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跑长途进入服务区:有没有必要打开引擎盖散散热?

  • 内容概述:汽车两路散热系统,汽车的极限究竟有多高

有种「冷」叫做妈妈觉得你冷,所以出门就得二棉袄二棉裤再披上层貂。

有种「热」叫做你认为汽车热,所以就要每开几百公里掀开机盖散热吗?

别闹了,发动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怕热”,只要油水齐全汽车可以连续开上一个月也不会有问题。因为合格的发动机一定是要经过严格台架测试的,有些车企会以“1000hour·极限测试”(小时)作为宣传点,实际绝大多数发动机都要进行1000/1500hour的连续测试,而且测试环节中涵盖「75~100%负载」阶段,也就是普遍认定的“拉高转速”状态。

汽车跑长途进入服务区:有没有必要打开引擎盖散散热?


1000小时已经是40多天了,似乎这才是发动机的极限吧,那么为什么发动机并不怕热呢?原因在于发动机有两组完备的散热系统。

1:最基础的风冷散热。发动机舱内部会有一组散热风扇,大多数车辆都有两台电子扇;其位置在散热水箱之后,功能并不是一般理解的往前吹风给水箱散热,而是往后吹风给发动机机体散热。而且同时能够起到引导发动机舱内部紊流的作用,通过电子扇可以起到不错的散热效果。

汽车跑长途进入服务区:有没有必要打开引擎盖散散热?


2:最重要的水冷系统。内燃式热机内部有完备的水循环散热系统,由水泵为水箱里的防冻冷却液增压,而低温的冷却液流动到缸盖吸收燃烧做功时产生的热能,随即流动到散热水箱被低温箱体吸收热能(散热),之后再次流动到缸盖-周而复始。水箱的降温依靠的是行驶中车头撞击的空气,也就是所谓的“风冷”。

汽车跑长途进入服务区:有没有必要打开引擎盖散散热?


水箱能够在运行中持续的散热,防冻冷却液就能始终为机体恒温,再加上电子扇由外至内的为机体散热,汽车的发动机真的是非常耐高温的机器。除非行车之前防冻冷却液就已经很少,在连续行驶中可能因膨胀壶放空导致管路内进入空气,从而形成气阻导致机体高温;但只要正常检查与保养汽车,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就会非常低了。

汽车跑长途进入服务区:有没有必要打开引擎盖散散热?


  • 延时散热系统&打开引擎盖降温

有些后置发动机的大巴车,在夏季温度过高时确实会打开盖板散热。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这些车辆的核载质量太高,发动机始终处于高负荷运转的状态;而且柴油发动机的燃烧火焰温度本就高于汽油,所以质量较差的发动机确实需要这么操作。

然而这也只是在多年前还能看到的情况,对于普通家用汽车(汽油动力)以及先进的柴油动力汽车而言,这种操作没有必要了。

汽车跑长途进入服务区:有没有必要打开引擎盖散散热?


汽车跑长途进入服务区:有没有必要打开引擎盖散散热?


在高速公路服务区里,除了正在维修的车辆以外,有没有见到哪些货车推开驾驶室为发动机降温,或者有没有小型载客汽车打开引擎盖呢?很显然这种情况是很少的,因为完全没有必要这么散热。

知识点:99%的汽车都会装备「熄火延时散热系统」,指汽车熄火后如果发动机与冷却液仍处于较高的温度标准,水泵和电子扇则会在熄火后持续运行为发动机降温;直到温度达到安全标准后才会停止,当然也电瓶即将亏电之前也会停止。

汽车跑长途进入服务区:有没有必要打开引擎盖散散热?


总结:汽车的运行极限远比人的体力极限高,正常驾车完全不用担心把车开坏。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责编:天和MCN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