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長和熟悉的烏蒙山,原來還有另一個說法~

我們生長和熟悉的烏蒙山,原來還有另一個說法~
我們生長和熟悉的烏蒙山,原來還有另一個說法~

唐代以來,“烏蒙”一直是政區名而不是自然地名,現代地理學命名的烏蒙山,實屬誤會——

我們生長和熟悉的烏蒙山,原來還有另一個說法~

毛澤東《長征》詩中寫烏蒙山的兩聯,讓烏蒙山更加名揚四海

現代地理學認雲南省東北部和貴州省西北部的一大片山體為烏蒙山。該山的主體為金沙江南岸支流橫江、牛欄江與珠江上源北盤江、南盤江的分水嶺,東北側為長江支流赤水河和烏江的源頭,呈東北——西南走向。東北起於雲南省鎮雄縣和貴州省畢節縣境,向西南逶迤經赫章、威寧、昭通、魯甸、宣威、富源、曲靖、會澤等縣市,止於功山河、小江谷地東側。以近期高原面抬升中相對掀升的斷塊山地構成高大山地主體,其間局部有高原面殘存,並有斷陷盆地發育。河谷兩側高原面受河流切割,地勢起伏較大。山地高聳於滇東北和黔西北高原,對冬春季節沿四川盆地西緣頻頻南侵的北來冷氣流有顯著的阻擋作用,對我國著名的“昆明準靜止鋒”的形成有重要影響。山地因此多陰溼天氣,自古即稱“大漏天”。作為自然地理的劃分,範圍明確,地域完整,特點突出。但要確定一個全面代表這片山體的名稱卻踫到了困難。

我們生長和熟悉的烏蒙山,原來還有另一個說法~

“烏蒙”一名辯證

對烏蒙山的解釋,現今一般辭書說,“烏蒙”系彝族部名,因附近地區古為烏蒙部所居,故名。烏蒙部在今昭通市昭陽區,又因其部落酋長的名字而得名。《寰宇通志》卷69載:“古為鬥敵甸,烏蒙乃其酋長之祖名,歷代相承皆有其地,宋時有名阿杓者始封為烏蒙王。”《明一統志》卷72亦載:“唐時烏蠻仲牟由之裔曰阿統者始遷於竇地甸,至十一世孫烏蒙始強,號烏蒙部。宋時封阿杓為烏蒙王。元初歸附,至元間置烏蒙路,隸烏撒烏蒙等處宣慰司。本朝改為烏蒙府。”南詔、大理時,滇東北、黔西北一片烏蠻諸部錯雜,有阿旁部、阿竿路部、盧鹿部、暴蠻部、烏撒部、芒布部等,烏蒙部僅為其中一個部,以烏蒙名部的時間大概始於唐末或宋代。

元代設烏撒烏蒙宣慰司。《元史·地理志》載:“烏撒者,蠻名也。”“自昔烏雜蠻居之。今所轄部六,曰烏撒部、阿頭部、易溪部、易娘部、烏蒙部、閟畔部。其東西又有芒布、阿晟二部。後烏蠻之裔折怒始強大,盡得其地,因取遠祖烏撒為部名。憲宗徵大理,累招不降。至元十年始附。”

烏撒部在今貴州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也因其部酋長的名字而得名。元代的烏撒烏蒙宣慰司,在烏撒路置司,領烏撒路、烏蒙路、東川路、芒部路。東川路即閟畔部,在今會澤縣。芒部路在今鎮雄縣。所轄的易溪部在今威信縣,易娘部在今彝良縣,阿頭部在今貴州赫章。元代烏撒烏蒙宣慰司的範圍已大體相當於今滇東北和黔西北,烏撒路的地位比烏蒙路高。經過明清兩代行政區劃的整合,最終只剩下烏撒府和烏蒙府,但直到清代,“烏蒙”所指代的範圍從未超過今昭通市的轄縣。清康熙五年(1666年)烏撒府改置為威寧府。雍正年間改土歸流,在滇東北地區大量改名,烏蒙府被清廷明令改為昭通府,從此,按漢字被誤解為“烏烏濛濛”的“烏蒙”成了禁用的名稱,直至清末。

“烏蒙”不是自然地名

唐代以來的古籍,沒有以烏蒙命名的自然地名。《蠻書》卷1有蒙夔嶺、蒙夔山,該書載:“石門外第三程至牛頭山,山有諸葛古城,館臨水,名馬鞍渡。上源從阿等路部落遶蒙夔山,又東折與朱提江合。第五程至生蠻阿旁部落。第七程至蒙夔嶺。嶺當大漏天,直上二十里,積陰凝閉,晝夜不分。”所述環境特點突出,計其位置,蒙夔嶺當在今昭通市昭陽區北部。據《新唐書·南蠻傳》,此蒙夔嶺應因夔山部得名。

我們生長和熟悉的烏蒙山,原來還有另一個說法~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509大定府山川載,威寧州“州北有烏蒙箐,其東有烏蒙屯”。“箐”在這一帶具有特殊含義。《讀史方輿紀要》卷123水西城條引《野記》解釋說:“夷人所據,或箐名,或洞名,皆因險築壘,如內地之城郭。而所屬之地界,多謂之則溪,如內地之鄉邑。其號為則溪者凡十有一,而箐洞之屬以累百計,未易悉數也。”貴州威寧境內遺留的烏蒙箐、烏蒙屯,並非自然地名,而是據險守衛的聚落。

總之,今日烏蒙山地跨兩省,遠遠超出過去烏蒙部、烏蒙路、烏蒙府的範圍;烏蒙一直是政區名,過去滇東北與黔西北一帶也未出現過以烏蒙命名的大山。現代地理學命名這一大片為烏蒙山,實屬誤會。然而,當這一帶長期行用的少數民族語地名大多消失的時候,讓“烏蒙”作為自然地名起死回生,也是有益的選擇。

烏龍山是其原名

古代雲南境內確實有關於烏蒙山的記載。此烏蒙山在祿勸與東川間,但諸書武定府與東川府的記載卻有所不同。以《明一統志》為例,該書卷87武定軍民府載:

“烏蒙山,在祿勸州東北三百里,一名絳雲露山。北臨金沙江。山有十二峰,聳秀為一州諸山之冠。八九月間常有雪。其頂有烏龍泉,下流為烏龍河。蒙氏封此山為東嶽。”

我們生長和熟悉的烏蒙山,原來還有另一個說法~

該書卷72東川軍民府又載:

“絳雲弄山,在府西南二百里,一名烏龍山。高峻百里,有十二峰,下臨金沙江。南詔蒙氏封其山神為東川大王,建廟祀之。”

綜合各書所載,該山又稱絳雲露山,或作絳雲弄山;北臨金沙江,上有十二峰,雄拔陡絕;上多積雪,又稱雪山或雪龍山;其頂有烏龍泉,下流為烏龍河;南詔時被封為東嶽。武定和東川所載,應該就是跨在兩邊的同一座山,但對這樣一座特點突出的名山,為什麼兩邊的山名各不一樣?

梳理歷史上有該山記載演變的脈絡,有助於我們找到答案。對該山最早的記載,見於《元混一方輿勝覽》東川路景緻,該書說:

“烏龍山,山有十二峰,北臨金沙江,蒙氏封為東嶽。”

筆者核查過國家圖書館及上海復旦大學圖書館所藏《元混一方輿勝覽》的不同版本,皆寫作“烏龍山”,未發現舛訛情況,此山原名烏龍山無疑。明代景泰六年(1455年)編印的景泰《雲南圖經志書》祿勸州載:

“絳雲露山:一名烏龍山,在州東北三百里他坡村。上有十二峰,根盤七百餘里,北瞰金沙江,蒙氏異牟尋封為東嶽。有石崖,天晴則白雲起,八九月間,其上積雪,亦本境諸山之冠。”

“烏龍泉:在絳雲露山上,分流二派,皆入普渡河。”

所記特點突出,描述精細,應是親歷者的記錄,非抄錄他書可比。該書仍稱烏龍山。山上有烏龍泉,分兩股流入普渡河,應即他書所說的烏龍泉和烏龍河,烏龍山想即因泉、因河而得名。該書武定軍民府又載:“烏龍河,在府治之前五里,源出烏龍洞,溉田數百頃。土人云,洞中有靈物,能興雲雨,故名。”此烏龍河在今武定境內,與今祿勸境內、普渡河以東的烏龍河有別,記載明確。元代和明初的記錄證明,東川和祿勸最早都稱烏龍山。

《寰宇通志》把“烏龍山” 誤為“烏蒙山”

上述景泰《雲南圖經志書》記載烏龍山後,情況發生了變化。據《明英宗實錄》,景泰五年(1454年)秋七月庚申,“命少保兼太子太傅戶部尚書陳循等率其屬纂修天下地理志,禮部奏遣進士王重等二十九員,分行各布政司並南、北直隸府、州、縣採錄事蹟”。雲南右布政使陳文《重修雲南志序》也說:“景泰五年秋七月八日,詔禮部重修天下地理志,將悉閱而周知之。其奉使採取及所在任其事者,必慎選文學才德其人以充。時進士王榖詣雲南,宣昭聖意,於是文等忝與其事,祗嚴朝夕,博訪而遍觀,窮搜而遠探,正《舊志》之乖訛,公輿情之去取,若是者四閱月,始獲成書,分為十卷以進。而云南古今事文,殆無遺者。既而以所存之稿,命工鋟梓。”

景泰《雲南圖經志書》的修纂,是為全國編修地理總志《寰宇通志》提供資料,隨即又將存稿付梓,才得以流傳至今。

我們生長和熟悉的烏蒙山,原來還有另一個說法~

景泰七年(1456年)成書的《寰宇通志》,根據景泰《雲南圖經志書》及其他資料進行加工裁剪,卷113武定軍民府所載變成了以下文字:

“烏蒙山,在祿勸州東北三百里,一名絳雲露山。山半有石崖,天時和霽則白雲孤起,如香菸狀。峰巒聳秀,為一州諸山之冠。”

與景泰《雲南圖經志書》的記載兩相對照,《寰宇通志》刪掉了很多重要信息,態度潦草,取捨失度,內容單薄,甚至把“烏龍山”誤為“烏蒙山”,從此鑄成大錯。

烏龍山終成烏蒙山

其後不久成書的《明一統志》,融進了前此各書的內容,但卻沿襲了《寰宇通志》的訛誤名稱。明代,武定府屬雲南,東川府屬四川,各省間的材料難於平衡,一部書中出現了兩條內容相同但名稱各異的記載。嘉靖年間,楊升庵編《雲南山川志》,其“烏蒙山”條完全抄自《明一統志》,一字未改。由於楊升庵的名氣,該書流傳較廣,固化了“雲南烏蒙山”的錯誤名稱。清代雖武定和東川都同屬雲南省,清代志書仍抄襲舊文,名稱各異,東川府一直稱烏龍山,武定州屬祿勸縣則是訛寫的烏蒙山。迨至清末,光緒初年劉慰三編的《滇南志略》匯諸家資料甚夥,在祿勸縣記載:

“烏蒙山,一名絳雲露山,一名烏龍山,一名雲弄山,一名雪山。在城東二百里,蒙氏僭封為東嶽。山北臨金沙江,有十二峰,聳秀為諸山之冠。八九月間常有雪。其頂有烏龍泉,下流為烏龍河。其山與東川、烏蒙二府接界,綿亙盤旋幾數百里。十二峰頂各有池,惟惠嫋湖最大而深,四面皆清碧,自然甃成,池中蓮花大如車輪,有伽陵頻伽共命之鳥集其上。”

“烏龍河,源出城東北烏蒙山下烏龍泉,下流入金沙江。”

所記山上景物及傳說甚多,此不一一錄出。該文記錄了山上眾多的自然特點,便於人們確認這就是祿勸、東川間的大山。又羅列了該山的諸多名號,證明烏蒙山就是烏龍山。

我們生長和熟悉的烏蒙山,原來還有另一個說法~

何以烏龍山會被誤作烏蒙山,古人曾經探討過致誤的原因。《讀史方輿紀要》卷73東川軍民府謂:“一名烏蒙山,訛曰烏龍山”。既是同一座山,兩邊的名稱應該相同,但推測系烏蒙山訛為烏龍山,判斷剛好與實際相反。《嘉慶重修一統志》卷492武定州引《圖說》謂:烏蒙山“與東川、烏蒙二府接界”。但揆之地望,該山與明清時期的烏蒙府都不搭界。馮甦《滇考·南詔五嶽四瀆》條謂:“東嶽絳雲露山,一名烏櫳,在祿勸州東北三百里,即秦記民謠所謂‘蛇盤烏櫳,勢與天通’是也。”其中引文見《華陽國志·南中志》,文字有改動,“烏櫳”在今宜賓與昭通之間,雖音同,但不可比附。胡蔚本《南詔野史》又謂:異牟尋封“烏蠻烏龍山為東嶽”,所說大致得其實。烏龍山在唐代處烏蠻聚居區,因稱“烏蠻烏龍山”。“烏蠻”、“烏龍”、“烏櫳”、“烏蒙”皆詞頭相同,字音相近,容易產生訛誤。

往事越千年,作為一個完整的烏龍山的標準名稱,在當地至今還能找到遺蹟。

據《東川市地名志》,硔王山古稱烏龍山,又稱絳雲露山,清康熙年間設烏龍汛,至今還有烏龍鄉、烏龍河。又據《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地名志》,祿勸的烏蒙鄉“建國前稱烏龍鄉”,清代為24馬之一的烏龍馬。因山頂有海子終年積水,水色清黑,山下多椰樹村旁有泉亦水色清黑,人稱烏龍泉,故以此得名。這些正與“山頂有烏龍泉,下流為烏龍河”的記載吻合,想即烏龍山命名之所據。而烏龍馬、烏龍汛、烏龍鄉,則是長期存在的鄉土地名,皆因雄踞滇東北的被南詔封為五嶽之一的烏龍山得名。

作者:朱惠榮,系雲南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來源|@雲南網 @雲南日報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審核|鄧龍啟 田率華

編輯|曾巍 馬雲鶴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我們生長和熟悉的烏蒙山,原來還有另一個說法~
我們生長和熟悉的烏蒙山,原來還有另一個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