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誤信培訓機構3個月嬰兒被悶死:父母之愛這件事沒人可以替代

01


剛剛看到一則新聞,簡直被這個無腦媽媽氣炸了:

一個新手媽媽加入了某個睡眠訓練付費群,讓三個月大的嬰兒跟自己分房睡,訓練寶寶的獨立入睡能力,結果寶寶因為趴睡堵住了口鼻活活悶死了。

媽媽誤信培訓機構3個月嬰兒被悶死:父母之愛這件事沒人可以替代


這個搞睡眠訓練的公司,讓媽媽都把孩子裹起來趴睡,單獨放在房間裡,再哭也不要管。媽媽發現孩子哭得不對了,問指導老師怎麼辦?“指導老師讓她不要進去,不然前功盡棄。”孩子就這麼沒了。

新生兒趴著睡覺是上個世紀美國醫生指導媽媽們做的事情,結果美國新生兒猝死率居高不下。

後來,他們發現中國和日本的新生兒都讓新生兒仰臥,他們回去就試點,結果猝死率大大降低。

別人早已摒棄的糟粕在國內搖身一變,改名為“睡眠訓練”或“睡眠引導”又開始悄然流行起來。

這篇新聞下面評論很多,真的有很多媽媽參加過類似這種訓練營。為什麼新手媽媽輕易相信這些機構呢?我想原因不外乎有兩種:

一是:現在的媽媽越來越忙,訓練孩子獨立性,可以獲得更多的時間可以給自己和工作。


認為孩子現在還小,什麼都不懂,吃好睡好就行了,等孩子上了學再教育他也不遲,趁這幾年,多賺些錢。

二是:理論知識濫用。輕信“嬰童獨立教育”,獨立睡眠法、哭聲免疫法、延遲滿足法等。

“不要跟孩子太過親密,不要輕易地滿足孩子,就算孩子哭泣,也決不能心軟。得到太多安慰的嬰兒會依賴大人,長大後會變得太黏人而無法獨立。”

這些想法真的對嗎?

最近正在學習心理學,想跟大家探討一下孩子該怎樣餵養?

02 關於母愛,你所知道的一切可能都是錯的

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你,行為主義創始人華生,提出了一個非常著名的理論:

“孩子對愛的需求,源自於他對食物的需求,滿足了他對食物的需求,就滿足了他對愛的需求,所以母親只需要給寶寶提供足夠多的食物就可以了。母親不能和孩子過度親密,過度親密會阻礙孩子的成長,使孩子在成人後非常依賴母親,從而難以獨立成才。”

他還有一句著名的口頭禪:“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一種,我可以把他們訓練成任何一種人物—醫生、律師、藝術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者強盜。

他提倡“環境決定論”:


要把孩子當作機器一樣訓練和塑造:儘量不要親吻和擁抱孩子,不要讓孩子坐在母親大腿上,不要輕易地滿足孩子,就算孩子哭泣,也決不能心軟,以免他們養成依賴父母的惡習……


媽媽誤信培訓機構3個月嬰兒被悶死:父母之愛這件事沒人可以替代


這套理論在當時風靡了整個美國,接著又影響了西方多個國家。

華生甚至拿自己孩子做實驗,完全按照這套理論餵養。他的三個孩子從小和母親分離,單獨在一個房間睡覺,餓的時候提供充足奶水,沒有任何安撫親吻陪伴。

結果他三個孩子在成人後全得了抑鬱症,大兒子自殺身亡了,二女兒也多次自殺,小兒子也一直流浪,無法正常生活。

直到世紀50年代末,美國心理學家哈里·哈洛才用恆河猴母愛剝離實驗推翻了華生的理論。


哈洛和他的同事們把一隻剛出生的嬰猴放進一個隔離的籠子中養育,並用兩個假猴子替代真母猴。這兩個代母猴分別是用鐵絲和絨布做的,實驗者在“鐵絲母猴”胸前特別安置了一個可以提供奶水的橡皮奶頭。按哈洛的說法就是“一個是柔軟、溫暖的母親,一個是有著無限耐心、可以24小時提供奶水的母親”。


剛開始,嬰猴多圍著“鐵絲母猴”,但沒過幾天,令人驚訝的事情就發生了:嬰猴只在飢餓的時候才到“鐵絲母猴”那裡喝幾口奶水,其他更多的時候都是與“絨布母猴”呆在一起;嬰猴在遭到不熟悉的物體,如一隻木製的大蜘蛛的威脅時,會跑到“絨布母猴”身邊並緊緊抱住它,似乎“絨布母猴”會給嬰猴更多的安全感。


哈洛從這個“代母養育實驗”中觀察到了一些問題:那些由“絨布母猴”撫養大的猴子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性格極其孤僻,甚至性成熟後不能進行交配。於是,哈洛對實驗進行了改進,為嬰猴製作了一個可以搖擺的“絨布母猴”,並保證它每天都會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和真正的猴子在一起玩耍。改進後的實驗表明,這樣哺育大的猴子基本上正常了。


媽媽誤信培訓機構3個月嬰兒被悶死:父母之愛這件事沒人可以替代


哈洛等人的實驗研究結果證明了:


“愛存在三個變量:觸摸、運動、玩耍。如果你能提供這三個變量,那就能滿足一個靈長類動物的全部需要。”

母愛的本質是什麼?

觸摸,運動,玩耍。

觸摸—多給孩子擁抱愛撫。


運動—輕輕搖晃,多與孩子互動。


玩耍—多陪孩子游戲、玩樂。


哈洛的實驗得到了很多驗證。比如二戰時的孤兒院。

二戰時,許多嬰兒被送到孤兒院。儘管孤兒院給予了足夠的溫飽,但大部分嬰兒還是去世了。

大家都覺得很奇怪,推斷嬰兒可能是死於細菌或疾病傳染。於是政府規定——照顧嬰兒的修女,要與孩子保持距離,並在嬰兒床之間隔上布簾。

但情況並未好轉,嬰兒依然一個接一個地死去。只有一個孤兒院除外——其養育的嬰兒,死亡率特別低。

一位醫生於是偷偷前去調查,結果發現這裡的一位修女違反了規定,她每天晚上值班的時候,都會抱起一個個嬰兒,進行溫柔地輕撫和按摩。

事情由此真相大白——觸摸、運動和玩耍,才是真正的靈丹妙藥。

媽媽誤信培訓機構3個月嬰兒被悶死:父母之愛這件事沒人可以替代


03 對於孩子,你的回應就是他生命裡的光。


比華生稍晚一些的社會學家艾裡克森提出了“人格發展八階段”。

其中,嬰兒期(0-1.5歲)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信任感,克服懷疑感。


此時不要認為嬰兒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動物,只要吃飽不哭就行,這就大錯特錯了。嬰兒從一個熟悉溫暖的環境突然來到這個陌生冰冷的世界,對這個世界充滿了不信任感。

如果父母能夠準確的回應孩子的需求,給孩子足夠多的關愛和呵護,安全度過信任和懷疑的心理衝突期,在兒童人格中便會形成希望的品質,它起著增強自我的力量。

具有信任感的兒童,成年後性格傾向於樂觀開朗,對未來充滿希望敢於希望,不怕挫折和失敗。而如果這個時期沒有得到滿足,那麼成年後的性格更傾向於悲觀多疑、不信任人和缺乏安全感,情感中非常害怕被拋棄。

所以說,這個階段的孩子,怎麼寵都不過分。

媽媽誤信培訓機構3個月嬰兒被悶死:父母之愛這件事沒人可以替代


精神分析有一句名言:無回應之地,即是絕境。

西班牙則有詩歌說:死亡,即是無回應之地。


也就是說,如果缺乏情感回應,人就等於處於絕境,甚至是死亡之地。


弗洛伊德在他的《性學三論》中講過一個故事:


一個3歲的男孩在一間黑屋子裡大叫:阿姨,和我說話!我害怕,這裡太黑了。


阿姨回應說:那樣做有什麼用?你又看不到我。


男孩回答:沒關係,有人說話就帶來了光。


所以,不管是被關小黑屋的罪犯也罷,還是住在完美房間裡的富豪也罷,都是處於絕境中。

觀察你自己和身邊人,這個道理也是一樣的。


你會看到,那些擁有豐盛飽滿的人際關係的人,他們容易呈現鮮活的生命力,有熱情,有感染力;


而人際關係匱乏乾癟的人,生命力也容易是匱乏乾癟的,哪怕他們是天才。


所以人性就是這麼矛盾,如果一個人處於損耗性關係中,創造力會受損;


但如果缺乏人際關係的滋養,哪怕這個人身上有天才一般的創造力在閃耀,他仍然是不可能幸福的。


所以大家務必要重視回應這件事,你的回應,就是孩子生命裡的光。

任何關係都是如此:


如果只有物質滿足,而缺乏情感互動,那這個關係的質量就沒有什麼好稱道的。

媽媽誤信培訓機構3個月嬰兒被悶死:父母之愛這件事沒人可以替代


04 父母之愛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一則故事,春節結束,爸爸要回城打,臨別前一刻,小女孩問爸爸:“爸爸你在城裡上班,一天賺多少錢呢?”

爸爸想了想:“大概200多塊吧。”

小女孩從兜裡掏出一大疊錢,一元的、五元的、十元的,都是些散碎零錢,被摸得破舊而油膩,疊得整整齊齊,很厚;最底下是一張嶄新的一百塊。

小女孩把錢遞給爸爸,說:“這是我的壓歲錢和今年所有的積蓄,一共213塊5毛錢,全部給你,爸爸你再陪我一天好不好。”

父親瞬間淚如雨下。

錦衣玉食,不如愛與陪伴。

父母的愛無人可以替代,你以為他們需要的是優渥的生活環境、氛圍良好的重點學校、吃不完的零食,其實他們要的不過是你的陪伴。

媽媽誤信培訓機構3個月嬰兒被悶死:父母之愛這件事沒人可以替代


很多父母總認為,孩子年紀還小,不懂事,沒記憶。殊不知,孩子在幼年時期,如果沒有得到足夠的觸摸、運動和玩耍,長大後往往性格內向,不合群、抗壓能力差,自我價值認定低,社交能力比較弱,甚至會抑鬱、自閉、自殘和充滿攻擊性。

有些記憶可能你自己不記得了,但是你的身體會記得。

現在的父母都喜歡說一句話:“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但大部分父母並不知道,真正的起跑線其實在嬰兒時期。對孩子真正的富養,不是給最多的錢,不是給最好的食物,而是給最多的陪伴。


父母之愛這件事沒人可以替代。


END(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曾海柔,感性又任性的天秤女,分享情感生活中的暖和痛。創作不易,你的每個點讚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