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是我本年度最期待的電視劇之一了,自開播起就追著看,是時候彙報一下我的觀劇體驗!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正午陽光的美術真是一如既往的優秀,從服裝道具到攝影打光,都看得出來花了大心思,相當洗眼,視覺上就展現了宋朝的風采。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那些糊一臉的死白死白的大濾鏡是不存在的,角色臉上的毛毛都能看見,彷彿能想象真實的觸感。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當然了,我們對一部電視劇的要求不能停留在“美美美”上面,美是要為內容服務的,不然就是空洞的。


說到內容,我看到有的評論說搞不懂《清平樂》的重點在哪裡,是前朝還是後宮?其實每集的片頭曲就告訴我們了。


片頭曲就是這部劇的主題——用宋仁宗趙禎的視角,全景式展現一個繁榮昌盛的宋朝,但曲調(也是趙禎本人的心境)是略帶苦澀的。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在被“爽翻”和“甜齁”兩種風格統治熒屏的今天,《清平樂》的這種基調和拍法其實是相當big膽。


big膽之一:群像戲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既沒有後宮你死我活的爭寵競賽,也沒有前朝血雨腥風的詭計大戰,而是用很剋制又雅緻的方式,徐徐展開一幅北宋宮廷生活畫卷。


其實北宋,尤其是宋仁宗時期的故事的確很值得書寫,不知道為什麼一直以來很少看見相關的電視劇。大家一窩蜂地去折騰清朝的阿哥們。


要知道“唐宋八大家”,仁宗時代就包攬了六位——蘇軾、蘇洵、蘇轍、歐陽修、曾鞏、王安石,另外還有很多流傳千古的名相。


我看《清平樂》的時候最喜歡裡面燦若繁星的文人士大夫群像,雖然會讓我想起初高中時被他們支配的背誦並默寫全文的恐懼......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例如看到晏殊,就想起“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看到范仲淹,想起“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看到歐陽修,那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瞄了一眼片尾字幕,絕了,還有好多才子等待登場,數量足夠開一檔選秀節目了,請pick你心中的C位,並默寫他的代表作。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雖然人多,但是每個人的性格都描寫得很鮮明,例如晏殊淵博平和,范仲淹耿直敢言,歐陽修放蕩不羈愛好酒色又鬱郁不得志,天天盼著考上公務員。如果歐陽修有手機,那他的相冊大概是這樣的↓↓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我尤為喜歡的是,劇組考究了這群士大夫相關的工作制度和生活內容,在劇裡展現了他們豐富的生活場景,深深共鳴到了在宋朝當公務員真不容易......


天不亮就上班跟大老闆開大會(上朝)↓↓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開會之外的工作時間,回到自己部門的工位上坐班,一邊工作一邊說說上司和其他同事的八卦↓↓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下班了,就去下館子,繼續很有內容的談話↓↓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韓琦真是大宋美食博主,我都懷疑他是不是在清風樓有股份。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宋朝的美食文化很鼎盛,各款菜式饞得彈幕群眾都想投訴他們結黨。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這些富有煙火氣的細節,雖然佔了一定的時長,但是很有必要。這些人不是出出場,說說話,跑跑劇情就完事了,而是真實地在工作和生活,讓整個群像更真實可感。如果上學的時候有這樣的劇,背詩也會容易很多!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big膽之二:朝堂戲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那麼多著名才子濟濟一堂,朝堂戲當然是重點。在我看來,《清平樂》朝堂戲的拍法也是很big膽的。


按照常規的套路,應該樹立幾個陰謀家,主角趙禎打boss升級,觀眾也從中獲得簡單易懂的懲惡揚善的“爽感”。


趙禎年少時也曾嫉惡如仇,但他的一腔熱血往往不能帶來理想的結果,甚至帶來反效果。他很困惑,怎樣做才算是明君?


老師晏殊醍醐灌頂:“天下之大,包羅萬象,有正便有邪,有陰即有陽,陛下是天下共主,而非懲惡揚善的俠客。”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為君之道,再說得具體一點:“執國如執秤,若想使秤常平,君心當如鏡,明辨是非善惡,再要執秤之臂有莫大的力道,才能平衡四海洪荒。”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晏殊這兩段話基本給《清平樂》的朝堂戲定調了——不是打boss升級的爽文,而是一門平衡的藝術。


從前段劇情來看,呂夷簡是整個朝堂裡最像“壞人”的,霸道老辣心機重;范仲淹是公認的“好人”,超級耿直,兩袖清風,一心為民。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呂夷簡和范仲淹)


按照最樸素正義的想法,掃掉呂夷簡,讓范仲淹來主持大局,那麼朝堂就會很清明。但現實並沒有那麼簡單。


呂夷簡的“壞”也有好處,范仲淹的“好”也有壞處。


范仲淹太耿直了,不善與人打交道,讓他當一個地方官,引領一方風氣是最好的安排,給他大權等於把他架在火上烤。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呂夷簡雖然霸道心機重,但也可以理解為有手段魄力,長袖善舞,必要時能使得動層層官吏。在用人之際,即使呂夷簡已經被貶了,也得把他召回。


人無完人,每個大臣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趙禎要做的是,在保證不會大權旁落的前提下,修煉平衡之術,因時就勢,選人任用。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所以,播了二十多集了,也沒有一個“大boss”被打下來,倒是晏殊和范仲淹等各位能臣,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一被貶就寫詩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這樣的朝堂戲很挑戰觀眾的慣性思維,但很值得品味,“平衡”比打boss更難更耗神,但也更接近真實的朝堂之道。


趙禎在修煉“平衡之術”的路上不斷成長,他愛民如子,知人善任,頒佈新政,廣開言路,讓學子施展才華抱負,讓百姓安居樂業。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宋仁宗的時代不但人才濟濟,而且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有三個是在宋仁宗朝得到了應用——火藥,指南針,活字印刷。劇裡把這些劃時代的大事反映在充滿煙火氣的市井閒筆裡,當時的人也確實不知道這事的歷史意義,我們開著上帝視角,就像看歷史書的“彩蛋”,蠻有意思噠~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big膽之三:感情戲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如此燦若繁星的朝堂和安居樂業的市井,跟宋仁宗的“仁性”脫不了關係。他仰懼天變,俯畏人言,很努力地做一個賢明的好皇帝。


但是正如晏殊說的,“天下萬物,有陰即有陽”。趙禎不是機器人,他在施展“仁性”的同時,是在壓抑自己的“人性”。


《清平樂》以趙禎的成長為切入點,那就註定了他的感情線跟市面上的都不一樣,不是簡單的“甜”或“虐”。他親近誰或疏遠誰,都是折射他求而不得的自我。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為了朝局,為了禮法,為了子民,趙禎的“基本人性需求”在一步步地後退。小時候不能見生母,長大了不能娶自己喜歡的女人。朝臣為他選合適的皇后,優點之一竟然是“貌醜”,因為“貌醜不至惑君”,太悲哀了。(後面證實了這是謠言,皇后其實很美!)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被推著當一個感情上的懸絲傀儡,趙禎很痛苦。他是一個人,而且是一個從小就很缺愛的人,他內心深處極度渴望自然的親密關係,走完結婚流程之後不實在不願意再勉強自己了,所以才會在洞房之夜不出現,種下了跟皇后的隔閡。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這是命運對趙禎的捉弄。其實,皇后本人有趙禎喜歡的一切模樣,聰明活潑有見識,生機勃勃有性格,但是由於新婚之夜的隔閡,她覺得趙禎厭棄自己。而她又太愛趙禎,所以壓抑著“自我”,努力做好一個完美的皇后,給他分憂,但是這卻讓趙禎離自己越來越遠。皇后展現的,正是他內心想要反叛的。他們明明是兩塊合適的拼圖,卻總是找不準拼合的方向,太可惜了。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在各種命運的捉弄下,他投向張妼晗的懷抱簡直太正常了。在觀眾的上帝視角里,能看到張妼晗的各種缺點,但是在被禁錮太久的趙禎眼裡,他會放大地看到他最缺的東西——恣意忘情,無畏各種規矩。這種話,是趙禎很想說而不敢說的↓↓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趙禎的心太苦了,各種封建禮教像空氣一樣包圍著他,無法掙脫,他想有一個“情感自留地”,讓他可以偶爾逃出聖君的殼子喘一口氣,即使這口氣有毒也忍不住,因為他再不喘就要憋死了。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他是如此的孤獨無奈,想有熱烈恣意的親密關係,託付他作為“人”的情感,所以他才會如此寵愛公主,給她最大的愛與自由。


但是命運又捉弄他了,他對公主的寵愛反而給他造成了最大的人生難題。


很期待後半段公主長大之後的劇情,被趙禎捧在手心長大的女兒,帝國的明珠,與婆家起了衝突,不顧一切地夜叩宮門,打破帝國最嚴苛的規矩禮法,引發滔天非議......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趙禎身上有一種濃濃的悲劇宿命感——他為了反抗不幸而做的一切抗爭,都反過來成為把他推向更不幸的助力。《清平樂》在結構上的用心,更加增強了這種宿命感。


在第一集,少年趙禎得知生母身份之後要見生母,都飛奔到門外了,但無論他發怒還是央求,沒人敢給他開門。他這麼基本的人性需求,被一條條家國大道理阻斷。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門”,是實體門,也是人性之門,趙禎打不開,卻被他一手寵大的公主打開了,“公主夜叩宮門”應該是這部劇的最高潮,呼應著第一集。


而且回頭看,公主心靈的依靠——內侍懷吉——初入宮的第一堂課就被教導“皇城諸門一待天黑就必須關閉,絕不可擅開”,妙啊!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在“爽”和“甜”兩種風格統治輿論場的今天,《清平樂》的拍法其實很大膽的,伏筆需要時間發現,主角性格挑戰觀眾的習慣,但也蠻難得的。如果靜下心來慢慢看,就會發現它潛藏著很多對時代與人性的思考。


劇裡的宋朝,既有瑰麗繁華的一面,也有禁錮人性的一面,宋仁宗以及每個人的命運,既有時代不可抗力,也有個人的咎由自取,他們在時代大網中的掙扎,令人扼腕,唏噓。總的來說,不妨一看吧!


《清平樂》敢這樣拍,也太大膽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