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遇到瓶頸期怎麼辦?明白這一點,不當好領導都難

管理者遇到瓶頸期怎麼辦?明白這一點,不當好領導都難

一、被這個陷阱控制,很難成為好的領導者

峰哥在一家跨境電商公司做銷售工作,兩年便從一個小小的銷售員做到銷售主管的職位。

峰哥帶領著二十多人的小團隊,為公司帶來了可觀的收益,而這其中60%的業績,都是峰哥一個人創造出來的。

峰哥的銷售能力在他們公司數一數二,他不僅巧舌如簧,而且極具執行力。

峰哥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得有聲有色,也深受老闆和同事的喜歡。

可讓峰哥不明白的是,當初跟他一起進入公司做人力資源的小俊,短短几個月,就已經升職為人力資源總監,而自己這麼努力,這麼拼命地為公司賣命,老闆卻沒有任何意願繼續給他升職。

峰哥找老闆談過這件事,而老闆卻故意轉移話題,讓峰哥繼續加油幹。

峰哥遇到了瓶頸期,對升職的事一直耿耿於懷。

憑什麼能者多勞,卻不能多勞多得?

峰哥悶悶不樂,喪失了前進的動力。

原來,峰哥還一直矇在鼓裡,明明早已掉進了“能力陷阱”,還不明所以。

那麼,什麼是“能力陷阱”?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事,大多數人,更願意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全部投入到自己擅長的事情上,從而揚長避短。

然而,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組織行為學教授埃米尼亞·伊貝拉卻在自撰的《能力陷阱》一書中,為我們揭示了這一觀念陷阱。

我們很樂於去做那些我們擅長的事,於是就會一直去做,最終就使得我們會一直擅長那些事。做得越多,就越擅長,越擅長就越願意去做。

這樣的一個循環能讓我們在這方面獲得更多的經驗,但卻容易陷入“能力陷阱”,在其他方面無法突破。

峰哥擅長銷售,所以一直做銷售工作,即使升為銷售主管,很多事他還是會親力親為。

他越是重複自己擅長的工作,就越擅長這份工作,所以成為這個崗位上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倘若峰哥離開這個崗位,公司的市場部門就不能很好地運轉下去,峰哥是這個崗位的不二人選,所以只能繼續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如果一直被“能力陷阱”所控制,即使再有能力,也很難成為一個好的領導者。

管理者遇到瓶頸期怎麼辦?明白這一點,不當好領導都難

二、不懂“能力陷阱”,很難跳出瓶頸期

“能力陷阱”除了限制一個人的成長空間,往往還存在以下三大弊端:

1. 容易自我滿足

小井是某大學老師,從小就能說會道的她,剛入大學便考了教資。

上大學的時候,小井選了數學專業,勵志畢業之後要當一名優秀的數學老師。

大三那年,身邊的同學有的謀劃工作,有的制定考研計劃,原本畢業後可以回鄉裡當個小學教師的小井,突然下定決心要考研。

研究生階段,小井刻苦專研,在教學上下了不少功。

試講階段,小井深受學校領導和老師的讚賞,於是便更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小井很喜歡自己的工作,每天辛苦備課,認真講演,這樣的生活讓她覺得很幸福。

有次,同事問小井,“最近,學院在選拔書記,我覺得你的條件很符合,趕緊去試試。”

哪知道小井卻說,“我只適合講書,一輩子當個優秀的講師就好。”

像小井就是陷入了“能力陷阱”的人,因為做自己擅長的事是一種享受,所以滿足於當下的生活而忽視了更好的發展。

2. 錯誤的管理時間

你有沒有自己很喜歡又很擅長的事?

如果有,那你在這件事上投資的時間有多少?是10%還是90%?

很多人把多數時間投入到自己擅長的事情上,越是擅長的事情,越容易消耗你的時間。

因為,做自己擅長的事能給你帶來成就感和喜悅感。

就像峰哥一樣,他雖然在從事銷售工作,卻也升級為一個小的管理者。他非但沒有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下屬,卻還在與下屬競爭。

如果峰哥能把一部分時間用在管理團隊,提升自己的領導力上,也不會因為升職的事讓自己鬱鬱寡歡。

峰哥最大的錯誤,就是把多數時間花在自己擅長的銷售工作上,而忽視了提升自己的其他能力。

要知道,做自己擅長的事就像吸毒一樣上癮,你把時間花在哪裡,哪裡就會回報你。

3. 難以升職加薪

峰哥跟老闆談升職的事,非但沒有起到正面作用,反而給老闆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峰哥在自己的崗位上已經做得足夠好,卻難以被提拔。

一是因為峰哥太擅長做銷售,二是峰哥的領導能力還不夠。

像峰哥一樣的人多了去,此時的峰哥,要麼繼續好好幹,先改變自己的認知,再提升自己的領導力,等到下次時機成熟再去談升職;要麼立馬辭職。

其實,聰明的人會選擇前者。

畢竟,你的辭職只會給公司帶來暫時的損失。倘若公司能找到比峰哥能力強又便宜的勞動力,峰哥離職就顯得太不理智。

很喜歡李尚龍老師的一句話:你要麼出眾,要麼出局。

當你認識到自己的“能力陷阱”,願意改變錯誤的認知,併為成為更好的自己努力時,你的職場生涯,就已經一路飆升了。

管理者遇到瓶頸期怎麼辦?明白這一點,不當好領導都難

三、避開“能力陷阱”,完成職場逆襲

當我們意識到“能力陷阱”是我們前進路上的絆腳石時,怎樣才能機智的避開“能力陷阱”,完成職場的華美逆襲呢?

(一)蛻變成優秀領導者的五個階段

世上沒有一步登天的事,優秀的領導者也是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走過來的。

想要成為優秀的領導者,下面五個階段是必經之路。

1. 發現差異

大多數改變,都是從發現自己的不滿意開始的。

例如,當老闆說你工作不認真、男朋友說你長得胖、閨蜜說的穿衣風格差時,你就會嘗試改變。

只有發現自己的不足,發現自己的期望與他人給出的評價不一樣時,才會真正做出改變。

優秀領導者的養成,就是從發現自己的差異開始的。

2. 只加不減

當我們學習一些新技能時,總是建立在現有的能力之上。

開始學習一項新技能,必然會佔用大量的時間,我們只能儘可能學習那些有價值的東西,等到我們學有所成時,再去減少之前的工作。

就像峰哥一樣,他得先學會如何做一個好的領導者,如何管理下屬,之後才能慢慢放棄自己之前的銷售工作。

反之,適得其反。

3. 混亂迷茫

我們每個人都在成長的過程中為自己計劃下一步,深怕一步錯,步步錯,最後親手毀了一生。

快畢業時,很多老師都會問,“小A,你做好職業規劃了嗎?”“小B,你畢業後五年內有什麼打算?”

然而,即使是目標再明確的人,也難免會遇到事事不如意。

哪怕是一個好的領導者,也會有混亂迷茫的時刻。

聽取別人的建議固然是好事,但千萬不要被外界打亂你的節奏。

4. 重設方向

小李畢業後跟朋友一起創業,想趁著年輕,為自己創造更多可能性。

小李是某校的學生會主席,大一時就給自己做好畢業後10年裡的規劃:畢業後五年內創業成功,第六年買車買房,第七年結婚,第八年生娃......

哪知道,小李創業的第二年就以失敗告終了。

小李並沒有因此而頹喪,而是重新制定方案。

小李決定先去別的公司工作兩年,之後再繼續創業。

好的領導者,需要有不斷反思和反省自己的能力,當現實和夢想出現差距時,能夠及時調整,重新上路。

5. 內在驅使

以前參加過一場演講培訓,演講者是一位大學畢業三年後開始創業的女性。

她從北師大畢業,畢業後開始去做文員、寫策劃、做銷售、做培訓、最後又自己創業。

短短二十分鐘的演講,卻讓現場一百多位大學生沸騰不斷。

是什麼讓她的演講如此震撼?

是她的經歷和能力融為一體,把自己的故事和價值融在自己的培訓事業中,是內在化外顯,才讓演講震撼人心。

以前聽過一句話:你一定要,就一定能。

內驅力才是驅使一個領導者厚積薄發的關鍵所在。

所以,把自己的思想和價值融為一體,去成為你想成為的人,去遇見更好的自己。

管理者遇到瓶頸期怎麼辦?明白這一點,不當好領導都難

(二)完成職場逆襲的四種方法

成為優秀領導者的前提,是像優秀的領導者一樣做事,先別問為什麼,照做就是了。

1. “橋樑”連接器

以前聽樊登老師講過自己創業的故事。

他把公司放在上海,自己卻定居北京,也是機緣巧合,讓他變成“橋樑”一樣的連接器。

他去公司的次數很少,每次跟其他公司對接好資源,他便投給員工,讓他們自己對接和處理。

也是因此,公司內部像極了一部良好運轉的機器,即使樊老師不在公司,公司內部也秩序井然,能夠很好地運轉下去。

這就是像“橋樑”一樣的連接器,他連接的是外部組織和人。

我見過公司的老闆,在公司內部做得有聲有色,成為員工之間的中心,把公司內部運行得足夠完好,可公司根本離不開他,一旦離開了,公司就癱瘓了。

這是“中心”連接器,能很好鏈接公司內部的部門和組織。

但好的領導者,一定是像“橋樑”一樣,懂得放權,更懂得關心公司和員工未來的發展。

2. 做有遠見的事

任正非便是一個很好的示例。

他能感知環境中的機遇和威脅。

所以在麒麟已經有完整芯片解決方案的前提下,華為去年依然採購了5000萬顆高通芯片。

他能提供戰略性指導。

在大機會時代,他提倡要有戰略耐性,並堅持自己的戰略,堅持自己的價值觀和方向,穩步前進。

他還鼓勵其他人展望未來。

華為對員工進行配股和分紅,讓員工真正明白“自己是在踏踏實實為自己做事,而不是為老闆做事”,華為把客戶放在首位,秉承“以客戶的需求為發展的原動力”的企業價值觀。

而一個優秀的領導者,正是像任正非這樣,不斷做有遠見的事,這樣,企業才能穩健成長。

3. 改變日程工作

在網上看到一張萬達公司董事長王健林的日程表,他每天四點起床,然後便飛往其他國家開會,當很多人六點半下班時,他才剛回到自己的辦公室。

當然,像我們這些普通人,雖然沒有那麼多會議安排,每天的日常工作也被安排得滿滿當當。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為自己不想做的事找各種藉口,所以不想做的事越堆越多,最後卻成了阻礙我們發展最大陷阱。

大多數人的時間被安排在做日常工作上,卻很少有時間思考這樣做究竟對不對。

然而,越是在忙碌的時候,越應該空出時間去做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提升領導力。

4. 提升影響力

在讀書會認識了一個學長,它不僅有很好的管理和組織能力,還很具影響力。

每天早晨,他總是五點多在群裡發佈自己的讀書心得,堅持在公眾號發讀書心得,每週六組織大家進行讀書分享。

他的一言一行,影響了身邊很多人,就連原本不喜歡讀書的小夥伴,也在他的感染下,開啟了自己的閱讀之旅。

其實,每個人都是一個標籤,你的一言一行,無意間就會影響和改變很多人。

想要成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提升影響力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當你樹立起自己的威信,有了一定的影響力,才能帶領你的下屬創造出驚人的成績。

都說“有其父必有其子”,同理,有什麼樣的領導,就會有什麼樣的公司和員工。

管理者遇到瓶頸期怎麼辦?明白這一點,不當好領導都難

其實,人人都是領導者,只有先明白自己的“能力陷阱”,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像優秀的領導者一樣做事,你也可以蛻變為優秀的領導者。

管理者遇到瓶頸期並不可怕,努力跳出“能力陷阱”,你會發現,在職場上向上爬的機會還有很多很多。

提升領導力,你也可以完成職場逆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