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刑后王,強君能將之間的嫌隙,滅楚三傑之英布

英布,項羽的愛將,狠勇善戰,冷酷無情,是名副其實的冷血殺手。他不禁冷血,而且也是冷麵,他因受黥刑,臉上被刺上了字,也留下了一張面無表情的臉。英布年少時曾有人為其相面,說他“先受刑,後封王”,成年後果然因犯法被處以黥刑,被處以黥刑後英布反而欣然笑道:“有相師曾經說我‘命當先受刑後稱王’,豈非正是如此?”周圍人都譏笑他是阿Q精神,做戲解嘲。

先刑后王,強君能將之間的嫌隙,滅楚三傑之英布

英布天生桀驁不馴,自從臉上被刺字後,乾脆改稱自己為“黥布”,他就是那種不信命的人,誓要與命運作正面的抗爭。定罪刺字以後,英布被押解到關中,到驪山進行勞動改造。當時,從全國徵調的民夫有數十萬之多,龍蛇混雜。不安分的英布,反而在這種龍蛇混雜的場所,混得相當開。他忙於和各路不軌之徒交往,結成兄弟團伙,待到時機成熟後,英布一行人便集體逃亡,潛伏到鄱陽湖一帶的沼澤地區,當起了江洋大盜。

先刑后王,強君能將之間的嫌隙,滅楚三傑之英布

隨著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天下烽煙四起。九江郡是楚國的故地,迅速聞風而起。鄱陽縣令吳芮因深得江湖民心,有相當高的威望,便舉兵反秦。英布聽說後,便率領自家兄弟,投奔而來。吳芮十分看重英布,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他們在番陽一帶聚兵數千,豎起反秦義旗,四處出擊,積極參與到反秦鬥爭中來。秦二世二年十二月,章邯橫掃六國叛軍,陳勝兵敗身死,章邯攻佔張楚都城陳縣,反秦之勢一度陷入低谷,陳縣在兩方的爭鬥中反覆易手。英布也率軍加入其中,最後還是背章邯給趕了出來。此時,項梁、項羽統領江東之師橫渡長江及淮河,正浩浩蕩蕩殺奔彭城而來,於陳縣被章邯擊潰的各路軍隊,紛紛前往投靠,英布也率軍東去,加入了項梁軍隊。

加入項家軍後,狠勇善戰的英布漸漸嶄露頭角,成為楚軍中著名的先鋒大將,被封為當陽君。鉅鹿之戰時,英布被任命為先鋒,首先率軍強渡黃河,插入圍困鉅鹿的王離軍和部署在棘原一帶負責後勤供應的章邯軍的結合部,以少勝多,切斷了王離軍糧草的供應,將王離和章邯分割開來,拔了救趙的頭功,因此勇冠諸侯,聞名天下。

先刑后王,強君能將之間的嫌隙,滅楚三傑之英布

鉅鹿之戰後,項羽格外的賞識英布,對他另眼相看,惜才重用。章邯投降,項羽坑殺二十萬秦軍降兵,其執行人就是英布。項羽統軍進軍關中,打開函谷關進軍咸陽,其先鋒,也是英布。英布可謂是項羽最得意的愛將,大凡最棘手的任務,大多是放心的交給英布來完成的。漢元年二月,項羽分封天下,英布被封為九江王,都六縣,領有秦時的九江郡。六縣是英布的家鄉,此時是真正意義上的“先受刑後稱王”,衣錦還鄉,光宗耀祖了。

先刑后王,強君能將之間的嫌隙,滅楚三傑之英布

英布被封九江王后,從關中返回封地稱王已經是漢元年五月了,七月,田榮反楚,項羽命各國諸侯領軍,聯合攻打齊國。此時的英布剛剛回來兩個月,正沉醉於紙醉金迷的生活當中,還沒過癮呢,就又要打戰了,對於剛停又起的戰事,英布滋生了厭倦之意,他藉口傷病不能遠行,只派遣部下將領率四千士兵隨軍北上伐齊。對英布期待頗高的項羽,得到英布託病不出的消息,大為憤怒,居然敢不聽我西楚霸王的號令,恨不得一刀砍了英布。不過眼下齊國戰事未平,與英布較勁,難免再豎新敵,在范增等人的勸阻下,項羽強忍了怒氣。

先刑后王,強君能將之間的嫌隙,滅楚三傑之英布

俗話說,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失望越大,怨恨越深。強君能將之間,一旦出現步調不一致,往往一步錯,步步錯,衍生出深深的嫌隙。嫌隙這種東西,是情緒不安的鬱結,酒席宴會上的一句話便可以化解,如果沒有坦誠面對的釋懷,將會越織越深,越猜越疑,越疑而越不可解了。

此時劉邦派遣隨何出使九江,勸英布棄楚歸漢,英布與項羽之間的嫌隙正在可解與不可之間,但是這種嫌隙再稍加外力干涉的基礎上,這就很難說了。張良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才會向劉邦舉薦“滅楚三傑”之一的英布。

先刑后王,強君能將之間的嫌隙,滅楚三傑之英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