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媽媽的痛,不只是“腰痛”(骨盆篇)

產後媽媽的“痛”,不只是“腰痛”

產後媽媽都有一個共同的經歷:好不容易懷胎十月了,最後臨盆順利“卸貨”生下孩子後,才發現原來這才是剛剛開始,更難更繁瑣的活全在後面等著你。

從“開奶”哺乳,到半夜被吵醒n次,再到換尿片、撫觸按摩,種種一堆雜事下來,媽媽們早就身心疲憊了。

產後媽媽的痛,不只是“腰痛”(骨盆篇)

如果身邊有人幫著帶寶寶還好一些,可大多數媽媽都是全能型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全都自己包攬了,最後留給自己的時間就少得可憐。

只有等到出現了“腰痠背痛”,“媽咪手”,胖得被人說“懷了二胎”後才意識到,自己一直忙著照顧寶寶,卻忽略了自己的產後康復。

那麼到底怎麼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產後康復呢?難道就是老一輩人所的坐個月子就好了嗎?還是產後42天體檢合格了,就完成了產後康復?

其實產後康復主要針對的是女人生產後的內部身體機能的恢復。

是“看不見”卻“傷不起”的“骨盆”、“盆底肌”和“腹直肌”。

其中最重要的,也是該首先恢復的就是“骨盆”了。

產後媽媽的痛,不只是“腰痛”(骨盆篇)

在媽媽們懷孕初期的時候,身體會分泌出使韌帶鬆弛的荷爾蒙,使得骨盆變得鬆軟。而到了分娩之後,骨盆鬆弛達到最大程度後,就會導致骨盆輪變得非常不穩定。

骨盆鬆弛後的症狀:

體形走樣

產後媽媽的痛,不只是“腰痛”(骨盆篇)

腰骶部位、肩膀疼痛

產後媽媽的痛,不只是“腰痛”(骨盆篇)

內臟和子宮下垂

產後媽媽的痛,不只是“腰痛”(骨盆篇)

尿頻、夜尿增加

產後媽媽的痛,不只是“腰痛”(骨盆篇)

這是因為骨盆支撐著整個上半身,一旦骨盆鬆弛,就要通過臂大肌和臂中肌這類臀部上的肌肉和腰部肌肉來支撐,導致形體很快走形,並容易發生腰骶和肩背的疼痛。再加上媽媽們經常抱孩子,使用腰胯力量,就更容易造成借力不當。如果長期以往,就會造成內臟、子宮的下垂。不光是骨盆因為鬆弛,會直接影響到肛括約肌,尿頻、夜尿現象也會隨之而來。

那麼如何做好產後的骨盆恢復呢?

一般來說42天之後,如果剖腹產的話等惡露全部排出,傷口癒合好才能進行骨盆恢復訓練。理想的骨盆修復之間在產後1年以內。

骨盆修復的方式方法:

1 主動式運動 骨盆修復操

產後媽媽的痛,不只是“腰痛”(骨盆篇)

2 被動式運動 骨盆修復儀

對於媽媽來說,骨盆操和骨盆修復儀所用的時間比例為3:7。這是因為產後康復是一個過程,需要較長的時間付出和堅持。如果只是依靠單純的運動很難達到效果,在“媽媽”精力時間已經透支的情況下,就更難以堅持了。時間一長,就超過了最好的骨盆康復期。因此配合骨盆修復儀,利用儀器幫助身體內在機能的康復,就是一種有效的手段。這也是許多明星在產後生子後所採取的方法。

產後媽媽的痛,不只是“腰痛”(骨盆篇)

更短的時間+更少的精力,去達到更好的效果。這就是骨盆修復儀的定位。

如何選擇骨盆修復儀?

市場上的骨盆修復儀,按照相同的價位來劃分,中高端價位的骨盆修復儀,它們所用到的核心技術上並無太多差異。那麼該怎麼選擇呢?看顏值?錯。

產康師建議: 1 有條件的話,建議先體驗一下。尋找舒適感,體驗感好的一款。同樣是骨盆修復儀,躺著也許就比坐著,有更好的享受體驗。

2 找適合東方人體質,體態的產品。一些歐美產品,它們即使風靡歐洲,獲得了不少的口碑,但是那只是適合歐洲女性身體結構。在骨盆修復這塊,亞洲的產品是更適合於亞洲女性的產後康復。

以上僅僅是關於產後“骨盆”修復,還有更多內容,請關注。

謝謝閱讀~歡迎轉載分享給更多媽媽~

以上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則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