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用生病維繫家庭關係......

當孩子用生病維繫家庭關係......


這段時間季節的交替變化,很多小孩容易感冒咳嗽,在兒童醫院每天都能看見忙進忙出,一臉焦慮的家長,大部分可能都只是感冒之類的問題,哪怕看過很多科普文章,但只有經過醫生,特別是專家的診斷和治療之後,那份慌張和焦慮的情緒才能降低。而這些情緒一部分來自失控的恐懼,全能感的喪失,剩下的可能就是激活了小時候生病時未能消化的情緒。


所以,當孩子生病時,把該屬於他的情緒還給他,並且理解和引導出來,這才是除了治療生理問題之外最需解決的方面。


同樣的,當孩子進入到青春期後,也會“生病”:不想上學,生活作息顛倒,沉迷網絡遊戲,不與父母溝通甚至發生激烈的對抗.......這個時候,最焦慮的又是誰呢?作為青少年的他們也焦慮嗎?答案是肯定的,而作為父母的我們卻不一定能感受並解決。


痛苦的茫然者

清明假期之後,小航白天睡覺,晚上玩遊戲,把自己鎖在房間不願與人接觸。家人親戚輪番上陣也不見效果,沒收手機,切斷網絡,他就只呆在被窩裡不肯起來。外人根本無法得知他在想什麼,到底要怎麼樣。其實,這些問題連他自己也不知道。


當孩子用生病維繫家庭關係......


類似的情況現在越來越多,無措的不僅是家長,還有孩子。但通常情況下,家長的處理方式就如孩子小時生病一樣,使出渾身解數只為孩子能回到正常的學習狀態,而對於本就有點抑鬱狀態的情緒卻缺乏關注。


家長做得越多,本質上是對孩子弱小無能的那部分越認可,孩子就越容易在“病態”的位置上待著。


在孩子情況沒有更糟糕之前,父母能穩定自己的情緒狀態,理解並給予孩子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自己從容面的正常的工作生活,把該屬於他的焦慮還給他,相信他處理問題的能力和勇氣,他是可以調整過來的。他可能會向父母尋找幫助,這個時候的工作才是有效果的。


可憐的拯救者

乖巧懂事的琴琴是重點初中的學生,學習一向名列前茅,然而最近的期中考試卻直接掉到了30名開外。


班主任請來了家長,在辦公室裡,父母老師一致對琴琴最近的狀態和學習成績進行了批評,然而低著頭的琴琴內心卻無比高興,因為這是近半年來,父母第一次在一個事情上達成一致,站在統一陣線上。她覺得,如果能讓父母停止爭吵,不離婚,哪怕自己考倒數第一也值得。


當孩子用生病維繫家庭關係......


最忠於家庭的那個人一定是孩子,而當一個家庭出現問題時,最先察覺和付出行動的往往是孩子。當他們覺得只有自己“生病”了,父母才能放下爭吵,統一陣營時,他們便會在這條不歸路上行進下去,直到他們覺得足夠安全後,才會重新回到自己的正軌上。


執著的叛逆者

青春期孩子“生病”的形式有很多種,除了上面兩種情況,還有一種比較極端的情況就是執著的叛逆者,他們懟天懟地懟自己,不僅和父母老師過不去,就連自己,也是一樣。感覺他們如此的真實,又是如此的遙遠。然而,這時的他們遠比父母要焦慮得多。


孩子生病或出問題了,不要以為他們自己不著急,也千萬不要替他們去著急。從容穩定的態度,看到並理解的去接受,不盲目不越界的去處理,很多時候病就會自愈的!



北京心智計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服務於青少年學生、家長、教師以及學校的高科技公司。

公司聘請北京師範大學方曉義教授、北京大學周曉林教授等長江學者為核心研發專家團隊,匯聚了心理學、腦科學、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專業研究人員,為心智用戶提供技術服務、基礎軟件服務、應用軟件服務、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家長教育服務以及心理諮詢服務,先後與北京師範大學、全球第三大獨立軟件供應商德國SAP公司等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