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乏專注力,問題多半出在家長身上?

專注力是指一個人在一段時間內,把注意力集中投射在某個事物或者活動上的能力。缺乏專注力的小朋友一般有以下表現:

上課的時候小動作多,喜歡東張西望或者發呆;

學習的時候容易被外界因素影響,聽到一點聲響就分心,學不下去;

寫作業的時候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肚子餓,一會兒要上廁所,一會兒看時間,很難持續學習一段時間;

一件事沒做完,就想做別的事情。

很多家長覺得困惑:為什麼我家孩子就坐不住呢?怎麼我家孩子做什麼都靜不下心來呢?

孩子缺乏專注力,問題多半出在家長身上?

我們可以一起深入瞭解一下“專注力”這個東西。

專注力有多重要?

基本上可以這麼說,專注力是孩子成為“學霸”的先決條件。

各位家長可以觀察或者瞭解一下那些“學霸”小朋友的學習狀態。他們學習的時候通常都是特別“忘我”的,沉浸在學習中,好像和外界隔離開了一樣。

因為專注,所以在同樣的時間裡,他們的學習效果也會比別人更好。這也是為什麼,有一些“學霸”,並不一定比別人更努力,卻比別人學得更好!

孩子缺乏專注力,問題多半出在家長身上?

有機會大家也可以看看,所謂的“實驗班”和“普通班”上課的差異。

實驗班的孩子上課,大部分都非常專注,這一點從他們的神情以及和老師的互動就可以看出來。自習的時候,大家自己看自己的書,或者做題、整理筆記等等,都是專心做自己的事情。

雖然大家坐在同一個教室裡,一個挨著一個,但是他們之間好像有無形的隔板一樣,每個人都可以沉浸在自己的學習世界裡。(這一點在畢業班表現得尤其明顯)

而其他班級的孩子上課呢?可能剛上課的時候還比較認真、安靜,幾分鐘之後就幹什麼的都有了,聊天的、神遊的、打瞌睡的,心還在課堂上的小朋友可能只剩三分之一。(剩下的這三分之一,都是專注力不錯的孩子,他們也有很大的機會逆襲)

為什麼有的孩子專注力不足?

回到前面的話題,為什麼有的孩子就坐不住,靜不下心呢?其實問題多半出在家長身上!

各位家長可以對照一下,孩子小時候,你們有沒有這樣做過:

家裡有親朋好友來的時候,不管孩子是不是在看書、寫作業,都要把孩子喊出來。

孩子自己在房間學習的時候,時不時去噓寒問暖,送點水果、零食,或者問問孩子,這個做了沒,那個做了沒。

孩子玩得起勁的時候,催他/她去吃飯、洗澡,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把人家在玩的東西收起來,生硬地打斷。

……

一個缺乏專注力的孩子,身邊總有一個(或者n個)喜歡打擾他/她的大人!

面對這樣的打斷,孩子往往會很憤怒,但又很無力,因為很多家長對此不以為意。

有的家長覺得,我也沒有一直打擾孩子啊,不就進去和孩子說了句話嗎!

但是,實際情況是什麼呢?

即使你只是小小地打斷了一下,這種行為對孩子的干擾並不會隨著動作的結束而立刻消失,干擾存在的時間遠比你想象的更長。

你以為你只是和孩子說了句話,只打擾孩子幾十秒,但可能孩子需要十幾分鍾才能恢復專注的狀態,甚至這一天都找不回那種狀態了。

長此以往,孩子就會逐漸失去“專心致志”的能力,注意力能夠集中的時間變得越來越短。

更可怕的危害是什麼呢?就是孩子可能轉而被那些“不需要刻意投入注意力,自然而然就會沉浸其中”的東西吸引,比如電子遊戲、娛樂視頻等等,嚴重的話可能成癮。

如何讓孩子保持專注?

那麼,家長應該做些什麼,來幫助孩子保持專注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隨著孩子大腦的發育,他們的注意力時長本來就會不斷延長。(5-6歲:10-15分鐘;7-10歲:15-20分鐘;10-12歲:25-30分鐘;12歲以上:超過30分鐘)

但是有一個前提,就是家長不要“搗亂”!

專注力更多的是被保護出來的,而不是培養出來的,讓孩子安安靜靜地做完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他們“專心致志”的狀態就會越來越持久。

具體來說,家長要儘量做到以下幾點:

1、不要隨便打擾孩子

換位思考一下,當你在做自己的事情時,突然被別人打斷,是不是也會很煩躁?那同樣的,我們不要這樣對待孩子。

孩子缺乏專注力,問題多半出在家長身上?

著名的教育學家蒙特梭利有一句名言:除非你被孩子邀請,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孩子。

我們可以提前和孩子約定好時間。比如1個小時以後我會來給你送水果,比如下午6點的時候我們要出去吃飯等等。這樣孩子就會有個心理準備,在到點之前就可以安心地做自己的事情。

如果家裡有其他人來訪,家長也要提醒他們別去打擾孩子。

2、給孩子一塊自己的地盤

儘可能為孩子創造一個安靜、整潔的小環境。即使沒有專門的書房,孩子的房間裡至少要有一張收拾得乾淨、整潔的書桌。在這種井然有序的環境中,孩子更容易平靜、全神貫注。

3、少嘮叨

不是說不能和孩子講道理,而是不要無止無休地碎碎念。大家以前也有過被父母唸叨得“頭都大了”的時候吧?太多的嘮叨、訓斥會對孩子的思維形成干擾,如果小朋友腦袋裡都充斥著父母的碎碎念,還怎麼集中注意力去學習呢?畢竟一個人的腦容量是有限的~

如果要講道理,就選一個時間,和孩子講清楚,不要不間斷地在孩子耳邊嘮叨。

養成好習慣對孩子的學習至關重要,而“專注力”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就像廣西理科高考狀元楊晨煜的媽媽曾在採訪中說過的那樣,孩子養成了好習慣,定了型,以後的路就會很好走。希望各位家長也能幫助孩子,保護他們的“專注力”,不要不小心成為“坑娃”的家長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