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沒有指定你做的事情,你最好三思後再決定:是做還是不做?

現實生活中,在職場,所有員工的工作都會有相應的崗位。隨著人事變動,和企業內部調整,員工所在的實際崗位並不全是個人心儀的,也不一定與應聘崗位一致。

那麼就存在工作內容與個人能力是否匹配的問題。同事小C就在前不久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因為項目截止日期臨近,其中一個指標還需要實驗數據,恰巧檢測部門那段時間非常忙,一下子安排不出人來做這組數據。怎麼辦?迫在眉睫,小C作為項目協調員,主動請纓,接下了這部分工作。

領導沒有指定你做的事情,你最好三思後再決定:是做還是不做?

在經過2-3次的試驗後,問題來了,這組實驗結果的數據並不令人滿意,與第三方溝通後,還需要進行第三次、第四次和更多次的優化。光這組數據小C就做了大半個月,整整12次試驗。不說數據做的有多完美,就說小C毛遂自薦,把自己陷入忙亂的境地就已經夠尷尬,還影響了本崗位的工作進度。

事後,小C覆盤了整個過程,以自己這段時間的折騰換來了幾點教訓。

1.領導沒有要求的情況下,而自己沒有80%以上的把握下,不要主動承擔某項工作。
一旦接受了,哪怕遇到很大的困難也要克服,就算跪著也要走完。

有些人往往虎頭蛇尾,剛開始擂鼓揮旗,煞有介事,遇到無法預計的難題,又畏首畏腦,中途試圖放棄。還到處揚言太傻,本不屬於自己的工作,自己好心接了,現在慘了,推又推不掉。這讓我想起了自己曾經也犯過類似的錯誤。

領導沒有指定你做的事情,你最好三思後再決定:是做還是不做?

喬納森.雷蒙德在《高效管理》一書中把管理者角色分為修理工、奮鬥者和好朋友。對照我們日常的工作,作為有點權利的部門領導或者項目負責人,很容易就把自己歸入修理工的角色。一個優秀的領導是不會輕易去接本該員工完成的事情,一來沒時間,二來也不值得。

我們暫且不論小C是處於什麼原因去接應這項工作的,或許是想替檢測部門承擔部分工作,做個“修理工”“老好人”,或者是想在大領導面前好好表現一番。但是這裡邊小C沒有充分估計事情的難易程度,有點眼高手低,高估了自己,最後落得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下場。

好在小C還知道咬碎牙往自己肚子裡吞,經過加班加點,上網查資料,看文獻,請教研究所的老師們,終於在測試結果上有了較大的突破。這回小C變聰明瞭,也可以說變世故了,稱自己手頭工作已經被實驗耽誤,下面的優化工作仍然交還給檢測部門的人員做。必要的時候可以交流溝通。

領導沒有指定你做的事情,你最好三思後再決定:是做還是不做?

本來這類比較難啃的瓜,啃了的結果就無非三種:第一種,老老實實地啃完,和著汗水、淚水甚至血水;第二種,中途放棄,以忙以病以不能勝任為由;第三種,加班加點做出一點進展來,然後藉機脫身。小C就是第三種類型,雖然比不上第一種那麼有責任感,但是也算是明智之舉。

坊間流傳的“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在職場同樣受用,不同崗位分工,不屬於你工作範圍的事情,某種意義上來說,就不是你專業領域的事情,這部分工作最好別接,交給崗位相符的“專業的”人去研究。

領導沒有指定你做的事情,你最好三思後再決定:是做還是不做?

2.領導有要求的情況下,而自己也不確信的情況下,事先坦言很有可能不成功。

職場中,你們是不是經常會遇到領導臨時通知,安排某些工作給你。而這些工作並不在你的崗位職責之內,但是你又不能拒絕,更加不能說“這不屬於我的工作範圍,我做不來”。一般情況下,接到這樣的口頭命令,會有以下幾種表現:

第一類人,凡是領導要求的,必定先點頭答應。上頭領導吩咐,下頭他頻頻點頭,像小雞啄米似的,也不知道聽明白沒。這樣的人,真正去做的時候,通常會思路混亂,不知道從何下手,老實點的會反覆詢問領導,讓領導不得不一遍遍重複原來的內容,也讓領導腦袋冒出一個大大的疑問:到底是自己沒講清楚還是他沒聽明白,當初頭點得跟什麼似的。機靈點的,自己琢磨,能琢磨出來固然是好事。自己琢磨不出來的,又不好意思去請教領導的,如果思路有偏差,又不及時溝通的話,就一錯錯到底,給出的結果與領導預想的大相徑庭,這個時候有你難堪了。

領導沒有指定你做的事情,你最好三思後再決定:是做還是不做?

第二類人,凡是不在自己工作範圍的,就開始找N種理由:手頭工作巨多,這個沒完成,那個遇到什麼困難,還有一個工作急需結題,某某領導在催促了……總之是一副忙得不可開交的樣子。而且說得手舞足蹈,面露憂傷,讓領導不忍心給你佈置新任務。轉眼,他就刷著手機,跟人聊著天,稱在溝通工作。這類型人,不得不佩服他們的演技。這樣的行為一次兩次可以,多幾次就會被領導識破。但凡坐到領導崗位的,也不是那麼容易被糊弄的。最終的結果,即便有才華也被小聰明給耽誤了。

第三種人,相對比較靠譜,會稍加思索,然後詢問領導完成工作的截止時間,要達到的什麼樣的結果,以及具體的工作內容和目前所處的進度。根據領導提供的信息,迅速做出判斷,並向領導表明難度,給自己留好退路。對於完全陌生的工作,甚至向領導坦言:這些工作我實在不知道如何著手做,我需要查一些資料或者請領導指點。這種情況下,領導通常不會拒絕,有時候還會推薦某個人協助你工作。

領導沒有指定你做的事情,你最好三思後再決定:是做還是不做?

工作中的你,是屬於哪類型人呢?未來你又會選擇做哪類型人?有意思吧!能否在職場混的開,有時候可能就是一次不經意間的回答。

3.領導有要求的情況下,自己不確信能不能勝任,
但是某人或某個機構有類似經驗的情況下,可以向領導進行推薦。

當今社會,能人越來越多,互聯網的存在,讓很多牛人有了用武之地。羅振宇說未來創導U盤化合作。什麼是U盤化合作,即自帶信息,不裝系統,隨時拔插,自由協作。

現在已經不是幾十年前等待“金子發光”的時代,有能力,有才華的人遍地都是,N多的工作室如雨後春筍般“嗖嗖嗖”長了起來。很多時候,對於自己做不了的事情,那就交給專業的機構,專業的人去做好了。

工作中,領導新安排你作的事情,恰巧又比較著急,你又不太懂,怎麼辦?趕緊物色這方面的人才,公司裡誰有能力做這項工作,或者曾經做過這類事情,有這方面的經驗等等。自己公司沒有,那就把眼光放到外面的機構,是否有付費的第三方服務,如果有,價格合適的話,把項目外包出去。另外也可以找熟人/朋友幫忙,這時候就是體現“人脈”資源的時候,人脈就是一種“價值交換”。站在私人的角度,公司的事情,最好不要涉及到自己的私交。職場上,能用錢解決的事還是用錢解決最好,專業、有效。

領導沒有指定你做的事情,你最好三思後再決定:是做還是不做?

今天的中國,是一個大好時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提升自己的認知,而超越自己。當機會來到時,能抓住機會,制勝。

4.不管領導有沒有要求,你又是項目的次負責人,只有幾分瞭解,
並沒有把握做成的情況下,那麼藉助領導的權利,抽調有經驗的人過來,
可以協助其完成。

如果你是項目的第二負責人,那麼領導的安排很大一部分就是你的工作內容,需要你去跟蹤、確認、保證完成的。這時候,最先要想到的就是領導的權利,你要藉助他的權利,利用他的職務之便,要人、要場地、要資金,協助你開展具體的工作。

領導是指令下達者,你才是執行者。所以在工作中,始終要抱著敬畏之心,不要想著人人都能自覺到不用管都能做好事情。也不要以過去老一套“老黃牛”“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姿態自詡。職場是現實的,也是殘酷的,沒資沒歷的人從來就不該相信天上忽然掉下來餡餅。如果有一天,當真被砸中了,首先應該想想,這個餅,是不是被其他人挑剩下的。

既然你手上拽著領導的“免死金牌”,那麼你就用,不用白不用。這話聽起來有點殘酷,但是事實就是這樣,為了完成工作,達到目標,誰又不是處心積慮,摩拳擦掌呢?最關鍵的是,將有效努力統統用在刀刃上。

領導沒有指定你做的事情,你最好三思後再決定:是做還是不做?

大話西遊裡,至尊寶說:不戴金箍,如何救你;戴了金箍,如何愛你?同樣地,在職場,人到中年,何嘗不是如此呢?適當地學點“厚黑”還是很有必要的,誰不是一點一點學乖的。借用黑格爾的話:你一定要一步步地才能瞭解一個時代,一步步甚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