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这一职业,身强力壮才能干,很多四五十就没了,原因众说纷纭

农村一直以来,可供选择的职位不算多,所以村子里的各行各业基本上都讲究保密传承,村子里做某种生意的人,往往都是传给自己的儿子或者是侄子等亲戚,若要是村里的一般人想学,那是万万没有办法。其实这种传承也可以理解,毕竟农村的市场需求有限,一个村子或周边几个村子的需求就那么多,一个做这种生意的人刚好能保证有钱赚,如果都学会了,那这个生意也就没法做了。

农村这一职业,身强力壮才能干,很多四五十就没了,原因众说纷纭

话虽是这样说,但总有农民为了赚钱,故意找懂行的人请教,考虑到都是乡里乡亲,又不好意思直接拒绝,所以这时候就出现了一种托词,那就是看起来适合或者不适合做某种工作,以此来委婉的拒接。就说木匠这一行吧,农村从事这一行的一般来说都是个头偏小,身体灵巧,但是力气比较大的人,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身材小的话,手更为灵活,有力气又能保障干活的时候速度快一点。

农村这一职业,身强力壮才能干,很多四五十就没了,原因众说纷纭

除了木匠,乡村教师,小商小贩这些农村比较常见的职业外,农村还有个职业也很常见,基本上每个村子都有一两个人在干,但大家平时都比较忌讳,一般不愿意提及。相信有些农民已经猜到了,我说的就是每个村子都有的屠夫,他们一般负责帮农民们宰杀猪牛羊之类的活儿,能干这些活儿的都是身强力壮的人。不过这些看着壮的跟一头牛的人,很多都是四五十岁就没了,对于这个现象,农民也是众说纷纭。

农村这一职业,身强力壮才能干,很多四五十就没了,原因众说纷纭

第一、老年人认为是“杀气”太重

村里的老人还是有点迷信,若要是问起来他们,老人们肯定会抛出来一个说法叫“还债”。在老人们看来,屠夫是个不积德的职业,一般来说农村只有一些单身汉才从事这个职业。在农村老人的认知里,光棍汉本身就是受到了惩罚,所以才娶不下媳妇,所以才没有子嗣。至于说到了四五十岁,很多身体就不好了,甚至说没就没了,则完全是因为“杀气”太重所致。

当然了,这种说法其实没有半点依据。可能农村有个屠夫确实在这个年纪没了,农民联想到这一点,再通过口口相传,慢慢就以讹传讹,传得神乎其神了,其实只是一个偶发或者是偶然的状况罢了。

农村这一职业,身强力壮才能干,很多四五十就没了,原因众说纷纭

第二、吃得太好,身体吃不消了

可能现在提到吃猪肉,农民不会羡慕,因为农民一天能赚好几百,想吃猪肉太轻松了。可如果是时间倒退到十几年前呢?那时候猪肉还很少,村子里有人炒肉,整个村里都能闻到香味,在这种背景下,屠夫成了村子里吃肉较多的人群,因为按照屠夫这一行的规矩,屠夫每次去帮忙,主家都会用好酒好肉款待。不仅如此,屠夫走的时候,主家一般还会在附赠一些肉以示感谢。在这种情况下,屠夫吃的能差劲儿吗?长年累月下来,因为吃得太好,身体就吃不消了。

农村这一职业,身强力壮才能干,很多四五十就没了,原因众说纷纭

第三、小毛病积劳成疾

可能在外人看起来,屠夫只是个职业,而且也不算是太费劲儿的职业,在村子里虽然大家讳莫如深,但也离不了。其实屠夫这个职业不轻松,就拿杀猪来说吧,绝对是个力气活儿,以往村子里就出现了农民自己杀猪,但是却被猪伤的不轻的情况。其实屠夫在杀猪的时候,也不可避免的会受伤,身体也会出现小毛病,有时候积累的多了,没及时的去看,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后果了。

农村这一职业,身强力壮才能干,很多四五十就没了,原因众说纷纭

我觉得农村对屠夫的说法之所以各式各样,跟民间文化的传播有关,尤其是农村的老人,总喜欢说一些充满了神秘色彩的东西,才能吸引人听,才利于传播,如果平淡无奇的话,就没什么听头了。说到这,我的观点其实很明确了,干活的时候受伤,身体的小毛病,再加上长期食用大量肥肉,导致身体不太好,这是有些屠夫早早没了的原因。不过话说回来,农村也有很多身体健康长寿的屠夫,所以说不可一概而论,不过这一行充满了神秘,农民不愿多谈倒是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