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德的人不會感到孤獨

孔子說:“品德高尚的人不會孤獨,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伴。”一個有道德的人,肯定是一個堅持公理與正義的人,講誠信重原則,有信仰。而且人們的心裡都有向好的事物靠攏傾向,因此在他們身後不會缺少追隨者,在信息發達的今天,有道德人更容易受到人們的信任和支持。

在三國的政治人物中,劉備以“仁義”著稱,劉備有自己堅定不移的處事原則,對朋友有信、對屬下有義、對人民寬厚仁愛,瞭解他的人無不心嚮往之。從起兵到赤壁大戰,劉備一直顛沛流離,沒有多大地盤,也給不了下屬多高的官職和俸祿,但是他身邊卻始終有一大批將才智士追隨。


有道德的人不會感到孤獨


​起兵之時,不但應者雲集,連馬販子都出資相助,後來他屢次被曹操擊敗,如喪家之犬耳,關羽張飛百般尋找,誓死追隨效力。前往徐州時,陶謙不但送兵送糧,還多次以徐州相讓。他到荊州投靠劉表,劉表給他兵卒,安置城池。在荊州時,當地豪傑投靠劉備愈來愈多,文有諸葛亮、徐庶、蔣琬等人,武將有黃忠、魏延、廖化等,甚至遠在廬江郡的雷緒等人,都自願率領家族和兵丁前來投奔。說明劉備的為人對民眾有巨大的吸引力。

赤壁之戰以後,劉備佔據荊州一部。孫權和曹操分居其他地區,但是孫曹統轄地區的荊州百姓,紛紛轉頭劉備,絡繹不絕,向西川發展過程中,智士張松、西川名臣法正、黃權、李嚴等人都心甘情願投降劉備,背棄僱主劉璋,由此可見劉備因為道德高尚得到了民眾擁護,帥將智士的追隨。劉備的事蹟為孔子觀點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有道德的人不會感到孤獨


只要自己在生活中講道德、講原則、就不用擔心缺少朋友。而道德說到底就是三觀正、有信仰、還好善樂施。即便有人將我們的行為看作是迂腐,甚至是虛偽的行徑,也不要給自己帶來多大的思想壓力,更不能因為別人異樣的眼光迷失了自我,令自己陷入某些困境裡面。也許剛開始時候只有幾個人瞭解你,可是等到時間一長,就會有更多的人懂你、瞭解你,到了那時就會有大批的人前來追隨你、認可你、信任你、與你合作、建立密切關係。


有道德的人不會感到孤獨


可見,孔子所言不僅僅是一種人生經驗,更是一種社會生活規律。歷史和現實無數事例表明,一個有道德的人無論他身處何方,都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和信任,當然不會產生絲毫的孤單感,倘若不注重自身的道德修養,不但做不成事情,而且很容易被大家疏離,最後變成孤家寡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