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歧视和霸凌中长大,他只想说“男孩子凭什么必须要阳刚”?

我接到一位读者的来信:


我今年28岁,我从小就不像其他男孩子那样阳刚,上学时经常被同学笑话“娘娘腔”“不男不女”“变态”,老师也不怎么喜欢我。小时候我因为这件事经常挨欺负,回家跟父母说,但是父母很忙,只是让我自己改改,我曾经努力想要成为大家喜欢的样子,可是我做不到。


前一阵子,网络上掀起了攻击“娘炮”的热潮。看到朋友圈里大家热烈转发的“少年娘则中国娘”“娘炮误国”“拒绝娘炮”的文章和大家义愤填膺的态度。我觉得很害怕、很委屈、也很愤怒!


因为我很娘,我就误国了?我考上重点大学,工作业绩很好、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怎么误国了?凭什么歧视我?


我的回信:


01 个别污名化的言论不能代表整个社会的态度


您好,感谢您的信任,愿意来信说出自己的感受。对于您从小到大所遭受的痛苦,我感到非常难过。这种来自同学、师长、同事的不理解、嘲笑和攻击,对您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这种“性别气质霸凌”长期存在,而且前一段时间,的确在网络上掀起热潮,这种攻击和霸凌,加深了您一直以来所经受的痛苦,您感到很害怕,很愤怒,这的确不公平,这不是您的错。


在歧视和霸凌中长大,他只想说“男孩子凭什么必须要阳刚”?


《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什么是今天该有的“男性气质”》一文中,明确提出不认同所谓“娘炮”“不男不女”等带有贬损性的说法,文章中说:


“精致细腻也好,粗枝大条也好,都是自己审美的选择,一个理性、成熟、宽容的社会理应包容。而关注男性气质的构建,也更应该发扬内在的勇气、坚强和担当等诸多品质。


这种品质,我们在保家卫国的军人身上可以看到,在为国争光的体育运动员身上可以看到,在梅兰芳、程砚秋等杰出演员身上同样也能看到,他们外形或许少了些棱角、多了些清秀,但是高尚品格、家国情怀同样值得推崇。”


在歧视和霸凌中长大,他只想说“男孩子凭什么必须要阳刚”?


这些攻击和侮辱的文章,并不能不代表整个社会,绝大多数人并不同意污名化的言论。


02 接纳自己,我们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您从小到大经受到很多欺凌,但您并没有被儿时的恐惧、无助和愤怒压垮,您曾经尝试改变,最终也勇敢面对真实的自己,有不错的学业、事业和友情。您的勇气、坚强和担当等优秀品质,是很多躲在电脑屏幕后的“键盘侠”不具备的。


您愿意面对真实的自己,很勇敢,也很不容易。社会中的确普遍存在偏见和歧视,这会给您带来长期持久的压力。每个人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都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我们要先自己接纳自己,与其害怕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如先善待自己,关爱自己。


在歧视和霸凌中长大,他只想说“男孩子凭什么必须要阳刚”?


03 生理性别、心理性别、性取向和性别气质


“娘”这个词,经常被用来形容性别气质。谈到性别,简单讲一下生理性别、心理性别、性取向和性别气质的关系。


生理性别指人与生俱来的性特征,有生理男性,生理女性和间性之分。


心理性别又叫性别认同,主要指人对自我性别的认定,它既是主观的,包含自我探索,又是客观的,如跨性别者往往从小就觉得自己所认同的性别与生理性别不一致。


性取向是指一个人对男性、女性或两性产生的持久情感,喜爱、爱情或性吸引的现象。它可能强调性别,如同性恋、异性恋,也可能不强调性别,如双性恋、泛性恋。


性别气质更聚焦于男性和女性在心理、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女性柔美,男性阳刚”是中国传统的性别审美标准和性别气质。


在歧视和霸凌中长大,他只想说“男孩子凭什么必须要阳刚”?


04 “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不可割裂


从社会建构论的角度来说,这种强行把人的气质划分为“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是由社会建构出来的

。没有完全柔美的女性,也没有完全阳刚的男性。


每个人身上,都必然会同时具备“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二者是不可分开的,比如铁汉柔情、为母则刚等等词汇的形容。在传统二元性别气质文化下,过分强调男性和女性不同特质,会让男性和女性都成为受害者。


心理学家荣格指出,阿尼玛是男人内在的女性存在;阿尼姆斯是女人内在的男性存在。男人总是倾向于在某个现实的女性对象那里看到自己内在的阿尼玛和心灵的投射;能够辨析与关注自身阿尼姆斯的女性,则能够获得积极的力量。


在歧视和霸凌中长大,他只想说“男孩子凭什么必须要阳刚”?


也就是说,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被家庭、社会和文化的教育改变,过分强调某一种性别气质,而压抑、忽视了另一种。当我们看到并接纳自己所有的部分时,才更完整,更有力量。


不加辨别地反对一种性别气质,是很危险的行为。只以单一的性别气质存在,并不是真实的存在,就像戴上了人格面具。


在歧视和霸凌中长大,他只想说“男孩子凭什么必须要阳刚”?


“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娘”的歧视,那是对人性一部分的歧视。


作者简介:卢小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绘画分析师,接受了200余小时的个人成长,有6年的心理服务经验。我会用我的文章,持续为大家提供心理快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