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的“回甜”與“回甘”有什麼不同?

丨本文由百匠茶學院原創

丨首發於今日頭條:百匠茶學院

丨作者:林方致

福鼎白茶的“回甜”與“回甘”有什麼不同?

福鼎白茶的“回甜”與“回甘”有什麼不同?

破暑黃梅雨,清神白乳茶。
萬緣俱不到,物外野僧家。

寧靜致遠,方得始終,我是林方致。

一席茶煙,半日清閒~

燒水、投茶、注水、出湯、斟茶。

舉杯啜飲,茶氳香似夢,醇厚韻無涯。

福鼎白茶的“回甜”與“回甘”有什麼不同?

衝一泡好茶,感受茶湯喝到嘴中,唇齒間充盈著鮮爽甘甜的滋味,旋即,便從喉嚨湧起絲絲縷縷的回甘,氣清甘爽,甜潤解膩。

一盞清茶,便可使往日的浮躁、喧囂,在頃刻間,皆於煙霧間隱去,無瑣碎事擾心,無繁雜聲入耳,提神解乏,安神慰心。

福鼎白茶的“回甜”與“回甘”有什麼不同?

福鼎白茶的“回甜”與“回甘”有什麼不同?

人行草木間,會喝茶,愛喝茶是一種清福。

真正好的茶,偶有平淡,苦澀亦是難免。苦澀感本是茶葉的本味,在苦澀味淡下去後,更漫長的是甜而不膩、浸潤心田的甘甜。人,若是真真確確懂得了茶的滋味,那他也就懂得了人生的滋味。

福鼎白茶的“回甜”與“回甘”有什麼不同?

我們喝白茶的時候,感觸最深就是『甜』,或甘甜、或鮮甜、或甘醇,各種『甜』皆可從不同等級的白茶中體驗到。有不少茶友在評價一款茶好喝時,總會以『回甘好』來讚美。但,實際上,他們對白茶的『回甜』與『回甘』概念是模糊的。

那麼,福鼎白茶的“回甘”與“回甜”究竟有什麼不同?

福鼎白茶的“回甜”與“回甘”有什麼不同?

白茶的『回甜』是什麼?

甜味,是人類對味道的一種感知,這是一種基本味覺。通俗的來說,是人的舌頭品嚐東西所產生的像糖或蜜的滋味。在全球眾多文化中,甜味都象徵著美好的感覺,這是最受人類歡迎的味感。

福鼎白茶的“回甜”與“回甘”有什麼不同?

白茶中的甜味,是白茶本身就帶有的一種味感。新白茶具有“甘、清、甜、冽”滋味;老白茶具有“醇、潤、甜、正”滋味;白毫銀針鮮甜;白牡丹鮮甜;壽眉醇甜。每一款茶受其不同的等級、年份的影響,會沖泡出不同的滋味,不同的甜味,這些“甜”濃郁而又熱烈,沁人心脾。

福鼎白茶的“回甜”與“回甘”有什麼不同?

白茶的『回甜』主要來自哪裡?

茶葉中甜味物質的存在是茶湯回甜的由來。

福鼎白茶的製作工藝,少人工干預,不炒不揉,自然萎凋,會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茶葉中的內含物質,如以遊離態存在於茶葉中的單糖和低聚糖、帶甜味的氨基酸、兒茶素生物合成的中間產物為主。

福鼎白茶的“回甜”與“回甘”有什麼不同?

這些豐富的內含物質是構成白茶的多層次口感的重要原因,白茶中的氨基酸、多糖類物質在經過沸水沖泡後,會融入茶湯當中,形成甜味,接著與人的味蕾接觸,從而感受到甜味。

福鼎白茶的“回甜”與“回甘”有什麼不同?

01 白茶中的氨基酸

白茶中的氨基酸含量約2.6%-4.5%,大多數氨基酸都有味感,甜度強,它是構成白茶滋味、香氣的主要物質之一。

白茶鮮葉中的氨基酸含量會受到生長環境的影響,溫度越低,越是可以促進氨基酸物質的積累。另外,在白茶在自然萎凋的過程中,鮮葉緩慢走水,茶葉中的蛋白質被活性酶水解,會生成具有甜味、鮮味的氨基酸物質。

福鼎白茶的“回甜”與“回甘”有什麼不同?

02 白茶中的糖類物質

白茶中的可溶性糖主要是由單糖與多糖兩種構成。

單糖:形成白茶湯的甘甜滋味。

多糖:形成白茶湯的粘稠感,稠滑度。

這兩種物質是構成白茶茶湯滋味和醇厚稠滑湯感的重要物質。

福鼎白茶的“回甜”與“回甘”有什麼不同?

可溶性糖是在白茶的自然萎凋初期,是處於動態平衡變化狀態內的。可溶性糖在萎凋前期,會因為水解而生成,又會在氧化喝轉化中消耗掉。使得在萎凋前期,白茶中的可溶性糖的數量是處於一個收支平衡的狀態,一直到萎凋後期,才會慢慢的有所積累。

福鼎白茶的“回甜”與“回甘”有什麼不同?

03 白茶中的礦物質元素

陸羽在《茶經》裡提:“上者生爛石 中者生礫壤 下者生黃土”。其中“爛石”意指為茶樹的生長環節——高山荒野環境

高山茶園,土壤肥沃,土質疏鬆,富含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高山白茶,受其“基因優勢”影響,在生長的過程中,吸收更多的微量礦物質,使得香氣更高揚馥郁,口感更清甜適口。

福鼎白茶的“回甜”與“回甘”有什麼不同?

白茶的『回甘』是什麼?

回甘,是由苦澀味與甜味共同形成的。舉例而言,當你喝到一款茶時,茶湯入口後,舌面、舌根會泛起淡淡的苦澀味(主要是茶葉中的咖啡鹼、茶多酚物質引起的),茶湯過喉片刻,口腔內的苦澀感便會化開,慢慢泛起甜感,最終以甜味結束的一種味道。總結的來說:入口微苦,回味清甜。這種感受是區別於回甜的。

好茶回甘綿長、數小時內仍然齒頰生香,令人大呼美妙!

福鼎白茶的“回甜”與“回甘”有什麼不同?

白茶的『回甘』主要來自哪裡?

白茶中內含物質含量的高低決定著白茶回甘是否持久。總得來說,白茶的回甘是由以下兩個方面決定的。

《茶文化與茶健康》一書中說到:茶葉中的茶多酚與蛋白質結合會導致澀感轉化,在口腔內形成一層不透水的膜,使得口腔局部肌肉收縮,而形成澀感。當這層不透水的膜破裂後,局部的肌肉便會恢復正常,從而產生回甘生津感。

福鼎白茶的“回甜”與“回甘”有什麼不同?

另外,我們在喝茶時,茶湯入喉後,茶的收斂性與刺激性會慢慢收縮,在喉嚨處分泌出黴素,再與人體的唾液結合,分解茶湯中的麥芽糖,從而產生明顯的回甘。

福鼎白茶的“回甜”與“回甘”有什麼不同?

另一方面,在普洱茶圈,對於回甘還有一種說法是:“對比效應”。即,當你吃過苦瓜後,儘管是喝白水也會感覺到甜度,茶葉中的咖啡鹼等苦味物質與甜味物質形成對比效應,使得這種“回甘”感顯得更為強烈。但白茶內含氨基酸、糖類物質含量比重高,新茶口感鮮爽,老白茶口感醇厚,不存在很強烈的“對比效應”。

福鼎白茶的“回甜”與“回甘”有什麼不同?

白茶的『回甜』與『回甘』不是一回事!

綜上所述,白茶中的『甜』可以歸納為:回甜,是物理作用回甘,是化學作用

回甘有強有弱,回甘強則優之。茶的回甘強度和持久性,是判斷好茶的標準之一,但也不是唯一標準。

福鼎白茶的“回甜”與“回甘”有什麼不同?

也有不少茶品,不論是在香氣還是口感,都十分優秀,唯獨在回甘上不足,回甘時間短,基本上茶湯一入口,還沒來得及回味便沒有回甘了,這樣的茶品,喝起來總覺得缺點什麼。在我看來,只有回甜與回甘同時生成,才會給人以醇厚之感。

福鼎白茶的“回甜”與“回甘”有什麼不同?

百匠團隊,專注福鼎白茶的核心山場純料,嚴格把關選料標準,遵循大自然的規律,拒絕過度加工。好的茶青原料,經久陳放後,餘香繞樑,甜潤於心,生津回甘更是回味悠長~

歡迎關注【百匠茶學院】,瞭解更多白茶的知識!

原創說明:本文由百匠茶學院林方致(baijiang2018)原創出品,歡迎喜歡喝茶的朋友轉發分享,其他平臺轉發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