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淚大作《何以為家》:“我想起訴我父母,因為他們生了我”

催淚大作《何以為家》:“我想起訴我父母,因為他們生了我”

生而不養,不如不生

“我想起訴我父母,因為他們生了我!”

多大的怨恨,才能讓一個12歲的男孩子鼓起勇氣,站在法庭上面對一群成年人,說出這樣的話來?

《何以為家》講了這位12歲的黎巴嫩小男孩——贊恩的故事。

催淚大作《何以為家》:“我想起訴我父母,因為他們生了我”

少年贊恩,“大概”12歲。他住在水管時常爆裂、滿地蟑螂老鼠的破房子裡,在該讀書的年紀去工作:販賣果汁,送煤氣罐,擺地攤,以及把買來藥品磨成粉末,製成毒品,賣往監獄……

父母沒有像樣的工作,對孩子唯一的管教,就是“滾”和拳打腳踢。

“我只記得,暴力、侮辱或毆打,鏈子、管子、皮帶,我聽過最溫柔的一句話是‘滾,狗孃養的’。”

而這些都不足以點爆贊恩,最後一把“火藥”是妹妹的死,懷孕,流產,大出血,死於冰冷的夜

過失傷人,他被判了5年。而母親前往探望時說出的卻是:“我又懷孕了,如果是個女孩,我會取名叫薩哈,上帝把你的妹妹還給你了。”

“你太無情了。”

他決定起訴父母,為了自己,也為了那個還未誕生,卻即將延續他的悲劇的孩子!

催淚大作《何以為家》:“我想起訴我父母,因為他們生了我”

孩子本身無法選擇是否要降生在這世界上,而父母,是決定是否生孩子的人。既然選擇讓孩子來到世界,就應該盡到父母的責任。照顧孩子的生活,教養孩子的精神。

生而不養,是為人父母最大的惡。

養而不教,不如不生

還記得深圳女童遭父母虐待的視頻:視頻中一名年輕女性,對一名身穿深圳校服的女孩,一輪又一輪的暴打,視頻一經上傳就引發了很多網友的關注,瞬間閱讀人數已突破4億!

女孩正坐在桌前寫作業,並沒有惹到媽媽,但是媽媽就像瘋了一樣,掐著女孩的脖子就往地上推,女孩被媽媽狠狠的摔在了地上,女孩並沒有哭鬧,被推倒後,又默默地爬起來,回到座位上繼續寫作業。

但是,這位媽媽並沒有停止對女孩的折磨,緊接著又拿起掃帚對著女孩繼續鞭打!拽頭髮、扇耳光、被椅子砸、用腳踹……看到這裡我不禁心頭一顫,這位女孩過得是怎樣的日子呀!

隔著屏幕,我們可以感受到女孩的痛還有害怕,許多網友紛紛評論:

“孩子做錯什麼了?做父母的竟然拿孩子撒氣到這種地步!”

“心疼,快救救這個孩子…”

“作為父親的我,看著好揪心,好難受”

“可憐的孩子,我都看哭了,好想抱抱你”

催淚大作《何以為家》:“我想起訴我父母,因為他們生了我”

如果不想要孩子,可以選擇不生,可偏偏有那麼多人,隨意地生下了孩子,卻又讓孩子承受了自己所有的暴虐和戾氣!

既然選擇養育,請善待孩子。

何以為家,唯有愛與責任

5月13日,人民日報在微博上發了這樣一段視頻:11歲盲女“獨自”上學,“影子”媽媽默默跟隨。整個畫面中充滿了溫暖與肯定,看完不禁讓人感嘆,孩子很優秀,媽媽更優秀!

催淚大作《何以為家》:“我想起訴我父母,因為他們生了我”

高雅,今年11,每天獨自上學,卻又有所不同。因為先天失明,僅有368米的路程,她卻要走上15分鐘。

她可能一出生就知道,這個世界是黑暗的。

但是她不知道,無論走到哪裡,媽媽一直默默在跟隨著她,為她的世界增添光彩。

催淚大作《何以為家》:“我想起訴我父母,因為他們生了我”

媽媽為了不讓女兒發現自己,每次跟隨都會把手機靜音,快到家時,又會偷偷的,非常小心的跑道小區樓層三四層的位置,假裝從樓上快速的往下走,見到她便說道:“哎呀,你都走到這兒啦”,然後特別開心的給她接過書包。

有時候高雅迷路了,會和媽媽“偶遇”,更多時候媽媽是狠心“旁觀”。

“我不希望她發現我一直跟著她,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她自信、真正獨立。”

人生不是隻有溫暖,人生的路不會永遠平坦,但只要你對自己有信心,知道自己的價值,懂得珍惜自己,世界的一切不完美,你都可以坦然面對。

女本柔弱,為母則剛。孩子總有一天會離開父母的庇佑,但父母有責任教會孩子什麼是堅強,什麼是自信!

前蘇聯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愛,是一切教育的核心。”

何以為家?

所謂的家庭,不就是愛與責任並存的地方嗎?

催淚大作《何以為家》:“我想起訴我父母,因為他們生了我”

催淚大作《何以為家》:“我想起訴我父母,因為他們生了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