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盟軍即將全面勝利時,斯大林是如何利用德軍打擊波蘭的?

第一軍情

筆者曾遇到過一個波蘭留學生,談論德國和俄羅斯時,該名留學生都會表示很大的憤慨,並用中國和日本的關係做類比,還有些反將一軍的味道。

波蘭在歐洲一眾小國中,算是一個相當大的國家了,而且歷史輝煌,祖上曾經闊過,使得波蘭一直有與他的實力不匹配的野心。這樣心態反映到波蘭的外交中,就能看出一種貴族破落戶的驕傲與窘迫並存的狀態。波蘭能夠在1918年復國,德國的功勞很大。因為對俄國作戰勝利,當時波蘭的故土都在德國的佔領之下,而且為了爭取波蘭佔領區的物資和人員支持,德國許諾波蘭在戰爭結束後讓其復國。然而,戰局的發展出人意料,奧地利崩潰了,俄國垮了,德國革命了,波蘭境內的強權幾乎一夜之間都消失了。此時的波蘭已經發展出了三支勢力,最後組成了聯合政府——波蘭得以復國。

(波蘭領土平移150公里)

波蘭復國後,英國和法國處於削弱德國的目的,將德國西普魯士地區都給了波蘭,在東歐地區扶持起一個38萬平方公里的“大國”。對此,波蘭人感激涕零,從此與英法兩國結盟。

波蘭復國後,不是作為的熱愛和平的國家出現的。這是一個有著大國驕傲的國家,在短短的時間內,波蘭六次與周邊鄰國發生戰爭,惹翻了立陶宛、羅馬尼亞、捷克、德國、蘇聯,周邊幾乎沒有一個友好的國家。這也使得德國入侵波蘭時,波蘭人幾乎沒有外逃通道。

波蘭與周邊國家的衝突中,以與蘇聯邊界的“寇松線”最為著名。

波蘭要求國境線應該在“寇松線”以東150公里,包括了幾乎所有的白俄羅斯和烏克蘭西部地區。對此獅子大開口,斯大林說:如果蘇聯同意了波蘭人的領土要求,蘇聯人民會認為蘇聯政府為蘇聯爭取的利益甚至比不過英法兩國——寇松線是英國人為調節蘇波兩國而設置的一條邊界線,充分考慮了地理、風土、人情等關係。

兩家互不買賬,於是波蘭就在蘇聯最為虛弱的時候開打,一直打了2年,被蘇聯紅軍推進到華沙城下,最終波蘭人在集中全部力量在華沙城下擊敗了蘇聯紅軍。至此,兩家都沒有力量繼續戰爭,就坐下來談判,簽訂了《里加條約》,其中寇松線以東的烏克蘭西部地區,大約13.5萬平方公里被割讓給波蘭。蘇聯當時急於結束戰爭,認下了這筆賬。

德國的西普魯士地區被割讓給波蘭使得東普魯士地區成了飛地,為此,德國希望能夠獲得一條“但澤走廊”,以與東普魯士聯繫。波蘭傲慢地拒絕了,並且在1920年代對德國與蘇聯日漸加深的合作頻頻製造障礙。在波蘭的立場上,德國和蘇聯都逐漸從戰爭的陰霾中恢復過來,如果他們兩家走到了一起,對波蘭不啻為亡國之禍。

帶著周邊的普遍憎恨和敵意,波蘭跌跌撞撞地來到了1939年9月,德國軍隊閃擊波蘭。其實德國人在波蘭戰役打的並不好,各兵種協同做的相當差。然而由於戰術理念和國力的差距,波蘭軍隊一潰千里。本來波蘭政府計劃退往東南部(烏克蘭西部)固守待援,然而東線蘇聯80萬軍隊的入侵使得波蘭政府認為亡國不可避免,因為啟動了緊急狀態法案,成立了流亡政府,先在巴黎辦公,後來又搬到了昂熱。法國戰役開始後,法軍潰敗,波蘭流亡政府又搬到了倫敦。

波蘭有相當數量的軍隊逃了出來,來到了法國、英國,被編為波蘭軍隊,參與了對德戰鬥,身負國仇家恨的波蘭軍隊打起來非常兇猛。依靠著這些軍隊,波蘭流亡政府在倫敦得以立足。

還有一些波蘭軍隊在逃跑不及,退入森林等地,隨後組成了游擊隊,在波蘭境內抵抗德軍,這一部分人稱為“國內軍”。隨著戰爭的進行,“國內軍”逐漸加入了很多分支,傾向西方的、傾向東方的都有,在華沙地區的“國內軍”由博爾將軍統帥,聽命於流亡政府。

(波蘭二戰時的軍人)

蘇聯人起初也招架不住德國人的凌厲攻勢,人員和裝備損失都很大,為了更大程度的利用波蘭的戰爭資源,並取得盟軍陣營的支持,蘇聯政府同意與波蘭流亡政府進行邊界問題談判。蘇聯準備恢復1939年邊界線,並且表示戰後波蘭的領土可以向西再行擴展。

波蘭流亡政府卻認為,讓蘇聯與德國拼的兩敗俱傷,波蘭的領土不僅在西部能夠有所擴張,在東部可能還能再擴大一點,甚至半個烏克蘭都可能要的下。隨後卡廷事件的爆發,讓蘇聯和波蘭的關係跌到了谷底。到了1943年,蘇聯已經基本不存在亡國之憂了,對波蘭的邊界問題,又提出了以寇松線為基礎,並將波蘭整體向西擴大的方案。此時蘇聯已經不同意將西烏克蘭、白俄羅斯劃給波蘭了。波蘭流亡政府不管誰上位,都沒有接受蘇聯的要求。

時間來到了1944年,蘇聯紅軍已經打到了寇松線附近,接下來就蘇聯就要進入華沙了。由於波蘭流亡政府對蘇聯的敵視,蘇聯人也適時地成立了在蘇聯控制下的波蘭社會工人黨,不準備再接受遠在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作為談判的主體,而這個波蘭社會工人黨組織的波蘭民族解放委員會很快就與蘇聯達成了一系列邊界協議,此時波蘭就存在了兩個政府。

眼看蘇聯軍隊要佔領整個波蘭,在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立刻命令接受其命令的“國內軍”即刻發動華沙起義,奪取堅城,作為將來政治鬥爭的籌碼。

1944年夏,國內軍司令塔德烏什·科莫羅夫斯基向倫敦彙報說:"國內軍如果無所作為,波蘭人就會一齊倒向共產黨一邊。"波蘭國內軍希望獲取速勝,以"華沙的自我解放"來阻止蘇聯的染指。

這是政治的,意識形態的鬥爭,沒有一個對錯的問題。波蘭流亡政府是以反蘇反共著稱。這時波蘭流亡政府擔心紅軍單獨解放了波蘭,否定了他的合法執政資格。所以一定要在紅軍到達之前佔領華沙,至於時機合不合適,力量夠不夠都不顧了。華沙起義的籌備是揹著蘇聯秘密進行的,蘇聯政府和紅軍指揮部,都沒有接到有關起義的正式信息。而且起義軍也沒有提出支援要求,更沒有與漸漸逼近的蘇軍進行過協調。

(擅長遊擊的“國內軍”被用來政治犧牲)

這也是在蘇德戰爭中華沙起義最有爭議的一點,究竟是誰背叛了華沙起義的軍民。

1944年8月2日,在紅軍白俄羅斯戰役收尾階段,蘇聯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前鋒突入波蘭,前鋒到達華沙郊外的維斯瓦河邊。在原波蘭流亡政府指揮下,華沙“國內軍”發起了聲勢浩大的起義,華沙市民紛紛響應。

在起義前夕的7月30日,以波蘭流亡政府總理為首的代表團從倫敦抵達莫斯科。8月3日深夜,斯大林親自接見了他們。波蘭代表團願與波蘭民族解放委員會合作,但堅持他的政府才是波蘭唯一的合法政府。此時代表團仍然不知道波蘭國內已經發動了華沙大起義。

波蘭人過於樂觀地估計的形勢,他們以為德軍已經處於覆滅的前夕,尤其是柏林發生的刺殺希特勒的暗殺行動,使得流亡政府的官員們確信德國已經不具備太大的威脅了,只要波蘭軍隊主動發起進攻,德國軍隊就會撤退逃往德國本土。波蘭流亡政府就能夠在蘇聯軍隊進入華沙前12小時,宣佈流亡政府作為唯一的合法的波蘭政府恢復行使權力。

然而,此時的德軍遠遠沒有行將就木,他們迅速調重兵鎮壓,盟軍與波蘭流亡政府要求紅軍支援。紅軍雖以國民軍起義未與紅軍聯繫,時機不當為名,表示不贊成華沙起義,但還是制定了華沙戰役計劃,並空投支援起義,但不允許盟軍利用紅軍機場為華沙空投。9月15日,蘇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近衛坦克第2集團軍攻至華沙近郊普加拉,但德軍炸燬了維斯瓦河大橋,並以數個精銳坦克師嚴守河防。

這個時候,波蘭國內軍仍不同紅軍聯繫,紅軍空投的聯絡員因無人接應被德軍捕獲。紅軍派波蘭第一集團軍(左翼〕一個師強渡維斯瓦河,在華沙河岸街登陸,建立登陸場。國內軍不予配合。幾天激戰之後,在德軍坦克部隊突擊下,波軍只得撤回東岸。到10月中旬,華沙起義最終失敗。紅軍表示接納華沙起義人員,但國內軍領導不允許起義者向紅軍陣地突圍。最終華沙起義軍全軍覆沒,僅有少數人民近衛軍(左翼〕,撤到維斯瓦河東岸。1945年初,紅軍發起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1月17日,華沙解放。

華沙大起義的悲劇,東西方敘事有截然不同的說法。

蘇聯認為是波蘭地主政府為了爭奪戰後波蘭的領導權,要搶在紅軍前面佔領華沙,不顧一切的進行冒險,才導致了失敗。西方則認為是斯大林為了控制波蘭,故意不支援華沙起義者,才有悲劇產生。

設身處地地站在蘇聯的立場來考慮問題,1921年的邊界線是波蘭以既成事實逼迫蘇聯簽訂的城下之盟,蘇聯在1939年佔領波蘭的東部土地,是這一歷史問題的延續。從歷史來看,波蘭所處的位置對蘇聯至關重要,歷史上不管是拿破崙還是希特勒都是通過波蘭作為跳板進攻俄羅斯的。因此蘇聯為了戰後西方邊境不出現一個敵視蘇聯的波蘭政權,就顯得合情合理了。而且,波蘭人組織發動起義,明顯是藉助蘇聯在東線戰場的勝利的餘威,意圖在搶奪蘇聯的勝利果實而倉促發動的。那麼蘇聯軍隊對華沙起義的態度就可以有很多意味了——因為,蘇聯政府已經承認了波蘭社會工人黨組織的波蘭民族解放委員會作為波蘭的唯一的合法政權。那麼,波蘭流亡政府的武裝力量發動的旨在搶奪合法權的戰爭,為什麼還要求蘇聯軍隊去幫助呢?

(波蘭慶祝第二次獨立)

說到底,這還是波蘭流亡政府實力不濟,卻又勉力為之而造成的悲劇啊。波蘭人往往以在二戰中22%的人死亡,極言犧牲之壯烈,然而這其中又有多少冤魂?在1945年後,英國為了與蘇聯關係的正常化,承認了蘇聯扶持的波蘭政府。波蘭流亡政府只好搬出波蘭大使館,租了一間民房維持辦公。二戰時波蘭人歷經六年苦戰,終於趕走了德國入侵者。而要趕走第二個入侵者蘇聯,他們還要經歷44個屈辱的歲月。直到1990年12月22日,長期以來身居陋室的波蘭流亡政府第七任總統雷沙爾德·卡丘羅夫斯基親手將珍藏的國璽、憲法以及國旗重新交到了波蘭人民的手裡,波蘭終於獲得了完全的獨立——桀驁難馴的波蘭人啊!


而知而行

這個談不上什麼斯大林利用德軍打擊波蘭,這屬於一段被曲解的歷史,蘇聯與波蘭的關係絕對算不上盟友,華沙之戰,完全就是在雙方不合作的情況下發生的。1944年的蘇軍雖然在發動大反攻,但是德軍的實力尚存,附近的歷史戰役都是相當吃力的來完成,實際上德軍還能進行戰術反擊,戰役反擊也不是沒有。

1944年,蘇軍發動白俄羅斯戰役,但是當兵鋒到達華沙附近時,其實戰役已進入收尾階段,蘇軍實際已經消耗了全部的實力,急需要休整,實際上並沒有直接攻入華沙的計劃,事實上也是被德軍阻止,只是短暫的到達維斯瓦河邊。

這時波蘭的地下抵抗組織,產生了一個錯誤的判斷,他們認為德軍已經是強弩之末,只要輕輕一推就會倒下,而且他們與蘇聯有著不小的分歧。波蘭的地下抵抗組織實際上聽命於戰前的波蘭政府,當時已經流亡於英國,它們與蘇聯實際上屬於仇敵關係,波蘭過去處於大國中間,沒有處理與鄰國的關係,也沒有友好鄰國。

當時在蘇聯支持下,已經另立了新的波蘭政府,於是遠在英國的前政府,利用自已控制的地下組織發動了華沙起義,目的是想搶在蘇軍進入華沙之前,自已解放華沙,以便在戰後與蘇聯討價還價,爭取籌碼,沒有與蘇軍合作的意思。

華沙起義選擇的時機不對,在蘇軍已經完全失去進攻能力的情況下,強行起義,蘇軍根本不可能配合,即便蘇軍想配合,實際上也不可能發生什麼的效果,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講武堂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就算放在平時也就罷了,但在二戰拯救全人類的過程中,在面對法西斯德國的侵略時,盟國的有些國家也要彼此的打擊。

1944年夏天,當時已經擁有40000多名戰士的波蘭地下軍,想趁著德軍在東線斯大林格勒吃了敗仗、西線盟軍諾曼底勝利登陸的時機中,進攻處於困境中的華沙駐守德軍,乘機取得波蘭獨立,最大限度的保證華沙不會成為蘇德軍隊戰場。

1944年7月31日,一支蘇軍坦克部隊抵達華沙外圍地區,波蘭地下軍藉機決定在8月1日對華沙發動總攻。可就在波蘭人民拿起武器,準備向駐守華沙的德軍開戰之際,蘇聯坦克部隊突然停止了進攻,並全線撤退。德國人在蘇軍撤退後,就把全部兵力投入到對波蘭地下軍打擊之中。蘇軍這種撤退行為激起了羅斯福和丘吉爾強烈不滿,他們要求斯大林繼續進攻波蘭德軍。但斯大林充耳不聞,甚至還抗議美英空軍對華沙的空中支援是侵犯了蘇聯領空。


第一軍情

1944年夏末,長期隱藏在華沙的波蘭自衛軍乘蘇軍突擊到華沙郊區的時刻發動了起義,德軍猝不及防,自衛軍佔領了華沙許多街區,希特勒緊急調動德軍圍剿起義軍,此時如果維斯瓦河對岸的蘇軍與起義軍裡應外合,華沙馬上就會解放,但斯大林命令蘇軍原地待命,坐視波蘭起義軍自生自滅,起義軍軍火不濟,請求盟軍空投物質,蘇聯在美英再三要求下進行了僅有象徵意義的空投,杯水車薪,美英決定自己進行空投,但是由於航程過遠,飛機空投後只能降落在蘇聯機場,斯大林已各種理由予以拒絕,時間一週周過去,波蘭自衛軍控制區已被德軍分割成幾塊區域,德軍開始分區逐次消滅他們,最後在美英首腦的強烈要求下,斯大林松口了,西方的飛機把大量的物質投擲華沙上空,由於起義軍控制區極小,大部分物資落入德軍之手,幾天後華沙自衛軍電臺發出了最後的聲音:萬能的上帝啊,請對我們受到的不公正做出裁決吧!世界收聽到此消息後,殘餘的起義軍失敗被俘,華沙被德軍有計劃的摧毀。斯大林在波蘭自衛軍徹底被消滅後,就一戰奪取了華沙,斯大林之所以不對波蘭起義軍救援的原因就是波蘭起義是由波蘭在倫敦的流亡政府領導策動的,自卡廷事件之後蘇聯就和波蘭流亡政府斷絕了關係,轉而扶持了一個聽命於蘇聯的波蘭政府,有鑑於此蘇聯當然不希望波蘭流亡政府控制的起義軍勝利。這就是蘇聯……


夢迴唐朝162458004

談不上斯大林利用德軍打擊波蘭,只能說波蘭的精英階層認不清形勢被美英利用而已。

二戰局勢相對明朗後,英美蘇等主要盟國就戰後的國際格局進行了一系列的磋商和談判,分區佔領德國已成定局,位於德國東部的波蘭必然被劃在蘇聯的勢力範圍之內。但為了防止蘇聯做大做強,美英利用位於英國的波蘭流亡政府,對波蘭國內反抗組織提供武力和經費支援,希望波蘭的政府構成相對偏西方,給蘇聯留下一個不那麼聽話的小弟,最好能把波蘭拉到自己的陣營中,在蘇聯的戰略防禦圈打下一個楔子,營造有利於西方的戰略態勢。

1944年8月1日,波蘭的地下反抗軍發動聲勢浩大的華沙大起義,希望能夠利用蘇聯紅軍牽制在波蘭的德國軍隊,並在蘇聯徹底擊敗德軍前完成國家的光復,建立一個“自主”的國家。這本來就是一個無恥的想法,即要蘇聯紅軍為波蘭的獨立流血犧牲,又不欠蘇聯一點人情,更要在戰後跟蘇聯對著幹,換任何人當蘇聯的領導人都不會滿足波蘭人的想法。於是蘇聯紅軍在華沙近郊停止的前進,坐看波蘭地下抵抗組織被德軍消滅,而後開足馬力一舉而拿下波蘭全境。

華沙大起義的悲劇就是波蘭政治精英缺乏戰略視野,完全不顧及他國感受,一味追求本國利益最大化導致的。也是波蘭立國時間太短,野心與國力嚴重不相稱,建國早期形勢發展太過順利導致的浮躁心理作祟。

一戰結束後為了削弱德國,也為了遏制新生的蘇俄政權,英法等國支持波蘭獨立並劃分了較大的領土給波蘭,使波蘭一躍成為歐洲有數的大國。作為新生的歐洲大國,波蘭夢想從此成為歐洲的列強之一,積極參加國際爭端,尤其是多國聯合干涉蘇俄紅軍與白俄武裝的內戰,波蘭就是最積極的參與者之一,更在蘇俄平定白俄武裝之後與蘇俄展開戰爭並獲勝,割走了大片蘇俄領土,與蘇俄結下了深仇。為了獲取日本的支持,波蘭在國聯上積極支持日本對華侵略,率先承認偽滿洲國地位,阻撓在國聯通過譴責日本侵華的決議,只為日本能夠承認波蘭是歐洲列強之一。希特勒成功當選德國總理後,積極推行法西斯統治,希望能夠收回東普魯士領土,因此提出用其他領土置換處於波蘭統治下的東普魯士,波蘭統治者傲慢的拒絕了希特勒的提議,甚至在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時出兵強佔部分捷克斯洛伐克領土,併為自己能夠虎口奪食而沾沾自喜。

按照希特勒的想法,是想將波蘭拉到自己的戰車之上,借波蘭領土進攻蘇聯的,但波蘭政壇的那些自大狂卻狂妄的拒絕了。與東西兩個強大的鄰國交惡,去投身遙遠的英法懷抱,波蘭在國際政治博弈中一錯再錯,最終在英法的坐看中百萬大軍灰飛煙滅而滅國,在蘇聯的作看中20多萬軍民傷亡喪失了復國的希望,這一切都是波蘭人糾由自取,如今翻起舊帳只為了國家政治導向,要不然波蘭人為什麼不提英法坐看本國覆滅呢?


汪淳浩瀚


波蘭這個國家悲慘的近代史都是咎由自取。在我看來,這個國家就是一個能力不足還喜歡惹是生非、投機倒把、是非不分的壞同學。

比如處於蘇德兩強之間,波蘭的處境只能是誰都不得罪,夾縫求存。起碼在兩強之間,為了保持戰略緩衝,任何一方也不會允許另一方吃掉自己。


再不濟也應該拉攏一方,對抗另一方。但是波蘭是兩方都要招惹,最後被蘇德分食,只能四處流亡。之所以開篇我對波蘭下了那個定語,那就是作為被帝國主義侵略、欺凌的受害者,居然在國際會議中支持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成立偽滿洲國,分裂中國。這就是一個好了傷疤忘了疼的不分是非黑白的民族。

在二戰蘇德戰況逐漸明瞭之際,波蘭在蘇聯戰勝德國這個事實跟前,沒有主動去跟新的莊家蘇聯討論波蘭的未來,而是急不可待的以為德國已經落了井,便也想上去扔塊石頭,擅自發動所謂的華沙起義。誰知那塊石頭蘇聯可以扔,波蘭卻未必。



這讓已經成了落水狗的德軍非常惱火,老子搞不贏蘇聯還能被你波蘭這幫猴子欺負?德軍一橫起來,波蘭就只有喊救命的份。蘇聯其實沒有對波蘭起義落井下石,當時蘇聯空投了聯絡員到華沙,但是波蘭國內軍卻不與之接觸,使之落入了德軍手裡。沒有內應,蘇聯抓瞎,也就沒有辦法空投救援。甚至有說法是波蘭國內軍殺死、賣掉蘇聯聯絡官。


地面上蘇聯原本也沒有閒著,蘇聯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近衛坦克第2集團軍攻至華沙近郊普加拉,但德軍炸燬了維斯瓦河大橋,並以數個精銳坦克師嚴守河防。這就是西方所說的蘇聯退縮不前甚至後撤的原因。



這個時候,波蘭國內軍仍不同蘇聯紅軍聯繫,紅軍空投的聯絡員因無人接應被德軍捕獲。紅軍派波蘭第一集團軍一個師強渡維斯瓦河,在華沙河岸街登陸,建立登陸場。國內軍也不予配合,幾天激戰之後,在德軍坦克部隊突擊下,波軍只得撤回東岸。



實際上,波蘭的華沙起義根本就不算是起義,而是波蘭地主階層投機取巧,以為有機可乘想趁德軍虛弱,蘇軍還未進攻到波蘭的空檔搶奪波蘭控制權,在反法西斯戰爭中贏個滿堂彩。而且蘇聯紅軍派出的波蘭第一集團軍也是波蘭人的軍隊,但是波蘭國內軍不但不以國家大局為重,配合第一集團軍登陸,還在背後打黑槍,怕紅色波蘭軍搶了自己地盤。


這樣的起義不該失敗嗎?還把這盆髒水潑給扭轉二戰局面的蘇聯紅軍利用德軍打擊波蘭,這分明就是自己作死。像這種在國家、民族大義跟前老是打著搶地盤、保存實力的民族敗類,死有餘辜。


謝金澎

蘇聯為什麼要幫助一個敵視自己的流亡政府?二者之間沒有協定也沒有互相聯繫,蘇聯根本沒有幫它的義務。有人說該看在都打德國的份上拉兄弟一把。狗屁!華沙起義軍目的不過是從德國手裡爭奪華沙的控制權罷了,不是為了打德國。雖然為了奪權要打德國人一下,但打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真想打德國人的話幹嘛不與附近的反德蘇軍溝通協調?奪華沙可以不關蘇軍的事,打德國則關蘇軍的事。從華沙起義軍的不聯繫行為,明明白白顯示了他們的意圖只是奪華沙;打德國人,那不關我事,除了妨礙我奪華沙的那些德國人不得不打一下。華沙起義的根本目的不是反德,而是爭奪蘇軍流血犧牲快要擊敗駐波德軍時的勝利果實。那些幻想蘇軍該幫他們搶果的人,都啥腦筋啊,真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殘酷的現實是,這幫華沙起義軍如果不被先到的德軍剿滅,也會被後到的蘇軍繳械,不服從的話甚至也會被剿滅。斯大林是不會允許在蘇軍背後有好幾萬敵視蘇軍的武裝力量存在的。好在事態沒發展到這一步,斯大林借刀殺人得逞。波蘭人傻不知自己斤兩,硬往兩把刀上撲,第一把刀就沒闖過去撲街了(香港話的橫死街上),那是誰也攔不住。死在第一把刀上還算好,好歹可以給予反德烈士的光榮稱號,端端正正地名垂青史了。若死於第二把刀,雙方的面子都很不好看。蘇聯是全世界公認的二戰反法西斯的正義方,你個二戰反蘇烈士算哪遭呢,感覺離法西斯就不遠了。華沙起義被德軍撲滅這麼個歷史結果,涉事的幾方雖然得失不同心中各有酸甜苦辣,起碼大家在歷史面子上都還過得去。希特勒在無意中“調合”了另一陣營裡的一個大麻煩。


黃傑峰4

悟空老提問傾向美日的問題,悟空你所說的是華沙起義吧?當時蘇聯和親蘇聯的波蘭軍隊已經在一場大戰後包圍了華沙,蘇聯的目標很明確,歇歇,補充一下給養再打華沙,但華沙城內的親西方人士在歐美的慫恿不聽蘇聯的勸阻提前發動起義,其目的很明確,不能讓親蘇聯的波蘭人解放華沙,而在起起義陷入困境後,西方又督促蘇聯提前解放華沙,蘇聯回答:NO!這就是事實,這就像經過中國公知的包裝,大家只知道卡廷慘案蘇聯槍殺2.2萬波蘭人,而不知道這是蘇聯報復波蘭人屠殺4.5萬人蘇聯戰俘的行為一樣,蘇聯一直信奉血債要用血來償,強姦必須強姦還。


樂得清閒710408

談不上斯大林利用德軍打擊波蘭,只能說近在咫尺的蘇軍,出於一些客觀原因和主觀私心,袖手旁觀,面對著華沙起義中德軍對波蘭人的瘋狂鎮壓而選擇視而不見,起義失敗後,蘇軍隨即發起了華沙戰役,解放了城市。二戰後期,在蘇德戰場上德軍已經全面陷入被動。庫爾斯克戰役之後,德軍全面轉入全面防禦狀態。面對這蘇軍的全面反攻,兩線作戰的德軍日益陷入被動,特別是諾曼底登陸之後,德國戰敗實際上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由於歷史原因,波蘭人和蘇俄的關係十分緊張。歷史上的波蘭就是在俄羅斯的侵略下走向了衰亡,甚至一度被滅國100多年。一戰後獨立的波蘭報仇心切,侵入蘇俄,扶持烏克蘭與自己共同抵禦蘇俄,兩國矛盾再次激化。後來蘇俄軍隊攻入波蘭,最後在華沙城下戰敗,結束了雙方的戰爭。波蘭方面自稱是俄國侵略自己,蘇俄方面自稱是波蘭干涉俄國革命。雙方各執一詞,都聲稱獲得了戰爭的勝利。二戰中,蘇德雙方都大肆摧殘波蘭人,特別是蘇聯方面製造了卡廷事件,波蘭上層社會精英被蘇聯屠殺殆盡,加劇了兩國的仇恨,流亡海外的波蘭政府也與蘇聯政府斷交。而面對著即將反攻進入波蘭境內的蘇聯紅軍,波蘭流亡政府希望通過發動武裝起義,在蘇軍到來之前提前解放,避免波蘭又一次被俄國人控制。

從1944年1月開始,在蘇軍進攻的道路上,波蘭游擊隊掀起鋪天蓋地的暴動潮,把德軍後方攪得無一處安寧。由於親西方的波蘭流亡政府與蘇聯存在結構性矛盾,能否解放華沙,進而避免因華沙被蘇聯控制而使國家走上蘇聯道路,是一個重要關鍵。

1944年7月,德國發生了刺殺希特勒的行動,雖然最後刺殺失敗,但是這一消息傳入波蘭之後,起義軍領導層認為德國已經崩潰了,於是決定發起華沙起義。1944年8月1日,華沙起義爆發。雖然蘇聯紅軍在7月29日就已經達到維斯瓦河的東岸,但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蘇軍也停止了繼續進攻,蘇軍的解釋是,先前的攻擊已經使部隊疲勞不堪,在繼續進攻造成了更多傷亡後不得不暫停,而且華沙起義的領導者們並沒有聯繫蘇軍,所以行動與蘇軍無關。因而蘇聯紅軍雖然近在咫尺,但是卻坐視華沙城內的波蘭軍民與德軍艱苦的戰鬥。

50,000波蘭地下軍採用了游擊戰對抗25,000德軍,整個起義持續了63日,直到1944年10月2日,波蘭軍隊方才向德軍投降。在波蘭方面有大約18,000名軍人和超過250,000名平民死亡,另有大約25,000人受傷。德軍方面有大約17,000人死亡和9,000人受傷。波蘭地下軍投降後,希特勒命令德軍將華沙夷為平地。結果85%的地方都被毀壞,直到1945年1月17日蘇軍才進入華沙。不管怎麼說,蘇聯紅軍確實在華沙起義中袖手旁觀,坐視波蘭流亡政府領導的起義軍與德軍艱苦的戰鬥,起義失敗後,華沙市民被德軍瘋狂的鎮壓,而蘇軍很快就發起了華沙戰役,解放了華沙,而在蘇聯的扶持下,新的波蘭政府隨機成立,取代了流亡政府。


耗盡繁華

波蘭地處德蘇兩個大國之間,歷史上波蘭跟這兩大國關係很差而親近遠在天邊的英法,對德俄有著複雜和很深的仇恨。比如18世紀末波蘭被俄國和普魯士3次瓜分,一戰時作為戰勝國的波蘭向德國提出了苛刻的賠償為二戰時埋下了禍根,1917年俄國10月革命時波蘭竟然趁火打劫進攻沙俄,1939年波蘭被蘇德兩國瓜分,二戰期間又爆出蘇軍殘殺上萬名波蘭軍官的事件,這導致了二戰時在英國的波蘭流亡政府斷絕了與蘇聯的外交關係。

很多原因造成了波蘭人對蘇聯和德國有著同樣的仇恨和戒心,1944年7月,德國東西兩線節節敗退,東線蘇軍已經打到波蘭首都華沙近郊,解放華沙指日可待。當時華沙有兩股波蘭軍隊,一股是親英法的波蘭流亡政府指揮的地下軍,由舊軍隊和武裝平民組成;另一股是由蘇軍釋放的原波蘭戰俘組建的人民軍,比如第1軍。那麼問題來了,都是反法西斯的力量,誰是波蘭的解放者呢,誰是波蘭的合法政府代表呢?

出於對戰後波蘭勢力劃分和對納粹德國佔領軍的仇恨,更是對蘇聯軍隊的戒心,親英法的波蘭流亡政府決定在蘇軍到來之前,發動華沙城內地下軍的武裝起義。1944年8月1日起義打響,5萬名起義力量向華沙城內1萬多德軍發起進攻,華沙城內近百萬居眾或直接參戰或幫助修工事,到8月5日起義軍攻佔了華沙大部分城區,但是沒有外援而使形式發生了變化。

起義軍受英法支持答應給予援助,但是英法最近的機場在意大利,最能夠給予支持的應該是蘇軍,因為蘇軍已經到了維斯瓦河邊上,但直到戰役打響蘇軍才假惺惺說接到戰役指示。這件事情其實在客觀上蘇聯沒有很好的準備,主觀上斯大林不願看到一個親西方對蘇聯有敵意的政府在戰後取得政權。

於是起義打響後蘇軍非常消極地進行“配合”,比如斯大林幾次拒絕英美的飛機利用蘇軍的機場對起義進行支援;將已經到了維斯瓦河邊的蘇軍撤回,大軍原地修整按兵不動。德軍因為華沙至柏林重要的戰略地獄決心守衛華沙,而且德軍也嗅到了當時一絲政治微妙,於是德軍放心大膽地調集武裝力量對華沙城內的起義軍進行關門打狗,連在維斯瓦河對峙蘇軍的2萬多黨衛軍都調至華沙城內鎮壓起義,10月2日堅持了60多天的華沙起義軍投降,為懲罰波蘭希特勒下令屠城,直到1945年1月蘇軍才大搖大擺進開進華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