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滿血復活”!進博會為全球會展業按下“重啟鍵”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

正在進行中的第三屆進博會,給各類外國企業帶來銷售增長的信心,也“意外地”為全球會展行業按下了一記頗有力道的“重啟鍵”。

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幾乎使得全球會展業直接陷入“停擺”。11月7日,商務部原副部長陳健在出席進博會上舉辦的第三屆中國會展業國際經貿論壇時指出,會展業應當開始思考“如何與數字經濟結合”。

圖片

“國際經濟嚴重衰退。2020年全球GDP下降3%,未來兩年根據權威組織推算,全球的經濟將損失9萬億美元。”作為一個“老商務人”,陳健看到的,除了衰退還有機遇,“你們看到嗎?數字經濟在高速發展,根據國際數據中心推算,到2022年全球GDP的60%將是數字經濟。”

正在舉行的第三屆進博會上,“網絡直播”成為讓很多老外都直呼精彩的“中國特色”。國外的大客商們,也積極加入直播的隊伍中,他們通過直播瞭解自家展臺上的洽談情況、通過直播與中國客商雲連線談生意、通過直播接受記者的“雲採訪”。

此前,進博局方面宣佈,第三屆進博會因受疫情影響,國家會展中心僅承載日常承載量30%的人流。消息一出,很多展商、客商都對進博會可能產生的效益持觀望態度。但線上線下同時辦展,成為本屆進博會的一大亮點。在人數限制的情況下,本屆進博會仍有40萬採購商報名要來“買買買”,這些採購商中年營業額10億美元以上的達到2238家,年進口額1億美元以上的有近1400家。

這兩天,記者在進博會現場看到,除了採購商,進博會也變成了普通消費者的“盛宴”。各種網紅、博主的入駐,讓疫情下的進博會變得“生機勃勃”。無論在哪個展館,都能看見一個個“不是正在直播,就是在趕往直播路上”的網紅面孔。

被中國民間譽為“口紅一哥”的李佳琦,從進博會開始一週前就開始“泡”進博會。他為進博會大學生志願者“小葉子”代言,推薦各類“小葉子”及進博會周邊產品。而這兩天開展期間,他幾乎每天都會在進博會現場“冒泡”。今天在歐萊雅展臺賣個貨,明天到進博音樂會客廳看望一下藝術家們。

種草平臺“小紅書”也到進博會上湊熱鬧,他們帶了10餘名博主全天候在進口品牌展臺直播帶貨,涵蓋美妝、時尚、家居等多個品類。還有多名博主進行“體驗式”直播,帶網友“雲逛”進博會。

圖片

“數字經濟是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的會展業也同樣面臨著向數字化轉型。”陳健說,今年中國會展業做了一些數字展覽的嘗試,但這些嘗試只是按下了會展“重啟鍵”,剛剛起步,後續怎麼做還有待探索,“真正意義上的數字會展業是一個什麼形態?我們將怎麼發展?在未來人工智能互聯網基礎上,信息化基礎上實現數字化,數字化基礎上實現智能化,又在智能化基礎上實現雲化。這樣的發展進程中,會展業走的是一條什麼道路?”

愛爾蘭駐華使館臨時代辦何莉(Therese Healy)給自己取了一個特別有中國特色的中文名字,她這兩天也在進博會上逛展。“儘管2020年經濟形勢艱難,但今年1-8月,僅愛爾蘭對華商品出口就達到72億歐元,同比增長26%。”何莉說,愛爾蘭仍是歐盟向中國出口多個行業的主要國家之一,“特別希望疫情下舉辦的進博會,能給中歐之間帶來新的貿易和投資機會。”何莉說,如期舉辦的進博會,是一個全球經濟開局的“好兆頭”。

圖片

據悉,中愛兩國商品和服務雙邊貿易額2013年略高於70億歐元,2018年超過180億歐元,在短短5年時間裡實現了大幅增長。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注意到,早在第三屆進博會開局前,上海已經在全球率先嚐試為會展業“滿血復活”做好準備。

上海市政府早在5月11日就發佈了《關於統籌做好舉辦會展活動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與這份通知配套的指南適用於疫情防控期間上海各級各類展會活動及其舉辦單位、場館單位及展會活動參與方、搭建方和觀眾,意味著實體展會在上海按下“重啟鍵”。

6月17日,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復展首展;7月1日,國家會展中心復展,舉辦中國機創展CME;此後,世博展覽館復展,同期舉辦了中國有機產品博覽會、上海國際精釀啤酒展和醫用防護用品展覽會;7月3日至5日,慕尼黑、上海同時推出了旗下三個項目,亞洲運動用品展、慕尼黑電子設備展、慕尼黑上海光博會,三個展會達到11.5萬平方米,各項數據超出預期;7月9日至11日,中國美容博覽會、美妝博覽會,成為復展首個展覽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的超級大展,展覽規模達到22萬平方米,有3000多家企業帶著數萬件新產品、新技術參展。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沙海林說,進博會重在中國市場“引進來”,服貿會和廣交會重在中國服務、中國製造“走出去”,這三場盛會構成了中國大循環、雙循環的“三大支點”。我國各級、各類、各領域大大小小、數以萬計的經貿類展會,則分佈在三大會展城市群、四條會展城市帶和兩個會展城市特區。

“儘管按企業主體性質可分為國企、民企、外企,按資本屬性可分為內資、外資、合資。然而,國有化展出面積實際佔比不足5%,其餘大多為市場化運營,獨立平等、公平競爭。”沙海林說,剛剛過去的7月和8月,往年是會展業的淡季,今年卻一反常態,變成了會展旺季。

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排期顯示,7月承接12個展會,8月承接17個展會,合計29個展會;國家會展中心7月承接11個展會,8月承接20個展會,合計31個展會。上海的會展業,甚至出現了前一場展會剛剛結束,後一場展會就要“連夜翻場”的繁忙景象。

還有一大批展會正在檔期排隊的路上。比如9月份上旬的傢俱展,同時啟用上海博覽中心和世博館,3500家企業參展,成為疫情後規模超過20萬平方米的又一個世界超級大展。

“今年1-6月,會展業幾乎顆粒無收。”沙海林說,中國疫情的迅速控制,是會展業順利“復活”的根基,“會展業最早按下暫停鍵、最晚進入復甦情緒,市場主體現在情緒高漲。”

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5000平方米以上的專業展館共計211家,室內可供展覽面積1107萬平方米,各類展會5819場,展覽面積1.3億平方米,分別比2012年增長1.2倍和86%。展覽面積在10萬平方米以上的展會174個,比2012年增長83%。我國展會數量和展覽面積已連續五年居世界第一。2019年,我國有23個展會入圍世界百強,5個入圍前十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