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石門棧道被很多人錯過的風景,藏在離它18公里遠的地方

陝西漢中是個好地方,劉邦從這裡興漢,諸葛亮屯兵八年、六出岐山,張魯在這裡興起五斗米教,“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蕭何月下追韓信”……兩漢三國的歷史遺蹟俯拾皆是。

再加上宛如江南的自然風光,自然備受遊客追捧。

漢中石門棧道被很多人錯過的風景,藏在離它18公里遠的地方

在漢中數不勝數的旅遊景區裡,石門棧道風景區是最受歡迎的景區之一,相當於杭州的西湖、西安的城牆,是外地遊客來此必遊的地方。

漢中石門棧道被很多人錯過的風景,藏在離它18公里遠的地方

然而,少為人知的是,石門棧道風景區最珍貴的寶藏其實已經不在原地,而在離它18公里的漢中市區。

這便是藏於古漢臺—漢中博物館的“石門十三品”。

去過石門棧道的人都知道,這個景區最大的看點就是石門水庫、水庫大壩和沿著山腳線蜿蜒的仿古棧道。

如果對歷史不感興趣,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石門棧道曾經是被譽為“蜀道之始”的古褒斜道最精彩的一段。

漢中石門棧道被很多人錯過的風景,藏在離它18公里遠的地方

此處有長達十里的險峻山谷,山谷中褒河水流湍急,古褒斜棧道蜿蜒於河谷峭壁之上,至褒谷口,更有一開鑿於東漢永平年間的長達15米的穿山隧道——被譽為“世界上最早通車隧道”的石門。

漢中石門棧道被很多人錯過的風景,藏在離它18公里遠的地方

我國古代有“勒石紀事”的傳統,石門地處交通要道、石門內外又是天然的石質山壁,所以,一千多年以來,各路英豪此起彼伏,在石壁上競展風流,地方官吏在這裡刻下了工程修建的歷史,文人墨客在這裡鐫刻自己的大作,儼然一處熱鬧的公共文化平臺,路人甲乙丙丁到了這裡都能享用一頓豐盛的文化大餐。

據1960年文物普查統計,石門石刻有104種,僅石門內壁就有34種,在眾多石刻中,以13種漢至南宋時代的石刻出類拔萃、蜚聲古今,世稱“石門漢魏十三品”。

上世紀70年代,隨著國家修建石門水庫,古石門、古棧道遺址和大部分摩崖石刻都淹沒在水庫之下,只有特別珍貴的“石門十三品”被分鑿切割下來,搬遷到了古漢臺—漢中博物館保護。

漢中石門棧道被很多人錯過的風景,藏在離它18公里遠的地方

在古漢臺——漢中博物館裡,“石門十三品”作為鎮館之寶,有一個專門的陳列室進行展覽。

漢中石門棧道被很多人錯過的風景,藏在離它18公里遠的地方

在這裡,我們能看到“十三品”的原刻石:有位列“漢三頌”之一的《石門頌》,有距今已有1900多年曆史的《鄐君開通褒斜道》,有記載了褒斜道改道歷史的《石門銘》。

漢中石門棧道被很多人錯過的風景,藏在離它18公里遠的地方

還有傳為張良手書的《玉盆》、曹操手書的《袞雪》……

漢中石門棧道被很多人錯過的風景,藏在離它18公里遠的地方

石門棧道景區有奇險絕倫的自然風光,古漢臺—漢中博物館則收藏著古石門棧道的文化精髓,所以,黃小黃建議,如果你有去漢中旅遊的打算,可以把這兩個景區作為組合來遊覽,這樣才能真正領略到古褒斜道和漢中古石門的魅力。

黃小黃走陝西:發現身邊的風景,一起遊歷那些山河與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