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主義”是什麼?存在什麼樣的危害?與極權主義有什麼關聯?

民粹主義,這個詞彙在近幾年來,似乎變得越來越讓人熟悉。民粹這兩個字的結合讓人著實有些摸不著頭腦,一般人看到這個詞的第一感覺,恐怕是民眾的精粹之類的東西。似乎這是一種宣傳草根的藝術貢獻的東西。但是這跟那些藝術作品,毫無關係。

近年來,隨著地緣政治日趨緊張,國際體系時有動盪,關於民粹主義的擔憂逐漸變成日益緊迫的現實問題。

大眾可能不太清楚這個詞的含義,但是民粹主義實際上就是在說他們,而且這個詞不是一個好詞。

民粹主義起源於19世紀40——50年代的俄國,又叫平民主義。它的含義是強調平民大眾的價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眾化作為政治運動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終來源;依靠平民大眾對社會進行改革,並把普通群眾當作政治改革的決定性力量;通過強調諸如平民的統一、全民公決、平民的創制權等民粹主義價值,對平民大眾從整體上實施有效的控制和操縱。


“民粹主義”是什麼?存在什麼樣的危害?與極權主義有什麼關聯?

納粹是典型的民粹主義


簡而言之,用通俗的話解釋就是:這是一種利用平民不滿情緒,煽動社會大眾採取無節制暴力來奪取權力的一種情緒化思潮。

歷史上最典型的民粹主義就是納粹。納粹作為南德意志小資產階級和市民階級的代表,特別擅長煽動平民不滿情緒,將矛盾簡單化地歸結為諸如猶太人或者凡爾賽的合約,進而煽動民眾,奪取政權。

那麼它與極權主義有什麼關係呢?一個很有意思但經常被忽略的事實是,民粹主義起源於東歐,而極權主義也起源於東歐。

極權主義這個詞最早雖然是由墨索里尼提出的,但意大利法西斯的統治能力,本質上只是一種威權主義,即一個人數不多的集團,通常是軍人集團,對社會實施有限的獨裁。它並不能夠像真正的極權主義那樣控制每個人的方方面面,極權主義的典型特徵就是包括每頓飯吃什麼都必須受到嚴格控制。

極權主義的真正起源同樣在沙俄,沙皇作為全體俄羅斯人的“父親”,對全國以及整個斯拉夫東正教世界享有無上的權威。“一個沙皇,一個民族,一個教會。”這種形式已經和後來的納粹德國的“一個元首,一個民族,一個帝國”在邏輯上相差無幾。

這一點不是偶然的。泛斯拉夫主義在沙俄民間具有極其廣泛的基礎,這一主義要求沙俄對中歐的德奧集團以及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奧斯曼帝國採取進攻性態勢,直到佔有全部的斯拉夫人地區並收復曾為東正教中心的君士坦丁堡,為此不惜多次在黑海挑起大戰,俄土戰爭接連十餘次,並三次瓜分波蘭,不斷在中歐與德奧進行摩擦。實際上,一戰之前,東歐的局勢早已難以為繼。


“民粹主義”是什麼?存在什麼樣的危害?與極權主義有什麼關聯?

中歐和東歐是民粹主義和極權主義的起源地


一戰之後,東歐社會崩潰,在德國和俄國之間的地方出現了多個幾乎是人造的民族國家,極端民族主義日益興盛,各種民粹和極端政治魚龍混雜,甚囂塵上,這些極端主義與思想不可避免地匯聚於中歐的中心維也納,在整個20年代,維也納的街頭不斷上演群體暴力和大規模互毆,這就是民粹主義的參政方式,各種極端思想,從泛斯拉夫主義到大德意志主義,從無政府主義到法西斯主義,中歐的音樂之都維也納變成了極端思想的大雜燴,這些思想最終都被那個來維也納報考藝術學院的流浪漢吸收,並把它們帶到德國,引發了二戰。

而這些民粹主義的思想,在政治上付諸實施了之後,最終產生了納粹。

其實這就是世界大戰爆發的真正原因。以往的利益解讀無法解釋,為什麼在明明已經損失慘重無利可圖的情況下,不能達成以往千百年來都不斷上演的停戰措施?

在這裡,要提到一個概念,即中東歐的地理特殊性。東歐,準確的說還要加上中歐,也就是德國和奧地利,這個地方在地理上存在特殊性。與中東類似,它處於一個地理交界處。但是這個地方,歷史文明非常短暫,在1500年前絕大部分還是一片荒野,因此它缺乏文明底蘊,但是地理位置卻又是一個矛盾集中點。屢遭外來入侵,以致於此地的民族都十分排外,民族情緒濃重,卻又在近代因為地理封閉的原因沒有趕上大航海時代,錯過了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工業化,因此在經濟上屢屢受制於人,不滿情緒高漲。


“民粹主義”是什麼?存在什麼樣的危害?與極權主義有什麼關聯?

維也納曾被稱為人類毀滅的試驗場


在這種情況下,中東歐產生了大量的極端思想和民粹思潮,各民族均追求大而無當的泛民族主義,積極要求對周邊民族採取攻勢,並認為自己的意識形態才是最好的,別人的一定要被滅絕。脫離了西方習以為常的條約利益體系,在戰爭中你死我活,寸步不讓。

民粹主義就產生於這種背景之下。它其實是一種野心家煽動下里巴人的極端情緒來奪取政權的極端思潮,民粹主義產生於下里巴人的極端情緒,最終必定會推出一位符合極端口味的野心家出來。因此,民粹主義必然導致極權主義。兩者幾乎可以說是一體兩面的。

當社會不滿情緒高漲,民眾的要求得不到滿足,統治者會利用民族矛盾來轉嫁事實上的階級矛盾,引發極端民族主義,而憤怒的民眾是不講求理智的,也是沒有任何政治經驗的,沒有任何政治經驗的憤怒民眾依據自己的口味推舉出一位野心勃勃、能說會道的野心家或野心家集團,通過將矛盾簡單化為某一個簡單對象,諸如某個外國、某個民族或者國內外的某個群體,來對這個民族或群體施以暴力以求解決問題,從而完成從民粹主義到產生極權主義並引發激烈衝突的一連串循環。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曾經發生過極權主義、法西斯主義的國家幾乎全部都是中東歐國家和受中東歐深厚影響的國家,比如日本。二戰之前的日本曾長期以德為師,最終學來了納粹主義,給國家和世界造成了嚴重災難。

關於納粹主義是否是德國文化內在產生的研究,一直以來都沒有定論。事實上不妨把視野擴大一些,在整個中歐、東歐去尋找,實際上這是整個中東歐地緣格局所造成的內在心理的影響,單從德國內部根本不可能有解答。


“民粹主義”是什麼?存在什麼樣的危害?與極權主義有什麼關聯?

現代民粹主義言論主要集中在網絡上


其他地方有沒有民粹主義?當然有。翻開互聯網到處可見民粹主義。但是到目前為止,其他地方的民粹主義大體上停留在口頭階段,沒有釀成大禍。應該是因為諸如西歐、中東、東亞、南亞等地皆為數千年文明積累之地,底蘊尚存,各自恪守著優秀的文明傳統,不會輕易生出禍端。而美洲、非洲、澳洲等地遠離世界政治的矛盾核心區,參與度很低,也不會造成大的影響。

但是中歐、東歐地區作為舊大陸唯一一個文明時期少於1200年的地方,底蘊單薄,比如立陶宛14世紀才產生文明,俄國直到16世紀才統一,它們比美洲的移民國家早不了幾百年,又地處四戰之地,歷史上經常受到野蠻的遊牧民族劫掠,在東歐的腹地,直到二戰時還是荒涼的草原,缺乏深厚的政治傳統,因此才會產生民粹主義和極權主義,又恰逢現代,科技的手段使通訊極為迅速,也使政權的控制程度無孔不入,這才是20世紀悲劇的真正內在原因。

說到這裡,民粹主義是非常值得我們警惕的。小市民階級的虛榮心理的極端膨脹,不但不會解決問題,反而會將自己和社會帶入納粹恐怖統治的災難,不由得不讓人警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