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舊事 | 送別導演吳貽弓

光影舊事 | 送別導演吳貽弓

“坎坷和曲折的經歷,並未讓我變得尖刻。相反,我更崇尚平淡和含蓄之美,這確實是性格使然,也是我對生活的真切感受。”

光影舊事 | 送別導演吳貽弓

2012年6月16日,吳貽弓在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式現場。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文|新京報記者 王雙興 實習生 鄧鵬卓 張司鈺

編輯 | 蘇曉明 校對 | 王心

本文約4509字閱讀全文約需9

今宵別夢寒

9月14日一早,吳貽弓逝世的消息開始在電影界同行的朋友圈裡傳播。這位第四代導演在上海瑞金醫院因病去世,享年80歲。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周星看到了訃告,有些恍惚,他在郊區的路上發了微博:悼念詩意藝術與人本影像大師的逝去。

在中國電影史中,吳貽弓作為第四代導演中的代表人物很難被忽視,他的作品也被視為“詩化電影”的開端。同時,作為曾經的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上海國際電影節創始人,他在幾十年行政工作中也推動著電影事業的前行。

近幾天,吳貽弓逝世的消息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人們開始重新談論他的代表作《巴山夜雨》《城南舊事》,因為他的影片而廣為流傳的歌曲《送別》也被多次提及: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周星與吳貽弓的首次交集便是電影《城南舊事》。上世紀80年代初,周星在北師大中文系讀書,快要畢業的那一年,收到通知讓全體同學到八一劇場集合,幫忙拍一個電影。

年輕學子們換上老北京的坎肩兒,扮成趕集的老百姓,去給吳貽弓的《城南舊事》當群眾演員。那時候,大家對這位導演沒有任何概念,只知道劇本是林海音寫的,講了一個老北京城南的故事,再無其他。

1983年,《城南舊事》上映前,吳貽弓在文章裡寫,也許人們將會看到這樣的一部影片吧:它就像一條緩緩的小溪,潺潺細流,怨而不怒。有一片葉子飄零到水面上,隨著流水慢慢地往下淌,葉子被突出的樹樁或水草擋住了,但水流又把它帶向前去……

光影舊事 | 送別導演吳貽弓

《城南舊事》海報。圖片來自網絡

影片上映後,周星和同學們約著跑去了電影院,盯著屏幕找熟人的身影。沒有人注意葉子如何淌在水面上,也沒有人注意這個“不講故事”的電影如何用鏡頭寫完了一首悠長的詩。

那一年,《城南舊事》獲得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金鷹獎,作為改革開放後中國電影首次獲得的國際大獎,它被視為中國電影走向國際的開端。也有人說,它是影史上“散文電影”的經典。

許多年後,周星開始學習影視專業,回頭去看才發現,“哇,原來這個電影這麼好,這個導演這麼出色”。再後來,他進入了電影領域,併成為了影視文化專家、博士生導師,每個學期都會把《城南舊事》拿到課堂上講,“因為它是那個時期最好的電影”,到如今,來來回回看了至少十幾遍,每一次都“充滿了敬意”。

“這個電影的好是全方位的好。”周星說,“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剛剛開始復甦,人們忙著撥亂反正、批判舊時代,這個時候突然看到這樣的電影,它跨越了現實,直接去表現個體的內心、情感和生命,本能地覺得是鶴立雞群、出類拔萃的。等到那首《送別歌》出來的時候,簡直把人心都搖醉了。”

光影舊事 | 送別導演吳貽弓

《城南舊事》劇照。圖片來自網絡

平淡和含蓄

吳貽弓去世後,人們在不同的平臺通過不同的途徑悼念他。

演員劉子楓稱他為“文人導演”,說他“說話聲音不高、語速不快,肢體動作幅度也不大,一切工作都是在一種安靜平穩、有條不紊的狀態下在進行著。他接人待物、處言談事都很儒雅,與他高瘦的形態、戴副黑框眼鏡的面相非常相稱”。

在導演江平的回憶裡,吳貽弓官至局長、廠長,但最聽得進“導演”這一稱謂。平日裡沒有架子,人情味濃,曾經在患肝癌離世的司機阿三的追悼會上,從外地出差的吳貽弓匆匆趕來,三鞠躬。

吳貽弓去世後的第二天,演員宋春麗在凌晨發了一篇長微博。她提到了與吳貽弓唯一的一次合作,關於沙漠、戈壁和長河落日。

1983年,吳貽弓的電影《姐姐》開拍,講的是西路軍婦女獨立團在甘肅臨澤掩護西路軍西撤全軍覆沒後的故事。在一篇日後的訪談中,吳貽弓說起這部電影中最滿意的一場戲:戈壁灘上,影片中的三個人靜靜地看著太陽落山,沒有對話,被壯麗的日落所震懾,看呆了,最後只有姐姐說了句:“明天還會升起來的。”

光影舊事 | 送別導演吳貽弓

電影《姐姐》海報。圖片來自網絡

輕敘事,重感受,是吳貽弓的一貫風格,落日裡關於生命力的掙扎與強悍,自然是他偏愛的。

宋春麗便是這部片子裡的“姐姐”。在她的理解中,姐姐在此刻的情緒應當是:在西路軍遭到重創後,仍對革命充滿信心。於是在表演上很凝重,“明天”兩字出口,刻意頓了一下。

沒料到,吳貽弓很快從遠處跑過來:“不要這樣說,不要這樣說!把一句連起來,平淡著說,像說一句生活中的話那樣說,讓觀眾自己去理解你心裡那個意思,觀眾不是傻子。”

另一場戲中,姐姐在荒原上看到了一個犁杖,她蹲下撫摸,耳邊響起爹的話:“丫頭子,向前走”。只拍了一條導演就喊“好,過了”!宋春麗覺得自己情緒不夠飽滿,想再拍一條,甚至和吳貽弓吵了起來。但對方只是平靜地說:“你是不是覺得眼淚沒流下來,可我已經感覺到了你的內心,此時流不流眼淚已經不重要了,你不要試圖讓觀眾知道你是一個好演員,你做減法,觀眾就會做加法”。

36年後,曾經的“姐姐”已經長了不少花白頭髮,她在微博上寫:我當時沒理解,但是執行了,他是對的。

淡淡的影視表達,給觀眾濃烈的情感共鳴。這成了吳貽弓電影的特點之一。他曾解釋:“坎坷和曲折的經歷,並未讓我變得尖刻。相反,我更崇尚平淡和含蓄之美,這確實是性格使然,也是我對生活的真切感受。”

黃金時代

在吳貽弓留下來的照片中,他大多眯著眼睛笑,皺紋從眼角擴散出去,顯得親近謙和。

熟悉他人生經歷的朋友和觀眾常常為此感到驚訝,按常理,那些流離動盪的往事應當會造就一個反抗者、批判者。

1938年,吳貽弓出生於重慶。當時的山城正遭遇轟炸,家人把對和平的祈願寄放到了長子的名字中:“貽”為收藏,“弓”乃兵器,“貽弓”寓意刀槍入庫、天下天平。

山河破碎的時局持續了很久,童年的吳貽弓跟隨父母輾轉於重慶、昆明、貴陽等地,最終定居在了上海。

這座光影之城給了吳貽弓最初的電影啟蒙,他用攢下來的早餐錢買電影票,甚至用紙盒、玻璃紙和手電筒自制電影院。1956年高中畢業後,吳貽弓在志願欄填上了北京電影學院。那一年,北影剛剛完成改制,第一次招收導演系、演員系、攝影系本科生,吳貽弓和其他85位學子一起,成為了新中國培養的最早一批電影本科人才之一。

象牙塔的生活很快被打破,1957年的“反右”運動中,因為曾給學校提意見“高等學府要兼收幷蓄、學習美國和意大利等國的優秀電影”,吳貽弓被扣上了“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帽子”。畢業後進入了上海電影製片廠,剛剛從低谷爬向坡頂,緊接著又趕上了“文革”,他被派去割蘆葦、生產胰島素、“戰高溫”。

後來,為了方便梳理和論述,吳貽弓等60年代北京電影學院的畢業生被定義為“第四代導演”。在歷史的裹挾中,他們的命運曲線顯得尤其波折:甫一走出學院,尚未施展拳腳,便因為十年動盪,只能“成長在荒原和夾縫中”;動盪結束,蓄積的力量剛要噴薄,更年輕的第五代導演迅速崛起、超車。不過,這其中的短暫幾年,成為了第四代導演們的舞臺,也成了電影的黃金時代。

光影舊事 | 送別導演吳貽弓

2012年4月10日,上海,吳貽弓導演在家中接受專訪。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在當時,電影商業大潮尚未席捲,用電影學教授石川的話說,“在1980年代短短几年裡,電影是什麼?是一個被人不斷追問和思考的終極問題。”

那段時間裡,出現了《沙鷗》《青春祭》《湘女瀟瀟》等一大批優秀電影作品,吳貽弓的《巴山夜雨》和《城南舊事》等也陸續面世。但和其他導演的現實主義矛頭不同,吳貽弓選擇了用鏡頭寫詩,寫人心、人性,和那些持久共鳴的情感。

沒過多久,張藝謀和陳凱歌們大刀闊斧地開闢出了電影新舞臺,所謂的“第四代”則迅速地隱退在了人們的視野中,到如今,那個年代彷彿更寂然且遙遠,吳天明帶著《百鳥朝鳳》的悲歌去世了,謝飛轉向了電影教學和理論研究,鄭洞天病居在家……鮮有人留在電影領域。

吳貽弓去世後,周星看到了諸多緬懷和感慨,他猜想,這些關注和感嘆或許不只因為吳的去世,也有另一重情感因素在其中:那樣的一個時代,是不是結束了?

“申江小吳”

片場上的吳貽弓平靜、穩妥,給後世留下了許多佳作。不過,在生活中,他常常讓人哭笑不得。

一次,妻子張文蓉讓吳貽弓去買米,吳滿口答應。於是,妻子準備好了米袋、糧票、換糧證,並叮囑他:“米好就買,不好就別買。”沒想到這讓吳貽弓為難了起來,懦懦地問:“怎麼叫好,怎麼叫不好?”最終還是叫妻子同去,她負責決定好壞,他負責扛。

還有一次,吳貽弓在家裡寫東西,妻子要到廠裡拍戲,臨走時告訴他晾臺上晾著衣服,天黑前記得收下來。吳貽弓依然滿口答應。晚上十點多,妻子回到家,發現收回來的衣服中,少了一件吳貽弓的白襯衫,追問緣由,吳貽弓理直氣壯:“曬臺上一共晾著三件白襯衫,我怎麼知道哪件是我們的,如果搞錯了,把鄰居家的收進來,豈不難為情?”他的對策是等鄰居先來收衣服,剩下的一件白襯衫便是自己的了,沒想到一晚上往晾臺上跑了好幾次,還是沒等到鄰居。

這些往事被記錄在一篇題為《話說我的丈夫吳貽弓》的文章裡,是妻子張文蓉在二人結婚20週年時寫下的。她在文章中形容他“傻得出奇”,有時免不了讓人發脾氣。鄰居勸她:“算了,人家態度還是蠻好的。”張文蓉戲謔:是啊,他什麼都不會做,就剩下態度好了。

一晃攜手走過幾十年。吳貽弓在書中記載,有時候,他還會追著問張文蓉:“這輩子嫁給小吳,悔也不悔?”張文蓉便裝作不耐煩:“去去去!一邊待著去。”

晚年,吳貽弓和家人偏居滬上西南一隅,只有百十來戶人家,“可以靜靜地做點自己想做的事,怡然自得”。

他學電腦,上網,在2006年給自己開通了新浪博客。他把博客的英文名字“BLOG”翻譯成了“不老客”,還給自己取名“申江小吳”。

光影舊事 | 送別導演吳貽弓

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式現場的吳貽弓(右)。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博客以每個月二三十篇的速度更新,有時記錄一下學習電腦遇到的難事兒,有時發幾張小吳當年拍電影的手稿,也有時寫寫旅行中的見聞和感受。

他在文章中依然自稱“小吳”,標題也簡單明瞭:《日記》《好久沒有去蘇州了》《昨天小區停電》,還有一篇叫《我得了糖尿病》。

這是他近70歲的事,醫生叮囑,一天蔗糖的攝入量控制在30克左右。但小吳嘴饞時,總是控制不住自己。拜訪歌唱家周小燕時,對方請吃蛋糕,他便毫不客氣來了小半塊,還說“要不是糖尿病,我能把老師手裡這一盤蛋糕都吃了!”和朋友見面時,也偷吃過冰糖糯米藕。為此,張文蓉總要大力稽查。

2018年12月1日,是吳貽弓80週歲生日。當天,上海市文聯出版的《流年未肯付東流·吳貽弓》舉行首發儀式。近200頁的藝術評傳,記錄了他從小到大的成長和電影生涯。很多影視界的朋友和嘉賓出席了活動,但在整個過程中,吳貽弓只發了一次言。

他說:“離開電影界已經快20年,後來到了文聯,到了局裡,不當導演,人家說你當官了。事實上,在我心中,所有的稱呼裡,導演是我最看重的一個。”

去世前幾個月,他還曾在病榻上為上海電影題寫寄語:“上海電影萬歲!吳貽弓。2019年5月24日。”字跡歪歪扭扭。

光影舊事 | 送別導演吳貽弓

2012年4月8日,在導演表彰大會上,吳貽弓鞠躬致謝。

媒體報道,一個月前,中國電影資料館副研究員劉澍還曾到吳貽弓家做客,吳貽弓留其在家裡吃年糕,還在劉澍帶去的吳貽弓電影海報上一一簽名。

半個月前,劉澍曾給吳貽弓家人打電話

,家人說他狀況不好,沒想到半個月後的2019年9月14日,吳貽弓與世長辭。

去世後,吳貽弓的人生經歷被後人像電影一樣逐幀追溯、放映,也許人們看到了這樣的一部影片吧:它就像一條緩緩的小溪,潺潺細流,怨而不怒。有一片葉子飄零到水面上,隨著流水慢慢地往下淌,葉子被突出的樹樁或水草擋住了,但水流又把它帶向前去……

(文中部分資料引自上海文聯、《流年未肯付東流·吳貽弓》、《花語墅筆記》、宋春麗微博等。)

洋蔥話題

你對吳貽弓的哪部作品印象最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