故事梗概。

如果你想創造一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故事版本,那就用你自己的話來講述這個故事吧!

你可以加上聲音,加上對景色的描述,還可以說說故事中人物角色的相貌,以及他們怎麼想的、做了什麼……

盡情發揮你的想象力吧,祝你閱讀愉快!

作者簡介:

索尼婭·莎娜,法國藝術家,設計風格獨特、充滿激情。喜歡跟丈夫一起周遊世界,尋找最不平凡的考古遺址和世界上最好的博物館。2004年以來致力於出版藝術類書籍。

阿德里安·彼什林,法國藝術家,畢業於斯特拉特設計學院。擅長包裝設計,近年來開始設計創作藝術類童書。

無處不在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