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易回河,宋朝歷經三朝治理黃河的失敗之策

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上游兩岸有大量沖積平原,中游穿過黃圖高原攜帶了大量泥沙,下游塑造了華北平原的地貌,孕育了中國傳統的糧食主產地。

很多時候,黃河帶來的卻是一部苦難的歷史,歷史上中國人對治理黃河一直矢志不渝。但要命的是,除了尋常的水災,黃河還經常決口、改道,每次都可以說是一出悲劇。

三易回河,宋朝歷經三朝治理黃河的失敗之策

東周定王五年,黃河發生決口,這是自傳說大禹治水以來,有證可考的黃河第一次大改道。

宋朝初期,有個叫李垂的人,寫了一篇《導河形勝書》。他認為,若讓黃河自由發展,就會改道向北流入遼國。那麼遼軍便可以順河而下,直取東京汴梁。

“稍東注易水,合百濟,會朝河而至於海。大伾而下,黃、御混流,薄山障堤,勢不能遠。如是則載之高地而北行,百姓獲利,而契丹不能南侵矣。”——《導河形勝書》


三易回河,宋朝歷經三朝治理黃河的失敗之策

當時宋朝正對遼國一籌莫展,對於他這一番言論,皇帝頗為讚賞。於是,便開啟了一場轟轟烈烈又盡顯荒誕的史詩級任務——治理黃河,史稱“三易回河”

宋仁宗年間,六塔河決堤

1056年,工會執事文彥博向宋仁宗提議,引黃河水改道六塔河東流。但是歐陽修堅決反對,《宋史》記載:“今欲逆水之性,障而塞之,奪洪河之正流,此大禹之所不能。”

三易回河,宋朝歷經三朝治理黃河的失敗之策

與此同時,河北、河東轉運使周沆也發現此舉不妥,他提醒宋仁宗“濱、棣、德、博與齊州,素號豐饒,河北一路財用所仰”。如果真要這麼做,大宋河北糧倉就要不保了。

但是宋仁宗還是一意孤行。公元1056年,大宋嘉佑元年四月,朝廷引黃河水路,流向只有黃河五分之一寬的六塔河。

三易回河,宋朝歷經三朝治理黃河的失敗之策

果不其然,六塔河決堤,河北千里良田,轉眼間化為沼澤。仁宗時,軍事重鎮定州路還有精兵十萬。等到水災過後,神宗重新登記,只剩下不到三萬人了。

宋神宗年間,曹村決堤

六塔河決堤的慘痛教訓並沒有驚醒宋朝統治者。宋仁宗死後,宋神宗繼續改道黃河的艱難工程。

公元1077年,王安石主持黃河改道。這次,他還發明瞭“浚川耙”來疏浚泥沙。但是很多人認為木頭製作的浚川耙在黃河根本排不上用場,只有王安石自己相信有用,他還說服了皇帝。

三易回河,宋朝歷經三朝治理黃河的失敗之策

為此,王安石專門設立了一個叫做“浚河司”的機構,向全國推廣浚川耙,這一次,最終引發了曹村大決堤。

洶湧的黃河水一路衝向淮河,總共沖毀四五十個郡縣,淹沒良田三千萬畝,曾經繁榮一時的淮河流域瞬間變為荒土。

這次黃河改道,可以稱為近千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洪水。從此,黃河下游水系徹底混亂。此後將近七百年,淮河都失去了入海口。後世因此感慨:黃河奪淮自宋始。

三易回河,宋朝歷經三朝治理黃河的失敗之策

差點因水災死在徐州的蘇軾上書朝廷,大罵王安石說,“汝以有限之材,興必不可成之役”。簡單說就是,沒本事別瞎折騰。

更誇張的是,宋神宗前後四次改道黃河,居然全都以失敗告終。

宋哲宗年間,內黃口決堤

經過宋神宗毫無結果的治理,黃泛區遍佈華北,黃河更是想流到哪裡就流到哪裡,毫無規律可言。

公元1099年,宋哲宗元符二年,三朝元老文彥博上書朝廷,要求徹底堵死北流的黃河,繼續引黃東流。

三易回河,宋朝歷經三朝治理黃河的失敗之策

此時的黃河已非仁宗時的黃河。由於泥沙堆積,黃河古道的河床已經非常高了,而朝廷只開了一道小河來引水,終於再一次引發決堤。

這次內黃口決堤嚴重到什麼程度呢?宋哲宗得知水災的情況後,忍不住哀嘆道:

元符二年之水,三門開元所建“聖德頌”並大曆年重修“禹廟”皆在山頂,悉遭漂沒。蓋自開元、大曆以來,水未有如此之大,非堤之過也。

“三易回河”,耗費掉的不僅是大量真金白銀,到宋真宗即位後,曾經富饒的河北已經是千里蕭條毫無人煙。曾經,河北是宋朝邊防最重要的基地。而現在,卻成為金兵任意馳騁的跑馬場。

治理黃河絕不是頭腦一熱。宋朝的失敗,不但使自己失去了立國之基,更使無數百姓流離失所。歷史再一次證明,統治階級的肆意妄為,是造成封建社會民眾苦難生活的最大根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