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閱讀】《傳習錄》六十九 (致良知教育研究院出品)

【原文閱讀】《傳習錄》六十九 (致良知教育研究院出品)

《傳習錄》六十九

先生曰:“先儒解‘格物’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且謂‘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今如何去格?縱格得草木來,如何反來誠得自家意?我解‘格’作‘正’字義,‘物’作‘事’字義。《大學》之所謂‘身’,即耳、目、口、鼻、四肢是也。欲‘修身’,便是要目非禮勿視,耳非禮勿聽,口非禮勿言,四肢非禮勿動。要修這個身,身上如何用得功夫?心者,身之主宰,目雖視,而所以視者心也;耳雖聽,而所以聽者心也;口與四肢雖言、動,而所以言、動者心也。故欲‘修身’在於體當自家心體,常令廓然大公,無有些子不正處。主宰一正,則發竅於目,自無非禮之視;發竅於耳,自無非禮之聽;發竅於口與四肢,自無非禮之言、動。此便是‘修身在正其心’。

“然‘至善’者,心之本體也,心之本體那有不善?如今要正心,本體上何處用得功?必就心之發動處才可著力也。心之發動不能無不善,故須就此處著力,便是在‘誠意’。如一念發在好善上,便實實落落去好善;一念發在惡惡上,便實實落落去惡惡。意之所發,既無不誠,則其本體如何有不正的?故欲正其心在‘誠意’。功夫到‘誠意’,始有著落處。

“然‘誠意’之本,又在於‘致知’也。所謂‘人雖不知而己所獨知’者,此正是吾心良知處。然知得善,卻不依這個良知便做去;知得不善,卻不依這個良知便不去做,則這個良知便遮蔽了,是不能‘致知’也。吾心良知既不得擴充到底,則善雖知好,不能著實好了;惡雖知惡,不能著實惡了,如何得‘意誠’?故‘致知’者,‘意誠’之本也。

“然亦不是懸空的‘致知’,‘致知’在實事上格。如意在於為善,便就這件事上去為;意在於去惡,便就這件事上去不為。去惡,固是‘格不正以歸於正’;為善,則不善正了,亦是‘格不正以歸於正’也。如此,則吾心良知無私慾蔽了,得以致其極,而意之所發,好善、去惡,無有不誠矣。‘誠意’功夫實下手處在‘格物’也。若如此‘格物’,人人便做得。‘人皆可以為堯、舜’,正在此也。”

【背景簡介】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的重要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