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注册制,退市制度跑起来

全面推行注册制,退市制度跑起来

10月3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金融系统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强调,增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全面推行注册制,退市制度跑起来

虽然科创板和创业板的试点,已经为注册制全面推行打下了良好基础,对注册制的全面推开,广大投资者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但是,真正全面推行,还是具有较大影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方面,推行注册制已经喊了多少年,但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如期推开,甚至一谈到注册制,市场就像被惊吓的孩子一样,出现较大波动,相关专家、学者也就纷纷建议,推行注册制的条件还不成熟,不要匆忙推行注册制。

客观地讲,从前些年的实际情况来看,推行注册制确实条件不够成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市场秩序的规范性不强,各种影响市场健康发展的不规范行为较多,如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及时、财务数据造假、内幕交易、投机炒作等,而面对这些问题,应当发挥制约和震慑作用的退市制度,又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该退市的没有退市,符合退市条件的也不及时退市、已经垃圾到不能再垃圾的公司,也在市场兴风作浪,成为炒作者的工具。因此,市场整体形成了只进不出的格局,导致良币不仅不能驱逐劣币,反而在劣币的影响下,慢慢变成了劣币。

很显然,此次金融委在提出全面实行注册制的同时,把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提了出来,毫无疑问是抓住了全面推行注册制的关键环节,也是注册制能否在全面推行后顺利发挥作用的关键。因为,只有退市机制健全了,退市机制常态化了,对上市公司的约束力才会越来越强,围绕上市公司的各种不规范行为才会越来越少。原先那种上了市就退不出来的想法,将在新的机制下彻底被打消。包括中介机构在内,对企业上市负有重要作用的机构,也要对自己的行为更加负责,对自己可能出现的不规范行为予以约束。退市机制常态化后,不仅监管会越来越严,上市公司对中介机构的要求也会逐步提高,“圈钱”的含义将越来越淡。如果中介机构不能很好地帮助企业规范行为,一旦企业被退市,企业也会找中介机构算账的,是要求中介机构必须履行好职责的。

全面推行注册制,退市制度跑起来

事实也是,退市对一家企业来说,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一旦被强制退市或因为经营状况不佳而退市,企业不仅在融资等方面会受到很大影响,其在市场的影响力、在消费者当中的形象也会大大受损。一些企业,会因为退市而从市场消失。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不仅不会盲目上市,不会为圈钱而上市,而且对自己更加负责,对市场和投资者更加负责,那么,市场的生态将大大改变。

客观地讲,目前的注册制,还没有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注册制,对相关资料的审核还带有审批制的痕迹。但是,这种过度是必须的,也是为了把注册制工作做得更好。毕竟,企业对注册制还有一个适应过程,中介机构等也需要依据监管要求做出行为调整。一些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也在盲目申请上市,实质会对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适度对拟上市企业进行一些审查,对企业是有好处的,可以避免企业盲目上市带来的负面影响。上市应当是提升企业市场形象的手段,而不是损害企业市场形象。

需要注意的是,既然已经把退市机制常态化作为全面推行注册制的重要手段,就一定要依据市场情况,以及全面推行注册制后企业的上市热情,加大退市力度,对不符合条件和有严重违规行为的企业,启动退市机制,避免这些企业对市场产生不利影响,对优势企业产生不利冲击,对全面推行注册制产生制约。

全面推行注册制,退市制度跑起来

当然,退市机制常态化也不是随意发挥,随意让企业退出市场,而是要严格执行标准,严格按规定程序操作。对因为客观因素导致业绩下滑的企业,要以更多耐心和容忍度帮助其改善业绩,对存在严重问题,缺乏核心竞争力,尤其是有重大违规问题的企业,则要毫不犹豫地勒令其退市。对一直在市场苟延残喘的企业,也要按照程序启动退市,避免对其他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